<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日,農歷二月二十四,湖南溆浦龍潭諶氏清明掃墓祭祖、尊前啟后活動在龍潭隆重舉行。來自龍潭周邊及省內衡陽、益陽,廣西融安等地的諶氏族人10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p><p class="ql-block"> 據介紹,今年龍潭諶氏清明祭祖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通過祭奠先祖,緬懷先賢,啟迪、勉勵后人,學習先賢,勤奮耕讀,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據悉,龍潭諶氏素有愛家愛國傳統,近4000字的《諶氏家訓》就用了很大篇幅主張孩子要從小加強教育。要求各家人要教育孩子從小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尊師敬賢,持家愛國,服務社會,為諶氏族人走向社會,茁壯成才打下了堅實基礎,得到時任溆浦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帆特別撰文高度評價和推介。歷代諶氏從龍潭偏遠山區走出的英才就有清代轟動湘西的武科三進士諶忠棠、諶萬芳、諶瓊琳,孝廉方正,龍潭八景詩作、《龍潭山水歌》作者諶百瑞,內蒙古自治區副省級干部諶湘漢,解放軍總參副師職優秀情報干部、獨立勛章與勝利勛章獲得者諶建秀(又名冰薇),臺北大學教授諶克終,溆浦解放后第一任縣長諶鴻章,省政府參事、湘西抗日會戰立下赫赫戰功的諶志錦,深圳上市公司董事長諶建平,等等。可謂人才濟濟,人才輩出。</p><p class="ql-block"> 據了解,溆浦龍潭諶氏始祖為樂全公第十世孫益重公與從侄曰料公。叔侄世居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鎮五里村諶家,少時負遠志壯,以瓷器和木材、茶葉生意為生,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來到湖南溆浦龍潭,但見龍潭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民風淳樸,遂意定居龍潭。該時已有趙、彭、韓、李、張等多姓氏子民先期在此定居拓耕,良田沃土已經占盡,叔侄只得在剩下的龍潭垴下一處茅荊之地(原趙所坪,今諶家院子)和龍潭河邊一處柳坪沙丘披荊斬棘,開荒拓土,奮發圖強。天助人愿,地遂人旺,叔侄在龍潭經營28年,初步規劃和建設了諶家院落,于明世宗嘉靖21年(1542年)由江西高安五里舉家遷居龍潭,此后,相繼有益器、曰妝、曰兌、以頫、以項、文賈、文芝等諸公亦來龍潭定居和發展。從益重公叔侄1514年到龍潭經商起,至今已有510多年,人丁達3萬多口。他們或在家鄉,或在外地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勤奮地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p> <p class="ql-block">理事會成員與從廣西融安回鄉祭祖的家人諶業強兄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從耒陽、溆浦回鄉參加活動的許業、寬業、漢業三兄弟合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正定县|
淳安县|
奉贤区|
延川县|
镇沅|
安溪县|
宜阳县|
阿城市|
陇西县|
镇赉县|
罗山县|
岑溪市|
渝中区|
四子王旗|
盐池县|
湛江市|
项城市|
莎车县|
东台市|
泸水县|
永寿县|
江华|
盐山县|
镶黄旗|
潍坊市|
扶绥县|
黎川县|
瑞金市|
定安县|
津市市|
富宁县|
云霄县|
保德县|
噶尔县|
铁岭市|
广宁县|
宣汉县|
称多县|
开封市|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