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黔西南興義,峰叢巍峨,山巒起伏,磅礴數千里,被譽為“萬峰林”。徐霞客曾評價道“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群山之上,天空遼闊,陽光燦爛;峰巔之下,流水潺潺,田園沐歌,村寨炊煙裊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沿觀景道,進入“萬峰林”。“萬峰林”的名字并不夸張,20000多座的山峰矗立在這片大地。遼闊的大壩子上,層巒疊嶂,峰叢聳突,群嶺相牽,萬峰匯聚,如林海波濤,似萬馬奔騰,它們高挺著身子,向桂北方向呼嘯蔓延,氣勢洶涌,景象萬千!</p><p class="ql-block"> 峰叢神形各異,千姿百態,有的呈錐狀或鐘狀,有的呈平頂狀或馬鞍狀。一峰擎天的,巖崖獨異,威風霸氣,像龍吟虎嘯;多峰相連的,溫柔環顧,惺惺相惜,好似戀人相思相守;而那些點綴在平壩上的,更多的是特立獨行,敦厚雄渾,宛如村寨田園的守護者。峰林的形態,分為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疊帽峰林等五大類型,每一類都各具特色,既獨立成趣,又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輔相成,組成雄奇浩瀚的巖溶景觀,是中國喀斯特地質地貌中發育最成熟的錐狀峰林的典型代表。崇山峻嶺之中,有峰如將軍,頭戴盔甲,列陣于群山之前,一幅指揮千軍萬馬的模樣;有峰如美人,側臥于藍天之下,風姿綽約,素面朝天,安享歲月靜好;有峰如羅漢,自然環列,尊尊圍繞于中心孤峰,恰似眾星拱月,給人以安然和睦之感。大順峰地位超群,他體現了典型的錐狀喀斯特地貌,六峰相連,峰尖如筍,挺拔險峻,草木星綴其間,綠意盎然,人們賦予它“六六大順”的寓意,以表達美好愿望。同行的好友紛紛與大順峰來個合影,希望從此一切皆順!</p><p class="ql-block"> 萬峰林,峰以萬計,卻沒有一座多余,每一座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自己的奇觀。而這奇觀,從何時何地演變而來,又怎么變得如此夢幻,恐怕徐霞客也是不得而知的。科學家的判斷也許是我們得以了解的唯一信息了。那個時期叫中三疊紀,興義還是一片浩瀚無際的大海,四季如夏,空氣溫曖而潮濕。后來山崩地裂,地殼隆起,山海飄移,這些山就從遙遠海上,從大地的深處,匯聚到了一起,鬼斧神工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滄海桑田,那些消失的世界,永遠隱密地深藏在萬峰林的每一個山頭。</p><p class="ql-block"> 一座一座山峰緊緊相連,像一棵樹與另一棵樹,肩并肩地站著,深邃而坦蕩,玄幻而迷人,這是三疊紀巖溶留給今天的禮物。透過科學,打探峰林久遠變遷的淵源,無不感到大自然的偉大和不可抗拒,在它面前,人類和生命理當頂禮膜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興義的美不僅在山峰,還在古老的布依族村落,那是一幅畫,更是一首詩。在莫奈、梵高的畫里,村莊和田園是最重要的主題,遺憾的是畫家并不知道,在遙遠的東方還有比他們畫境更美的地方。峰林之下,一派靜謐。孤峰與村落、田野、溪流、古榕在一片開闊地上鋪展開來,當油菜花開或是稻穗金黃的時候;當陽光流瀉、晚霞滿天或是晨霧彌漫、煙雨蒙蒙的時候;當百鳥啼鳴、雞鳴狗吠或是山歌對唱的時候,莫、梵筆下描繪的又怎能比得上興義桃花源的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 布依族村寨珍珠般點綴在山腳下、小河邊。布依族人用石頭建造的房屋、橋梁、道路和井臺,體現了建造的智慧和工藝水平。房屋白墻黛瓦,古樸端莊,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當余輝落下,每家的屋頂上升騰起裊裊炊煙,不禁勾起人們心中的那一縷縷鄉愁。古屋過去自住,現在有的騰出來做民宿,把那些喜歡田園風光的游者留了下來。