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今天一大早,我邀約了幾個老者友好,興致勃勃結伴輕騎40多公里,再次重游長崗坡渡槽,</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溫羅定人民戰天斗地改變山河的革命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羅定長崗坡渡槽位于廣東羅定市羅平鎮境內長崗坡村內,于1976年動工,于1981年建成。它</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是由當時縣委書記郭榮昌同志深思熟慮,為徹底改變羅定大部分地區干旱缺水影響人民生活生產,而立下雄心壯志,策劃部署羅定引太工程,將信宜平塘,羅定分界的水通過長崗坡渡槽引入生江金銀河水庫。是由那時當地四個人民公社的骨干民兵安營扎寨、風餐露宿、義務投工,在沒有機械的情況下,用鋼釬和鐵錘、人力車等土辦法而建成的。</b><b>長崗坡渡槽包括槽前引渠、前后穿山涵洞和砌石渠,總長10.5千米,合計完成土方45.7萬立方米,石方22.81萬立方米,漿砌石4.36萬立方米。渡槽南北走向,橫跨羅平小盆地,是引太工程金銀河水利樞紐的核心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曾有“北看紅旗渠,南看長崗坡”。之稱的渡槽,原來羅定市羅平鎮及羅太盆地的北部,自古人煙輻輳、物阜民豐。這里其實是羅定南部水源充足和北部苦旱的“過渡地帶”,長崗坡渡槽,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產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一行五人約8點30分達到達羅平省道旁的“中國長崗坡”大門前停車休息,呵呵!第一感覺長崗坡比五年前變樣了,變得足夠的美。暮春時節,渡槽十里田園風光旖旎,而橫垮兩山之間的渡槽依舊雄偉壯觀,巍峨挺立,渡槽下,辦好的田野水汪汪,旭日陽光沐浴水面泛起鱗影波光。這里沃野平疇、田間秧田秧苗茁壯,生機滿眼,整潔村道兩旁,村舍樓宇盡收眼底,寬敞文休廣場,綠樹村居、恬靜幽美。</b></p> <p class="ql-block"><b> 真的,這幾年羅定黨員干部民眾,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經過美麗鄉村建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長崗坡渡槽變得絕美了,更體現了羅定人民的紅色底蘊,傳承艱苦奮斗的長崗坡精神。追求現實價值,積極維護,完善引太水利工程的各項配套設施,依然保障著羅定幾十萬人民生活生產用水需求。</b><b>我們正在水車旁邊拍照時,一連五臺從佛山,廣州,云浮的鄉村旅游大巴徐徐駛來,接撞而來的又是十多臺自駕游小車隊和絡繹不絕的附近閑游的么托車流。每一處觀景臺,都是穿紅著綠,手拿著長槍短炮拍攝用具或高舉手機選景抓拍的俊男靚女。在“長崗坡液槽紀念館”前面的廣場,更是人頭攢動,陣陣歡歌舞樂、談笑聲亮徹長崗坡大地,在渡槽的上空回蕩。從渡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山頂觀景廣場,游人賞心悅目,充分展現了盛世時代娛樂升平,繁榮昌盛的氛圍。</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前正是在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當下,羅定羅平兩委干群,堅持以文化旅游帶農引工,發揮長崗坡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奮力助推了鎮村領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b></p> <p class="ql-block"><b> 我邊瀏覽邊想,羅平鎮村兩委干部群眾近年來干勁滿滿。</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與過去對比,長崗坡渡槽景區核心區大變化了 入口處到紀念館下面的近十里渡槽下,景區處處拓展,舉目一新,移步換景,觀景、拍攝地、休閑娛樂地的項目“串珠成鏈”。從古蓮沖田園綜合體到長崗坡紅色教育基地,沿途田園風光、十里桃林、水情文化公園、長虹廣場、初心樓、觀光棧道、馬溪河碧道等等,串連起整個古。沖、平垌、雙蓮行政村,每一個節點都是游客拍照網紅打卡點。</b><b style="color:rgb(1, 1, 1);">據了解,村民還積極打造了特色田園綜合體、發展觀光體驗農業,曾種下了陽光玫瑰葡萄、黑美人西瓜、甜玉米、觀光葵花(可惜花已過時,我來遲了沒看到)的作物,當下長崗坡渡糟依然發揮它巨大供水作用,只是渡槽下面的村莊旺起來了,這里真成了鄉村振興黃金地段!</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在展覽館里看圖片,伶聽建設長崗坡渡槽的介的。聲聲入耳,字字珠璣、張張圖片鐫刻在心間。</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歷史只能追憶和學習 , 但不可復制。現在我們雖然不是處于那個一窮二白的時代, 但那個時代在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哺育下,當時羅定人民群眾在以郭榮昌書記為首的一代共和國的低層領導人的帶領下,面對一切艱難和險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于擔當,一心為民,團結協作,以短短的六年時間建成了引太工程長崗坡“人工天河”。</b><b>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寶貴和唯一不可替代的歷史經驗。 所以我們必須尊重那些一心為人民的共產黨人和在他們帶領下為新中國建設無私奉獻的先輩們。 這些人就是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勤勞勇敢的人,為中華民族崛起而默默奉獻的人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們要永學習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無畏精神,不忘初心,賡續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踔厲奮發,篤行不怠!</b></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1日</p><p class="ql-block">聲明:原創作品,不經允許,不得鏈接、轉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荔浦县|
江山市|
留坝县|
镇平县|
永嘉县|
屯昌县|
外汇|
若尔盖县|
龙井市|
仲巴县|
延吉市|
砀山县|
济宁市|
龙里县|
收藏|
敦化市|
二连浩特市|
临武县|
城口县|
濮阳市|
花垣县|
腾冲县|
迭部县|
原平市|
蒙自县|
丹棱县|
兴义市|
溆浦县|
保德县|
永顺县|
青浦区|
墨江|
乐都县|
东台市|
玉田县|
托克逊县|
荔波县|
盐亭县|
龙海市|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