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全體人員在文山交通賓館合影!</p> <p class="ql-block">“重返南疆、賡續血脈” 紀念活動有二十個之最</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5日下午至20日上午,我們在云南省文山州和紅河州中越邊境組織了一次“重返云南邊疆、賡續紅色血脈”紀念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紀念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有20個之“最”。</p><p class="ql-block"> 1、參加人數最多。364名參戰老兵和軍烈屬參加,加上8名大巴車司機,2名照相攝影師,兩個愛心企業家,3個從北京來的新聞媒體人員,總人數達到了379人(在仁和烈士陵園達到了385人)</p><p class="ql-block"> 2、來的地方分布最廣。共11個省。有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湖南、山東、河北、北京、陜西、浙江、海南等省,安徽省。</p><p class="ql-block"> 3、活動地點最多。共22個。文山市、文山州烈士陵園、麻栗坡縣、老山、神炮園、八里河東山、邊防鋼七連、東山陳列館、天保口岸、麻栗坡烈士陵園、老山紀念館、馬關縣仁和烈士陵園、馬白烈士陵園、八寨、戰場舊址、河口縣橋頭鄉、新店、簿竹箐、新店口岸、南溪烈士陵園、四連山、中越大橋。</p><p class="ql-block"> 4、出動車輛最多。共34臺。其中租用8臺大巴車,自駕車26臺。</p><p class="ql-block"> 5、軍烈屬最多。共124h。其中,軍嫂90人,烈屬34人。</p><p class="ql-block"> 6、橫幅車標最多。共26條。橫幅10條,車標16條,加起來長達205米。</p><p class="ql-block"> 7、贈送書法作品和書最多。贈送書法作品20幅,書110本。其中,《叢林虎嘯》80本,《我的對越作戰》10本,《神兵365》20本。</p><p class="ql-block"> 8、老同志模范帶頭作用最好。朱建軍司令員精心設計紀念章,書幅作品三幅,帶病攜妻子參加活動,四次發言講話,捐贈珍貴文物5件;嚴振平科長克服年大體弱,行走不便困難,第四次帶妻子和親屬上老山和東山,積極協助領導紀念活動……原三機炮連杜振玉,在烈士陵園逐一跪拜犧牲戰友,哭聲撕心裂肺,深深感動了在場的烈屬和老兵……</p><p class="ql-block"> 9、行程最遠。約610公里。</p><p class="ql-block"> 10、交通保障最好。公安交警熱情服務,保障道路順暢。所到文山市、麻栗坡縣、馬關縣、河口縣,全程都有公安局交警提供服務。到八里河東山時,每一個叉路口都有當地一個村干部站守。</p><p class="ql-block"> 11、地方獻花、戴紅領巾人數最多。共82人,平均5個人中就有一人。其中,有老山軍歌嘹亮藝術團20名演員、馬關縣仁和鎮中心小學20名少先隊員、八寨12名小學生、河口縣橋頭鄉半坡30名少數民族群眾,為82名參戰老兵和軍烈屬獻花,戴紅領巾32人。</p><p class="ql-block"> 12、住宿賓館最多。先后入住21個賓館。主要有文山州交通賓館、軍供大廈、普陽酒店、華龍酒店、麻栗坡縣靖達酒店、文清客棧,明悅來酒店,華逸酒店,橋頭鄉萬客酒店、文化酒店、河口國際公寓、新南亞酒店等。</p><p class="ql-block"> 13、臨時組建單位最多。共23個。有籌備組、指揮部、司令部、指揮組、糾察隊、宣傳報道組、后勤處、衛生隊、救護組、一營、二連、三連、二營、六連、二槍連、三營、七連、三炮連、四營、通信連、特務連。《紀念冊》編委會</p><p class="ql-block"> 14、年齡大的最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是六、七十歲以上的參戰老兵。其中,80歲以上3人(鄺遠貴烈士母親82歲,羅立剛烈士母親90歲,張清林烈士母親91歲),70多歲的7人(朱建軍、嚴振平、馬家祥、張振賢、趙子中、杜振玉、張鳳州)</p><p class="ql-block"> 15、1979年作戰擔任連以上指揮員的最多。共8人。其中、軍務股長朱建軍、41師工兵科參謀嚴振平、三炮連指導員杜振玉、高機連副指導員王書懷、一槍連副連長楊興旺、一營部軍醫張振先,后勤處馬家祥、三連副連長郭云疆。</p><p class="ql-block"> 16、師團級干部最多。共9人。其中,一個正師,三個副師、五</p><p class="ql-block">個團職。</p><p class="ql-block"> 17、烈屬代表發言最多。共6人。段學章參謀長烈士的兒子段發軍(文山州烈士陵園),鄺遠貴烈士妹妹鄺遠芝(麻栗坡烈士陵園),王文厚烈士的姐姐王瓊竹(仁和烈士陵園)李向榮烈士妹妹李紅艷(仁和烈士陵園),尹輔明烈士妹妹尹秀玲(仁和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 18、參加活動單位最多。