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懷念奶奶</p><p class="ql-block"> ——紀念奶奶逝世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四月四日</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文獻給我敬愛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清明節,一九七四年清明節的前幾天,我敬愛的奶奶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敬愛的奶奶仙逝整整五十周年了。五十年來,奶奶那慈祥的笑容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奶奶那飽經風霜滿戴滄桑的面容永遠刻在我的腦間。幸福和苦澀在腦海里交織,每每想起敬愛的奶奶,心里總會升起無限的幸福、崇敬和愧疚。奶奶二十多年對我的關愛曾令我享受無限的幸福!我不僅崇敬奶奶對我們的無限親情!更崇敬奶奶那崇高的品德!也更崇敬奶奶那偉大的精神!愧疚的是我們沒有讓奶奶享一點兒的清福!愧疚的是我對奶奶沒有一點一滴的回報!愧疚的是……太多太多的愧疚!無法言喻!</p><p class="ql-block"> 為了紀念敬愛的奶奶,我把以前對奶奶的兩篇回憶文章,匯總在一起,以紀念奶奶逝世五十周年!以表對奶奶的無限懷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篇:永遠不落的星</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二日</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東風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當了幾年雷達兵。在我臨近退役的前幾天晚上,作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我夜里正在站崗,好像還是在七號導彈測試庫房北邊的一個大庫房外邊巡邏,(當年大樹里雷達測量站還未建好,我們還未進駐時,曾在那里住了半年)。夜很靜,天很黑,晴空萬里,?星閃爍。突然,在紫薇星的西邊,一道耀眼的流星,由北向南,劃破長空,自天而降。流星的下方,出現了我家的西堂屋,高大雄偉,富麗堂黃,然而,流星竟落在了我家西堂屋門頭上的一個蜘蛛網里!我一激靈,坐了起來,驚醒了!</p><p class="ql-block"> 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頓時心情緊張,莫名其妙的恐懼、奧惱、煩燥、憤怒齊聚胸膛,五味雜陳,不明言狀。難道這隕落的星,與我的家有關?一時我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想。</p><p class="ql-block"> 我夢見的西堂屋,是我家的老房子,坐北向南,但我家院門向北走。就把堂屋的中間作了過道,開了門口。所以五間堂屋,除了中間作過道外,就剩下四間,東西各兩間分作兩個屋,所以分別稱東邊兩間為東堂屋、西邊兩間為西堂屋。夢中流星就掉入西堂屋門頭上的蜘蛛網里了。</p><p class="ql-block"> 這房在我心中它從來就是危房,除地基是石頭外,地基以上純土坯壘砌。破敗不堪,風雨飄搖,隨時都要倒塌的樣子。據說這房子還是一九零零年前后,我老爺爺在世時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別看那房子破敗不堪,我卻對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不僅是我自幼就生活在這里,那間西堂屋,還是我爺爺和奶奶的婚房。盡管我爺爺已經過世,但這房子在我心里,永遠是我奶奶的像征——西堂屋就是我的奶奶,奶奶就是西堂屋!</p><p class="ql-block"> 這房在我做這夢時,其實已經不存在了,因為我當了兵,大隊出工,已經幫我們重新翻修。我1973年回家探親,就目睹了新房的容貌——磚砌的柱子,根基和下格兒是石頭,上兩格兒是里外抹了白灰的土坯墻,臺基和房子都高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但在我腦海里,那個陳舊破敗的老式西堂屋,永遠都像我奶奶一樣矗立在我的腦海!