看看這些名字,“小家十宿”、“峰兮客棧”、“納灰人家”、“樓納雅舍”等等,詩意滿滿,不由得令人心生好奇,萌生留宿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輕車慢行,在田間領略。納灰河從峰林上的涓涓細流會聚而成,恬靜而溫情,它從這個村到那個村,從這片田到那片田,靜靜流淌,蜿蜒不息。河水源自山泉,碧波蕩漾,清澈干凈,飲用、灌溉、養魚,是村寨的生命之水,世代滋養了布依族兄弟姐妹。村里有家,地里有菜,田里有魚,這就是納灰村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田野之美,美在山水間。有如上帝打翻的調色盤,把它染得如此絢爛。以群山黛青色為背景,以油菜花黃或是稻谷金黃為底色,真是美輪美奐,令人心醉。 “福”字模樣的田,是根據地形特點、植物屬性布置的福運之地,一片綠毯之上,呈現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在大地,福在心中,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天坑”是根據地貌演變形成的漏斗,按地勢高低耕地種田,再按植物的色彩構局,就形成了酷似道家八卦圖案的“八卦田”。這或許是布依人以種植“八卦田”方式對生活的祈求與憧憬。</p><p class="ql-block"> 在山間、田野、古村中穿行,有美麗的布依族少女為伴,歌聲笑聲不絕,增添了不少樂趣。在短暫的交流里,得知布依族的心靈手巧。蠟染、刺繡、造紙、八音坐唱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她們手上傳承,她們為自己用祖上傳下的手藝創造幸福生活而感到驕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在興義,遠古的滄桑巨變,造就了萬峰林,也劃出了一道地球上最美麗的傷疤。馬嶺河不僅僅是河,還是大峽谷,是地球的一道裂痕,由地面的巨大凹裂所致。</p><p class="ql-block"> 沿谷底步行,把自己融入到幽深險峻的世界里。有人把馬嶺河峽谷概括為“萬峰環繞,千泉歸壑,溪水溯蝕,江流擊水”,凸顯了它的奇險峻秀。峽谷兩岸壁立,刀劈斧削一般。嶙峋的山石,懸垂的鐘乳隨處可見。崖壁上,不知是巖石,還是泥土,如一片片倒垂的荷花瓣狀,又如一個個展翼的的蝙蝠,一片片向著峽谷的深處延伸,跌落。崖壁上,許多奇形異狀的樹木,緊緊攀住峭壁的縫隙,頑強地生長,它們綠意盎然,迎風起舞。凹形的河谷中,巖石林立,水流緩緩穿越。</p><p class="ql-block"> 瀑布從百米高的崖頂直撲下來,跌落深深的谷底,谷底升騰起一陣陣煙霧似的水汽,發出轟轟的爆響。碳酸鈣形成的鈣化瀑布群,成片地掛壁在峽谷兩壁,水袖舒展,輕飄曼灑,溫婉可人。走進崖洞,瀑布在外傾泄,水花四濺,水滴在洞內順鐘乳石滴落如注,連石縫間也是流水潺潺。這是喀斯特地貌獨有的靈動與秀美。</p><p class="ql-block"> 馬嶺河峽谷是大自然劃在黔西南這片土地上的一道美麗痕跡,它跌入地心數百米,兩岸陡峭深邃又仿若咫尺相依,以蜿蜒曲折之勢、壁立千仞之險、百瀑懸墜之雄,青山綠水之美,創造出的偉大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黔西南,喀斯特,萬峰林,布依情,永遠的夢境,永遠的祝福。時光悠遠,歲月漫長,青山不墨,綠水無弦,不要忘記這遺世獨立的山水,也不要忘記這魅力無限的風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霍林郭勒市|
苗栗市|
南涧|
锦屏县|
崇信县|
肇源县|
剑川县|
广宗县|
邵武市|
广安市|
温泉县|
泰兴市|
宜州市|
阿拉善左旗|
玉林市|
金堂县|
疏勒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彰化市|
库尔勒市|
古交市|
昔阳县|
颍上县|
孟津县|
宜州市|
望城县|
长顺县|
镇安县|
克拉玛依市|
红原县|
三亚市|
信宜市|
始兴县|
九江市|
晋江市|
普洱|
盐边县|
洛阳市|
锡林浩特市|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