共來自12個單位。分別是原昆明軍區14軍步兵123團、121團、122團、41師直屬隊、41師炮團、云南省軍區邊防12團、廣西軍區邊防3師8團、蒙自空軍師、武警云南省總隊、武警西安工程大學、武警廣西總隊、貴州省軍區等。</p><p class="ql-block"> 19、爭取地方支持力度最大。主動向“娘家人“匯報,得到了文山州、文山市、麻栗坡縣、馬關縣、河口縣、紅河州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大力指導幫助,在他們的協調下,食宿優惠,祭奠周到,交通便利,又與文山老山軍歌嘹亮藝術團、馬關縣仁和鎮、八寨鎮、橋頭鄉領導聯系,組織兩場聯歡晚會、安排了仁和鎮中心小學、仁和鎮中學、八寨社區、橋頭鄉半坡少數民族群眾,組織歡迎儀式,向參戰老兵和軍烈屬獻花,戴紅領巾,增強了參戰軍人的光榮感,密切了軍民關系。</p><p class="ql-block"> 20、實現了“六無”目標最好。所有人員和車輛全部按照預定方案和要求,圓滿順利完成紀念活動。無一人違反政治紀律;無一人違反法紀;無一人因傷病倒下;無一起車輛交通事故;無一件軍民糾紛;無一人酗酒鬧事。</p><p class="ql-block"> 此總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云疆</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4日</p> <p class="ql-block">三月十五號晚上,35210部隊老兵和文山市老山軍歌嘹亮藝術團舉行的聯歡晚會上,老兵張戰雄和文山市軍人事務局干部楊紹一起朗誦了當地女詩人何源梅即興創作的詩歌《仰望的高度》《再唱風流歌》。</p> <p class="ql-block">參戰老兵張戰雄。</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清明節來臨之際,為祭奠南疆自衛戰中犧牲的戰友,瞻仰當年戰場,來自全國十一個省市的原昆明軍區35210部隊三百七十多名曾參加南疆自衛戰的老兵和軍烈屬在部分老同志的倡議下,組織了“聽黨話,記黨恩,重返南疆,賡續血脈”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活動從三月十五號到三月二十號,短短四天半時間,參戰老兵和軍烈屬們走過了文山、麻栗坡、馬關、河口等縣份。</p> <p class="ql-block">祭奠了文山州、麻栗坡、馬關縣馬白、馬關縣仁和、河口南溪等五個烈士陵園。在每個烈士陵園里,每當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的時候,這些老兵和軍烈屬們挺直矗立,仿佛又回到四十五周年前的今天。</p> <p class="ql-block">原部隊政委、本次活動發起人和策劃者郭云疆大校帶領全體人員重誦了入黨誓詞。</p> <p class="ql-block">在每個烈士陵園里,老兵和軍烈屬們都為烈士們長久地默哀,用心和犧牲的戰友們交流。</p> <p class="ql-block">他們將一支支黃花整齊地擺放在紀念碑前,將一支支點著的香煙立在烈士墓前,長時間地坐在墓前望著他們年輕的照片默默流淚。</p> <p class="ql-block">懷念我的大哥熊勝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悠悠歲月的長河中,有些人宛如璀璨的星辰,即使已經逝去,他們的光芒依舊照耀著我們的人生。我的大哥,就是這樣的一顆星,這樣的一個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61 年 11 月 23 日,他出生在湖南省新化縣一個偏遠的小山村。1978 年 12 月,他應征入伍,成為 35210 部隊三連一排二班的一名戰士。(記得他去當兵時,胸前戴著一朵大紅花,還有人敲鑼打鼓地送他。那時我才四歲,依稀記得大哥說:“弟弟,你在家要聽爸媽的話,等我退伍回來給你買糖吃。</p><p class="ql-block">我滿心歡喜地等待了好幾個月,最終卻等來了大哥的照片(是畫的,而不是照的)和烈士證明書。那時候,我還年幼懵懂,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只知道我媽哭得死去活來,在那幾年時間里經常有兵哥,當地領導,和很多村民來家慰問我父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來,我長大了一些,問起父母大哥的情況。爸爸說:“你哥在他的部隊做好人去了,不能回來了。”那時的我天真地以為大哥在部隊當領導,只是暫時無法回家。直到有一天晚上,我聽到爸爸在老屋后面的竹林里大哭,說:“我的兒啊!是我害了你啊!我對不起你啊!”我才明白,原來這天是大哥的生日,他再也回不來了,我爸爸平時很少看他哭的五尺男人終于忍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隨著年歲的增長,我逐漸明白了大哥犧牲的事實。