她雄偉高大,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 我愛我的父母,但我更愛我的奶奶。打從我記憶的第一印象,就是奶奶扶養我成長。父母從來都在外面忙碌,奶奶一直陪伴在我身旁,我的起居洗刷,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全是奶奶照顧。我的饑渴病痛,喜怒哀樂,也離不開奶奶。我成長的一點一滴,都凝聚著奶奶的勞苦和心血!</p><p class="ql-block"> 我有姐有弟,在姐姐跟前,我是弟弟,該寵。在弟弟跟前,我仍然受寵,這是奶奶給我的特權。</p><p class="ql-block"> 其實,奶奶寵我也是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 我父親原來有兩個弟弟,由于家庭條件不好,也由于當時醫療條件差,我二叔十三、四歲時,病故了。三叔也在十幾歲病亡了。一再的惡耗,對于家人的打擊可想而知,我奶奶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折磨!她老人家的心理創傷是難以扶平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姐姐前邊原本有一個哥哥,由于多種原因,也在一周歲多時得病而亡。活蹦亂跳的長孫的夭折,再次打擊了家人的心!更再次沉重打擊了奶奶的心!</p><p class="ql-block"> 我生下來就多病,一周歲多時,更是病得淹淹一息!具說我牙關緊咬,湯水不進,抽風不止。父母又年輕,沒有經驗,醫療條件又差,全聘奶奶息心照料,才從死神手里把我奪回來。</p><p class="ql-block"> 為了保我性命,神婆把我交由老天爺保佑,所以起名叫“天合”。只到我十三歲,我每逢過生日,奶奶都在玉帝神像前燒香上供掛鎖,怕我跑了。我這樣多病的長孫,奶奶視為珍寶。何況我生性懦弱,姐姐得讓著我,弟弟也得讓著我,弟弟欺負我,奶奶更是不允許。</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八歲那年,姐姐十歲,家里安排我在家看妹妹,讓姐姐先上學。我不愿意,我鬧著要上學。是奶奶作主讓正在上學的姐姐在家看孩子,讓我上學了。我上初中時,已經時興了插筆。可我用的都是父親給我檢別人的破鋼筆,修修再使用。我想買支插筆,父母訓斥不許買。奶奶偷偷攢了三塊多錢,讓我買了支插筆。我視為珍寶。一直帶到部隊。發了經貼后,我才買了新筆。</p><p class="ql-block"> 像這類奶奶給我特權的事,簡直太多太多了,數不勝數。</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我們家的臺柱子。爺爺是老實人,父親心量又小。家里特別的窮,幾代人都靠扛長工為生。人多地少,食不裹腹,免強艱難渡日。</p><p class="ql-block"> 母親十六、七歲嫁給我父親時,舅舅才四五歲,姥爺已去世四五年,姥爺走時舅舅還沒出生。姥姥孤兒寡母,也實在無法生活。我家又窮,母親又得顧家,又得顧姥姥和舅舅。天長日久,矛盾難免。</p><p class="ql-block"> 這個既窮又復雜的家,就成了奶奶的一大難題。多少次全家肌寒交迫,多少次家里災難重重,多少次家里危機重現。都是奶奶挺身應對,才化解危機,渡過難關。這個家全靠奶奶支撐。</p><p class="ql-block"> 我舅姥爺(奶奶的弟弟)家雖也窮,但由于我舅姥爺是手藝人,比我家稍好些。日本人侵略時,搞堅壁青野,舅姥爺把幾缸的糧食,藏在我家,埋在屋內的地下。為了家,奶奶慢慢的把幾缸糧食也全部添補了家用,都給人家吃了。奶奶還得讓舅姥爺甘心情愿,不鬧意見。可要知道,奶奶也是姐弟六個。容易嗎?那是餓死人的舊社會呀?幾缸的糧食,好幾擔呀!在那個年代,那可是天文數字!奶奶該費多大的心血?可見奶奶又有多大智慧和能力?她老人家全為了我們這一家人的生存。</p><p class="ql-block"> 自然災害三年,家里沒吃的。奶奶經常到舅姥爺家往家里拿饅頭,拿窩頭。一兜一兜地拿。我和姐姐都沒少去舅姥爺家往回拿,也是一兜一兜地的往回拿。沒有奶奶和舅姥爺家的幫助。我們都難活下去!</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個很有修養的人,別看一個女人家,足有男人頂天立地的氣概!更有政治家委屈求全的品質。聽家門口的老人講,當奶奶在家里受了委屈的時候,奶奶從不在家里發作,都是偷偷的到街上或村邊沒人的地方,自己偷偷的哭,哭完了,抹干眼淚,再回家埋頭干活!</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生是最辛苦的人。