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之旅</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p><p class="ql-block">“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請到西安”,看到這就應(yīng)該知道西安歷史悠久。西安曾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更與雅典,開羅,羅馬一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p> <p class="ql-block">西安,古稱長安。遍布西安的帝王陵墓,宮殿遺址,古剎名寺和園林名勝,是西安成為了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數(shù)不勝數(shù)的文物古跡都向人們彰顯它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以及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魅力,就是在這樣一個城,在這你可以感受到中國幾千年的滄桑變化以及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唐高宗李威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始塔為五層,磚表土心。公元701至704年,武則天長安年間重修時改建為七層樓閣式磚塔,一直保存至今。該塔是為保存從印度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jīng)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萬余顆。</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塔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雁塔題名的典故</p><p class="ql-block"> 雁塔題名始于唐代,當(dāng)時每次科舉考試之后,新科進士除了戴花騎馬看過游長安之外,還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這在當(dāng)時是很高的榮譽。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dāng)?shù)氐奈娜藢W(xué)士追慕唐代雁塔提名的韻亊,在每次鄉(xiāng)試(相當(dāng)于省級考試)結(jié)束后,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xiàn)在,大雁塔仍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大慈恩寺是西安市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的必到之地。登上塔頂,憑欄遠眺,長安風(fēng)貌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身呈方形錐體,具有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的風(fēng)格。塔高64米,共七層,塔身用磚砌成,內(nèi)有樓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形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fēng)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相傳出自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p> <p class="ql-block">塔底層南門兩邊立有碑石,左邊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右邊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記》碑,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親手樹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p> <p class="ql-block">雁塔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遠眺長安城</p> <p class="ql-block">如今大雁塔已與現(xiàn)代化的城市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雁塔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p><p class="ql-block">第七層塔內(nèi)視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大新县|
晋宁县|
赤城县|
河源市|
张家界市|
崇礼县|
孟津县|
望谟县|
堆龙德庆县|
盐亭县|
合山市|
屏东县|
杭锦旗|
罗田县|
青岛市|
台湾省|
祁阳县|
罗甸县|
海丰县|
南宁市|
高青县|
涿鹿县|
上饶市|
丰县|
颍上县|
达拉特旗|
商都县|
英德市|
盐池县|
九龙县|
达孜县|
高雄县|
苍山县|
蓬安县|
合江县|
东海县|
邢台市|
民乐县|
陇川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