從此以后,每當我在電視、報紙等新聞上看到有關消防、交警、警察等有犧牲人員的報道時,總會淚流滿面。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從懂事以來,我一直渴望知道大哥安葬在何處,想見見他的領導和戰友。然而,由于路途遙遠、信息不發達以及經濟條件的限制,這個愿望一直無法實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直到 40 年后的 3 月 15 日,郭政委組織了戰友聚會祭奠烈士活動,我才有幸認識了大哥的戰友,并去為他掃墓。在這次聚會中我大哥當年的王仁智排長在昆明與我們相見。</p><p class="ql-block">他淚流滿面地告訴我說:大哥不管在訓練場還是在戰場上他非常的勇敢,英勇頑強,總是沖鋒在前,他犧牲時正和他在一起打1372高地,他倆正在打前方草叢中40米處的4個敵人,這時另一方的狙擊手一槍打中了我大哥的頭部,進口小母指小洞,出口拳頭大大洞,子彈的震動和沖擊波把王仁智排長都沖后退好幾米遠滾到溝溝里才受了輕傷。想想都知道子彈的威力和戰爭的殘忍。我大哥就這樣于1979年2月17日倒在了一排長王仁智的面前,年僅不到18歲[流淚][流淚][流淚]</p><p class="ql-block">45 年后的 3 月 15 日,我又參加了以郭政委為首以及各位領導組織的活動。在這兩次活動中,讓我深切感受到了當地政府領導和百姓對我們這些老兵和軍烈屬的重視和尊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據說,大哥去當兵時,甚至還沒來得及去自己的營部,就被直接調到中越邊境老董下塞的一個臨時小訓練場去訓練。沒想到,僅僅訓練了一個月左右,他就奔赴前線,沖鋒在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大哥是一個勇敢而堅強的人,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保衛國家的戰斗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誠和勇氣的真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哥的離去,是我人生中最沉重的傷痛,也是我一生的驕傲。他為了我們,為了國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勇敢和奉獻精神,讓我明白了責任和擔當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盡管大哥已經離開了我,但我相信他的精神將永遠長存。遺憾的是,因年齡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一家人沒人去接我大哥的鋼槍去替他完成沒完成的任務。更遺憾的是:他都來不急給我們留下幾張照片或信件就犧牲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熊勝德烈士弟弟熊志德懷念于 2024 年 3 月 22 日</p> <p class="ql-block">我有一個當兵的哥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秀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爸爸的房間里掛著一張穿著軍裝的半身畫像,畫像胸前別著一枚作戰紀念章,底部有一行黑色字體“姚秀永烈士遺像”,那年我秀陽還不識字,拉著爸爸的衣襟,指著畫像問爸爸:“這是誰呀?爸爸凝視著畫像,沉默了半晌才說:“是——你——大哥,我又追問爸爸:“大哥在哪呀?他怎么都不回家,我怎么沒見過他呀?”后來,我才明白了“遺像”二字的意思,知道一生中也見不著哥哥的面了。 </p><p class="ql-block">哥哥呀,我從小看著你的畫像和遺物想著你的模樣長大,一直想向爸媽多了解你在家時的故事,每次提起你爸媽都是兩眼淚花。每當你的戰友及部隊領導來看望爸媽時,爸媽都要傷心好長時間,我知道爸媽又想你了。當我感受了這幕幕的傷感場面后,再也不在父母面前提起你了。你當兵到部隊后,家人很少談起這段往事,也不愿意提起你。因為那是無法消除和抹去的傷心。家人越是不告訴我,我越是想知道你在部隊的情況,怎么犧牲的,安葬在哪里?你成了我精神的依托。</p><p class="ql-block"> 哥哥呀,你可知道,2012年清明節前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是在思念你的日子中度過。就在清明節前一天,我終于拋下一切,下班后連夜趕往馬關縣仁和烈士陵園,去了卻我那已久的心愿,因為那里有我二十幾年來一直牽掛的至親至敬的人,那就是從未見面的你――我的好大哥——姚秀永。次日凌晨3:00 到達仁和鎮時,整個小鎮都被晨霧籠罩著,也不知道你在哪個方向,只好暫時找家旅館休息等天亮了再去找你。