人們好說農家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我卻從不見奶奶“日落而息”,也從不見奶奶日出才作。打我記事兒起,我都是在奶奶“嗡嗡”的紡車聲或“哐當哐當”的織布聲中睡去,又在奶奶“嗡嗡”的紡車聲或“哐當哐當”的織布聲中醒來!從來沒有見過奶奶和我們一起睡覺和一起起床的時候,除非奶奶害了大病干不動活的時候 ,我們見到的都是奶奶日夜忙碌的身影 ??????</p><p class="ql-block"> 時間很快,我復員回家了。大家歡天喜地的。也沒拿夢的事兒當回事兒。</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第四天,我到岳城給戰友辦事兒。回來時,戰友曹澤林交給我個任務:人家給他介紹了個對象,對他的家庭條件還有些顧慮。曹澤林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他母親去世了,哥嫂分家,只剩下個老爸年齡還比較大。所以讓我回家給她做做工作。我受朋友之托,就去她家當說客。</p><p class="ql-block"> 中午,薛家人留我吃飯。剛吃過中午飯,突然聽到門外我姐姐喊我的聲音。原來我奶奶突然病倒了!我趕緊回家。奶奶大病著床,嘔吐不止。口吐黑血!肚子巨痛。奶奶在炕上翻滾!看著奶奶無比痛苦的樣子,我的心比針扎還疼,咋不讓我來替奶奶承受呢?我五尺男兒竟痛苦的失聲痛哭!</p><p class="ql-block"> 附近的醫生找遍了,奶奶的病也未見好轉。我父親也是多半個醫生,曾看好了許多的疑難雜癥。這次,奶奶的病把父親也難住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敬愛的奶奶走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還沒有和奶奶親熱親熱呢,老天就這么絕情!!!</p><p class="ql-block"> 在給奶奶穿衣服的時候,我騎自行車瘋也似的跑到縣城(我家離縣城40里),給奶奶買了一塊方巾,那是奶奶一生向我要的唯一一件用品,而我都沒有在奶奶活著的時候交給奶奶!我頓首跺足,這該是多大的不孝啊!我永遠不能愿涼自己!</p><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永遠的走了!我失去了我最偉大的親人!我失魂落魄!不知所終!</p><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永遠的走了!奶奶是帶著遺憾走的,奶奶還盼著給我娶回媳婦,讓我成家立業,甚至再享一享抱上曾孫子的天倫之樂!不曾想,竟連再看一眼她老人家心愛的孫媳婦的愿望都沒能實現!(我還未來得及娶過門的媳婦,還遠在許昌。竟沒來得及再見上奶奶一面!)</p><p class="ql-block"> 我悲痛之中,突然想起來那個可惡的,掉在奶奶的西堂屋門頭上蜘蛛網里的那顆流星!就是它,它奪走了我奶奶的性命!從此,我恨死了那個夢中的流星!</p><p class="ql-block"> 可我又一想,那顆耀眼的星,那樣的光亮,那么燦爛輝煌!不正是奶奶的象征嗎?她仿佛永遠在紫薇星旁閃閃發光!</p><p class="ql-block"> 幾十年過去了,我的妻子、孩子都和我一樣,永遠緬懷我的奶奶,永遠牢記奶奶為我們這個家畢生的貢獻!永遠敬仰奶奶偉大的品質!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除夕,每次掃墓,我總要在奶奶的墓前,擺上和我父母一樣多的供品,就是我的孩子也將永遠繼承我的愿望,永遠緬懷我偉大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奶奶,我偉大的奶奶,您永垂不朽!您就像那蒼松翠柏萬古長青!孫兒及我的后代永遠懷念您!</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在我們的心中是一顆永遠不落的光芒永照的巨星!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千秋萬代!永遠永遠!!!</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二日</p><p class="ql-block">來自作品集我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奶奶和母親的紡車織機與針線(合集)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謹以此文獻給為我們和家人勞累一生的奶奶和母親!以紀念兩位老人家的智慧、勤勞、善良和恩德!也感謝姐姐妹妹們在家協助兩位老人的辛苦負出和貢獻!</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要說奶奶和母親的紡車織機與針線,是我們家人的生命線,還真的一點兒都不夸張。</p><p class="ql-block"> 我是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年出生,也算是共和國的同齡人。</p><p class="ql-block"> 我的幼年,國家還很窮。和全國的農村一樣,我們家里靠種地打糧吃飯,靠紡織縫衣穿戴。是真正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年代,溫飽全靠家里大人自力更生解決。</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臨近太行山。離劉、鄧的129師所在地不遠。臨近的山區就是革命老區,我們家鄉是丘陵加平原,是游擊區。1945年日本鬼子被趕出中國,我們的家鄉就解放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就是從我們這里啟程的。所以當時我們家鄉的許多年輕人,都跟隨劉鄧大軍南下,成長為南方的革命干部。</p><p class="ql-block"> 1946年,家鄉土改,我家分了田和農具,十多畝地一頭牛,生活有了保障。但那時期,生產力落后,刀耕火種,深耕細作,鋤草間苗,收割播種,全靠體力,有做不完的田間農活兒。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那個時代農村田間勞作的典型生活。</p><p class="ql-block">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們常說的農民田間辛苦勞作的形象說法。的確如此,很辛苦。可是,這只說了農民田間勞作的辛苦,這苦,才說了一半兒。</p><p class="ql-block"> 日出而作,是對的。日落而息,是錯的!日落收工,那只是說的田間勞作。可奶奶和母親的紡線織布,搓麻捻繩,納底作鞋,裁布縫衣,縫縫補補,洗洗涮涮,那可都是在午間休息、晚上熬到深夜、再加起五更,在昏暗的油燈下加班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農民苦,可農村的婦女們更苦!</p><p class="ql-block"> 紡線織布,是那個時代農村人家的第一要務,是解決穿衣戴帽,床被鞋襪的基礎。所以那年月,農村婦女基本都會紡線織布。我的奶奶和母親,也是紡線織布的一把好手。我家不僅有兩輛紡車,還有一臺織布機。</p><p class="ql-block"> 那時雖然窮,但我們家也是一大家人。爺爺奶奶、父母親,我姐弟妹妹好幾個。我到1964年上初中之前,從沒穿過一寸洋布,都是穿奶奶和母親織的粗布衣。</p><p class="ql-block"> 打我記事兒起,我和姐弟妹妹們總是在嗡嗡的紡車聲和哐當哐當的織機合奏曲中進入夢鄉,又在這嗡嗡的紡車聲和哐當哐當的織機合奏曲中睲來。起早貪黑,看到的都是奶奶和母親日夜紡線織布做衣納鞋底做鞋子洗涮縫補的身影,老人家就像鐵人一樣操勞,總不見她們睡覺和休息。</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來自作品集:我的回憶</p><p class="ql-block">(二)(三上)(三下)(四前半段)略</p> <p class="ql-block">(四)的后半段</p><p class="ql-block">第二部曲: 合線繩、搓麻繩。</p><p class="ql-block"> 線繩和麻繩都是納鞋底子用的繩子,線繩沒有麻繩結實,麻繩拉力大,耐磨。給孩子做鞋納鞋底子和圈大人的鞋底坯子,一般都用線繩,納大人的鞋底子都用麻繩。</p><p class="ql-block"> 制作線繩,稱合線繩。也是分三步。第一步,先用三根紡線合為一根,在草坐子上插三個線穗子,,用左手把三根線從線穗子上抽出來一米多長,一頭兒攪在紡車的錠子上,左手捏三根線,右手搖紡車絞線上勁,等三根線擰成密實的麻花狀后,繞到錠子上,再拉線再搖紡車絞成麻花勁,一直這樣紡,用多少紡多少。這是第一道工序叫三合一。</p><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工序,六合一。