因為太想見到你也沒睡意,剛6:00就去問旅館老板陵園坐落在哪里,于是一大早就順著老板所指引的方位來到了陵園,在管理員的帶領下來到你的墓碑前,默默看著你的墓碑,那種思念、思親之情無以言表,淚水隨之也濕潤了我的雙眼……“哥哥呀,小弟來看你了,你在天堂過的好嗎?”撫摸著你的墓碑就像牽著你的手,心里默默的表達著對你的思念。撫摸著你的墓碑逐一給家人打了電話,讓你聽聽那熟悉的聲音,聽聽家人對你的呼喚,而你卻永遠也不會再回來。</p><p class="ql-block"> 哥哥呀,在你犧牲離開我們這些年你部隊的領導、戰友們沒有忘記為國獻身的你,多次組織去陵園祭掃悼念你,特別是郭云疆政委、杜振玉指導員多次組織上家里看望關心父母、弟妹們,平時一直也記掛著我們,讓我們感到很溫暖。特別是這次郭政委、朱司令組織重返南疆,賡續血脈紀念活動中受到當地政府高度重視高規格的接待及各界人士的關心與關愛,讓我們為你的英勇無畏的精神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你們,你的戰友和家人沒有忘記你們。哥哥,45年了我們第二次見面了,在郭云疆政委、杜振玉指導員等的關愛努力下你們都換新家了,你的墓碑遺刻追記三等功也都補上了。站在陵園看著整齊劃一的烈士墓碑,我由衷的相信你們高尚的精神,將激勵更多的人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要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多做貢獻,作為預備黨員的我,我相信在以你為榜樣我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傳承你們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哥哥呀,你無愧于那個時代,無愧于人民軍隊的光榮使命,你是我的驕傲,你是全家人的驕傲。請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孝敬好爸媽,讓二老幸福地生活,愉快地安度晚年!哥哥,媽媽2020年因心臟疾病搶救無效去世了,愿您們在天堂相遇永遠安寧和幸福,爸爸還健在。我們兄妹幾家人雖不算富有,在生活中也面臨過一些困難,但我們團結、和睦、相互幫扶著一路走來,并且會一直這樣地走下去,讓我們和我們的后代都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你的犧牲撩動著家人心底最深的那根弦,但愿這根弦不再哀傷。雖然你離我們而去,但是我們對你的思念永遠不會消逝和淡忘,媽媽、哥哥,安息吧,我們對您們的思念無量!祈愿您們冥福無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5日于南寧</p> <p class="ql-block">李俊師長,張戰雄總指揮,崔茂達在老山主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張戰雄總指揮,和朱建軍在老山主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在云南文山交通賓館各位領導的講話。</p> <p class="ql-block">杜振玉,8個視頻鏈接兩個視頻,祭奠,戰友范偉輝,祭奠戰友唐忠全,祭奠戰友張倫進,祭奠戰友潘世榮,祭奠表哥馬傳海,祭奠戰友趙天貴,祭奠戰友姚秀永,祭奠戰友雷全鳴。請看上下。</p> <p class="ql-block">七連班長,張風洲,73周歲是這次參加活動最老的兵,為活躍豐富聯歡晚會氛圍,主動擔當二胡獨奏《懷念戰友》曲目,為求得水平質量,春節前后刻苦練習,得到了全體在場人員的好評!并主動擔當大合唱的指揮。</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在文山烈士陵園掃墓。</p> <p class="ql-block">在文山交通賓館感謝各位領導送花??!</p> <p class="ql-block">老山主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仁和烈士軍烈屬合影!</p> <p class="ql-block">仁和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部分珍貴的戰地文物</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向馬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捐贈珍貴的作戰物資器材文物</p> <p class="ql-block">朱建軍已小朋友們在老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朱建軍和登上老山的少年兒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朱建軍?給少年兒童簽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王書懷在老山主峰?