將紡好的三合一粗線,再這樣在紡車上紡,兩個三合一的粗線就成了六合一。</p><p class="ql-block"> 第三道工序,十二合一。兩個六合一的線繩,再來兩股合一股,還是這樣二合一的紡,就成了十二合一的粗線繩。最后用蠟布捏住紡好的粗線繩,使勁兒捋一捋,一邊捋,一邊繞成繩蛋子,線繩就制作完成了。使用時,剪一截,續上尖尖頭兒,和串在針上的線裊在一起,就可以納底子用了。</p><p class="ql-block"> 搓麻繩兒。納大人的鞋底子,一般都是用麻繩兒,因為它結實。過去,廟會上都有賣麻的。麻是蓖麻桿兒的皮,是韌層纖維,是除了蠶絲和棉花之外的第三大植物纖維,用途很廣。做衣服的面料就有麻類面料。每年一個七八口人的家庭,都要買十多斤麻搓麻繩兒。</p><p class="ql-block"> 搓麻繩是奶奶和母親最艱辛的工作之一。搓麻繩是把近三米長的麻皮綁在一根竹桿上,豎在墻根兒,人坐一個很低的矮凳子,伸開右腿,捋起褲筒,把麻皮放在腿的皮膚上搓。</p><p class="ql-block"> 一根麻繩由兩股麻皮搓成,一般都搓四米長,要掌握兩股麻皮的多少都一樣,而且從頭到尾繩的粗細都一樣均勻,不能一截粗一截細。這就要挑一樣寬窄的麻皮,,寬的撕下來一些,窄的再補上一些,不夠長再續上一些,這些都是技術,奶奶和母親都是行家里手,技術嫻熟,搓出來的麻繩又好又勻稱光滑,速度還快。</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搓法有很多問題,首先人的皮膚上都有汗毛,婦女少而短一些,但也有。這一根一根的搓繩,汗毛都得被拔掉,能不疼嗎?其次是麻皮韌而硬,在腿的皮膚上長時間的搓,皮膚能受得了嗎?</p><p class="ql-block"> 搓麻繩兒一般都是在夏季以后才開始搓,這時天潮,麻皮稍絨點兒好搓些,但必定是韌而硬的麻皮,搓久了誰也受不了。所以,奶奶和母親每年開始搓麻,都有一個非常非常痛苦的過程,汗毛被麻繩拔掉的疼,那是小菜一碟,不算啥。最難的是開頭幾天,腿先發紅,進而出血,進而發腫!想想看,那麻皮就像刀子一樣的一直刮著腿上的皮膚,能不疼嗎!頭幾天,搓麻搓得走路就一瘸一拐的,讓人看著就心疼,真的心如刀割呀!可又有什么辦法呢?奶奶和母親大概是習慣了?或許也是無奈吧?這個時間大約得一個星期的時間。隨后腿上就開始出黑青,再后來就是老皮,成繭子了,這一關就過去了!不說是鬼門關吧,也是脫幾層皮的關!</p><p class="ql-block"> 要說“臨行密密縫”就是一種最令人感動的說法,我真的不敢恭維。比比這痛苦的搓麻繩,才是真的讓人揪心!這不是脫皮剜肉嗎?!“天下慈母心,滿腿血津津。為兒穿鞋子,脫皮如挽心!”</p><p class="ql-block"> 一個夏天和秋天,上千條麻繩兒就是這樣搓成的!</p><p class="ql-block"> 咳!說到這里,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兒!我的心都是疼的!有關麻繩的細節就不說了吧!真的令我不忍再說下去!</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曲: 納鞋底兒。納鞋底兒是 把鋪了鋪襯寨了底面用線繩納了邊圈的底子,用麻繩兒密密麻麻的納一遍,使軟軟的可彎曲的沒有剛性的底子,變成硬鋼鋼的底子,好在做成鞋后耐穿耐磨,不怕磚頭瓦塊甚至釘子扎的,可以更好保護腳的腳甲層。</p><p class="ql-block"> 一般男人的鞋底子的針腳橫行是六至八毫米一針,順排是五至七毫米一行,以四十二號鞋為例長是26厘米,最寬最窄平均按9厘米算,整個鞋底子得納600針至700針。</p><p class="ql-block"> 納鞋底子是先用針錐子在鞋底子上扎個孔,再用帶著麻繩的針扎過去,把幾米長的麻繩抽出來,再繃緊。這些動作做完大約得25秒至30秒一針,納完整個一支鞋底得700 針21000秒,一刻不停,也得近七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我家八九口人,每個人每年五六雙鞋,也得四五十雙鞋底,這又是多大的工作量呀!</p><p class="ql-block"> 納鞋底子這活最纏手,費力不出功。奶奶和母親哪來的工夫專門納鞋底子呢,都是加班加點兒的擠時間納。生產隊時,在活市兒等派活納,歇地頭兒納,開會納,走路納,手不離鞋底子,鞋底子不離手,納鞋底子成了奶奶和母親的隨身活兒。</p><p class="ql-block"> 納鞋底子也有兩個危險經常折磨奶奶和母親。一是針錐子扎人,你想想,沒納的鞋底坯子有30層棉布做成,宣時有二厘米多厚,納好了也有一厘米半厚,真的鋼鐵般的硬實。納時左手攥著鞋底子,右手使勁擰鉆著扎針錐子,一不小心就扎在攥鞋底子的左手上。有時坐著納,為了省力就靠在腿上加力,一不小心,針錐子就扎在腿上</p><p class="ql-block">串針引繩時,要右手的中指戴上鐵的頂針子,右手大姆指筘住鞋底子,靠中指使勁往底子的錐眼里扎引繩子的針,一不小心,針的后頭兒就從頂針的小坑兒里滑出,一下子扎在中指上,鮮血直流,疼得老半天過不來。或者不小心鋼針折斷,也會扎進中指里,鮮血淋漓!鉆心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哪里穿的是鞋呀?分明穿的是奶奶和母親的鮮血和皮肉啊!咳!可憐天下慈母心,為了我們的溫暖和鞋腳奶奶和母親受再大的辛苦,從無怨言!從無退縮!從不含糊!</p><p class="ql-block"> 四五十雙的鞋底子,哪一雙沒有奶奶和母親的辛苦?哪一雙沒有奶奶和母親的鮮血和皮肉?</p><p class="ql-block">光納鞋底子嗎?不做鞋幫子上鞋嗎?不做衣服嗎?不補衣服嗎?不紡線織布嗎?不洗衣服嗎?不做飯洗碗刷鍋嗎?不下地干活嗎?不合線繩搓麻嗎?不奶孩子做飯嗎?不下地干活嗎?數來數去,就沒有奶奶和母親的休息睡覺時間,所以我們總是見奶奶和母親艱辛忙碌的身影,從來沒見過奶奶和母親晚上和五更睡覺的時候!</p><p class="ql-block"> 天啊!奶奶和母親就像鐵人一樣的日夜操勞!</p><p class="ql-block"> 長大了的姐姐和妹妹們,也與奶奶和母親一樣,為這個家,為我們的溫暖,同奶奶和母親一樣的操勞!一樣的艱辛!一樣的鮮血淋漓,一樣的皮肉疼痛艱辛!一樣的起五更睡半夜!一樣的操勞負出!一樣的也成了鐵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和母親的無怨無悔的終生操勞,呵護我們的溫飽和成長,負出的卻是奶奶和母親的鮮血、皮肉、艱辛和生命!是鋼鐵一般的毅力和堅強!</p><p class="ql-block"> 有句話恰如其分的說明白這一點:“天大地大不如奶奶和母親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奶奶和母親的恩情深!”</p><p class="ql-block"> 啊!奶奶和母親,我們天下最親的親人!我們最大最大的恩人!功德無量!功德比天還高!恩情比海還深!就是用人間最美好的語言,也寫不盡奶奶和母親的大恩大德,也寫不完我們的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以這樣的幾句淺淺的文字,來表達奶奶和母親的河海深恩!來表達對奶奶和母親的無限感恩之心!也順便感謝姐姐和妹妹們幫著奶奶和母親的辛勤付出,為這個家做出的偉大貢獻!我代表家人向奶奶、母親和姐姐妹妹們深表謝意!我們將永遠感恩!</p><p class="ql-block"> 寫這篇文字,我的眼睛幾次濕潤!我的心總是顫抖?可能是心在滴血的緣故吧?——好痛好痛!!!</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日</p><p class="ql-block"> (臘月二十九)</p><p class="ql-block"> 寫于天津</p><p class="ql-block">來自作品集:我的回憶</p><p class="ql-block">附:本文只選載了《奶奶和母親的紡車織機與針線》一篇文章中(四)的下半段。若想看《奶奶和母親的紡車織機與針線》全文,可查看我美篇“我的作品集”《我的回憶》中《奶奶和母親的紡車織機與針線》(合集),這篇文章我通過(一)、(二)、(三上)、(三下)和(四)幾個篇章,把奶奶和母親從紡線、織布到裁衣做鞋等上百套工序,基本都作了詳細介紹,從這些繁雜多樣的工序,可以看出奶奶和母親在那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年代日夜操勞的艱辛付出和勤勞智慧,更能體現奶奶和母親的養育之恩,激發我們的感恩情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博乐市|
通江县|
南召县|
读书|
资溪县|
临湘市|
广汉市|
临西县|
常山县|
萝北县|
正镶白旗|
木兰县|
嘉善县|
瑞安市|
五大连池市|
塔河县|
乡宁县|
桃园市|
兴义市|
偃师市|
绥棱县|
皋兰县|
平昌县|
灌南县|
务川|
金堂县|
西峡县|
富蕴县|
钟山县|
济源市|
宜章县|
康定县|
武乡县|
金沙县|
楚雄市|
岳西县|
正安县|
长治县|
佛山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