給少年兒童簽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贈送文山州交通賓館書法作品。</p><p class="ql-block">賓至如歸情意濃</p><p class="ql-block">老兵心境樂無窮。</p> <p class="ql-block">在仁和張清林烈士91歲老母親孫俊仙在墓碑上。</p> <p class="ql-block">坐在前排,軍裝女是羅立綱烈士妹妹羅雪云,中間是羅立綱90歲老母親趙桂容,邊上的是張清林烈士91歲老母親孫俊仙,后面的是張清林烈士三妹張清萍。</p> <p class="ql-block">這個視頻是45年前我們連戰前戰后住過的房東家,馬剛。</p> <p class="ql-block">45年前我們七連三排戰前戰后都住在這里,這是房東家夫妻,男的當年是民兵機槍手,他的機槍是抗美援朝時的轉盤機槍,馬剛。</p> <p class="ql-block">?途飛在八里河上甘嶺幫扶老兵35210部隊三連,王天華戰友。</p> <p class="ql-block">上甘領主峰郭云疆,韋聯慶,朱現剛,范云洲。</p> <p class="ql-block">張正宏在麻栗坡:李國文。</p><p class="ql-block">河口南溪:李忠棚,李松林,楊紹禹看四個烈士。</p> <p class="ql-block">韋聯慶,楊達忠,夏開松,羅雪云在羅立剛烈士墓碑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仁和烈士,三連,韋聯慶,楊達忠,戴娟,羅雪云,烈士母親,在羅立剛墓碑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夏開松,背著羅離剛母親趙桂榮仁和烈士看望羅離剛。</p> <p class="ql-block">烈士母親呂大芬,爬八十年代上甘嶺陣地。</p> <p class="ql-block">烈士母親呂大芬,在仁和看望兒子況遠貴。</p> <p class="ql-block">雙柏參戰老兵和軍烈屬在麻栗坡,李學華烈士墓碑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雙柏參戰老兵2024年3月16日在文山烈士陵園飛德全烈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雙柏軍烈屬在仁和烈士董天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雙柏軍烈屬在仁和烈士楊天禮合影。</p> <p class="ql-block">雙柏軍烈屬在尹輔明烈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仁和烈士李冀川,范云洲,馬剛,崔茂達,在墓上李遠云合影。</p> <p class="ql-block">尹秀玲,王書懷,戴娟,在烈士楊天禮合影。</p> <p class="ql-block">崔茂達,尹秀玲,在尹輔明烈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崔茂達,熊志德在熊勝德墓碑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4年3月14日35210部隊,三連戰友,到原部隊住地,皮建華、鄧賢福、李波、吳玉貴、凌波、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李興華和夫人在老山主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金鐘在八十年代上甘嶺。</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2024年3月15日在文山交通賓館報道。</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一營二營三營四營早上在文山交通賓館會議室開會。</p> <p class="ql-block">賡續紅色血脈,傳承老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部分軍烈屬在仁和獻花。</p> <p class="ql-block">參戰山東老兵杜振玉演唱山東呂劇《墻頭記》選段<老來難>。</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9日上午四營的部分參戰老兵在河口縣橋頭鄉(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四營在八十年代上甘嶺合影!</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中午35210部隊全體在老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四營,2024年3月16日晚上,八點半在麻栗坡縣四川飯店。</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7一營二營三四營在四川飯店早點。</p> <p class="ql-block">一營,二營,三營,四營,衛生隊,在老山神炮。</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在上甘嶺主峰</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四點鐘在天保午餐。</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晚上在四川飯店六點半晚餐。</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重返麻栗坡四川飯店早點。</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軍烈屬上午在麻栗坡合影。</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中午在仁興如意酒樓午餐。</p> <p class="ql-block">19日在華苑餐廳早點。</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在橋頭鄉午餐。</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在河口1903公寓餐廳晚餐。</p> <p class="ql-block">一部分戰友邊防七連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部分戰友在上甘嶺主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呂大芬,郭云疆朱建軍,張波已軍烈屬在八十年代上甘嶺主峰合影!</p> <p class="ql-block">75歲趙之中精神滿滿軍人氣質。</p> <p class="ql-block">35210部隊二連,孟興海?,這次我去看望這位百歲老人,他也是當過兵的,他是在我們部隊駐地的,見到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祖國的頂門杠!令我感動!</p> <p class="ql-block">感 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35210部隊各位老領導:您們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雙柏縣參加“重返南疆、賡續血脈”的參戰老兵和軍烈屬,已安全返回家鄉。</p><p class="ql-block"> 感謝文山州和紅河州、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公安局、各族人民群眾的關心關愛。感謝郭云疆政委等各位領導、感謝四營營長張波,王書懷教導員,為這次紀念活動精心組織,周宻計劃,辛勤付出,無私奉獻!</p><p class="ql-block"> 感謝各地烈士陵園“六個一”熱情服務;感謝老山軍歌嘹亮藝術團和八寨社區業余演員精彩演出;感謝藝術團、仁和鎮、八寨、橋頭鄉人民群眾和學生獻花;感謝各地公安交警和國安干警保駕護航;感謝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親臨現場指導幫助,使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返南疆,賡續血脈”紀念活動取得圓滿成功!</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次終身難忘的紀念活動,我們深刻的認識到,世上有愛情、親情、同學情、老鄉親、師生情,而當過兵的人還有一份真摯的戰友情。人世間情感品種繁多,算來算去,還是生死戰友情最深,情最真,最有生命力,這戰友情,經歷過“綠色軍營”的生活磨煉;經歷過彌漫硝煙的戰斗洗禮;經歷過搶險救災的生死考驗。</p><p class="ql-block"> 祝大家今后的日子越來越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帆風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雙柏縣 戴 娟</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1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湘西|
苍溪县|
乡城县|
九台市|
三亚市|
犍为县|
花莲县|
阜南县|
台山市|
普洱|
乡宁县|
枣庄市|
成都市|
砚山县|
南木林县|
化德县|
嫩江县|
姜堰市|
亳州市|
上杭县|
昌江|
宾川县|
永靖县|
丹凤县|
永胜县|
德化县|
鄂温|
苍山县|
响水县|
怀安县|
太仆寺旗|
六枝特区|
梓潼县|
曲阜市|
临清市|
山东省|
平遥县|
仲巴县|
三门峡市|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