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間最美三月天,風和日麗暖人間。春天也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你得冬衣、春衣、夏衣都備著,隨著變臉而變裝。在迎來了一夜雷鳴電閃的春雨后,2024年3月28日,我第一次跟隨“釣魚老頭”坐公交車去釣魚,結果小河漲大水,水流湍急,鎩羽而歸,還被太陽曬的渾身是汗。29日清晨又是滿眼的藍天白云,陽光明媚,拽起了我的春心蕩漾。人老話多,樹老根多,上了年歲他就啰嗦。早就盤算著踏春出游,去我人生入職的第一站走一走,看一看,不負春光,不負自己。吃過早餐,我就帶上一支自拍桿,一人獨騎,興致昂然,踏著春光,迎著春色,向陽而行,一路西奔。</p> <p class="ql-block">和許多共和國50年代生人一樣,我們都經歷了知青下放、招工返城的生活經歷。文革中備戰備荒準備打仗的大三線建設,湘黔、枝柳鐵路的建設開通,把我們從準備“扎根一輩子”的廣闊天地里裹挾了出來。1975年12月,我們下放在湘西保靖縣酉水漁場勞動鍛煉的20多名知青,被懷化鐵路分局招工進入鐵路,上百名各知青點招錄的新工在吉首集中,汽車拉到懷化的當天下午,就在大會堂里宣布了所有人的分配去向。分配名單一念完,就聽各站段人事室領人的干部高喊:“機務段的到這里來!”、“電務段的跟我走!”、“工務段的到這里集合!”……。這時候在這里,沒有選擇也不存在競爭,除了好奇、興奮、就是茫然,一切都是命運使然。我們分配到芷江鐵路中心站的當晚就被汽車拉著,沿著這條320國道,來到了芷江縣,開啟了自己的鐵路生涯。屈指一算,時至今日,已經49年矣,真的是弾指一揮間!</p> <p class="ql-block">西行第一站,我就來到公坪站,這是湘黔鐵路懷化往西出發的第一個中間小站。當年在中心站經過短期的新工培訓,我和知青場同時入路的宋兆林、彭玉生三人一同分配到了公坪站,這也是我入職鐵路工作的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我的第一任老站長叫姚紹湘,湘西永順人,五十年代入路的老鐵路。我的扳道師傅叫董繼強,廣州市的學生,他們廣州的高中畢業生從大城市來到武陵山脈的湘黔鐵路就算是知青下放,同在車站的廣州學生還有鄭家祥、盧兆南、梁穗文。我們年齡相當,又都玩性重,下班之余,一起到車站后山松林里揀樅菌,到車站前面公路旁的水溝里抓野魚,夜晚捉青蛙,樹下打麻雀,那是一段最不想事,心無旁騖,開心快樂的日子。跟班三個月,我拿到了扳道員合格證,接著又學習了助理值班員和調車作業,小站好玩的日子只過了一年多,就奉調到芷江中心站運輸室的值班室了。</p> <p class="ql-block">縱深延展的鐵路鋼軌,承載著南來北往的旅客和貨物,也牽動著我們的期望和思緒:大千世界,將向何去?</p> <p class="ql-block">每次站在立崗接車位上,默默地注視著面前飛馳而過的車輛,我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種習慣,從第一輛車列在我眼前駛過,我就默數著經過的車數:一、二、三、四、五…,一旦發現車輛運行部件、貨物裝載有異常,就能馬上準確的報告第幾輛車有情況。</p> <p class="ql-block">車輪滾滾,世事變遷。車站還是這個車站,站場還是這個站場,但鐵路的運營管理模式卻發生了許多變化。</p>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分流了鐵路的貨運,高鐵開行吸引了眾多的客流。公坪車站早就停辦了客、貨運業務,原來地方的一個木材轉運站早已沒有了蹤影,車站貨場的一排貨倉已是大門緊鎖,原先繁忙的調車作業、貨物裝卸已成為歷史。</p> <p class="ql-block">車站站房的對面,是一片綠樹成蔭的山嶺,在當時以站為家的思維主導下,車站職工的家屬房和單身宿舍都修建在山嶺下,由于環境保護好,空氣清新涼快,夏天晚上睡覺都要蓋被子。后來強調照顧職工生活、方便孩子讀書,車站職工都搬到就近城鎮居住了。車站的老房子先是荒廢,后是拆除,照片里股道對面黃色的油菜花地,就是原家屬房的舊址,右側那株挺拔高大,開著白花的梧桐樹下,就是車站的單身宿舍和職工食堂。我問車站羅站長,車站家屬房是哪一年拆除的,他竟然不知道車站的對面曾經還建有住宅房。我真的感嘆,半個世紀的的變遷,后來者就不知所然,那幾百年上千年的變化,豈不更是蒼海良田?</p> <p class="ql-block">照片股道對面紅瓦房旁的小房,是我曾經值守扳道房的遺址,在這個扳道房里,見證過許多故事。我親眼目睹,列車已經鳴笛進站,但鐵路旁村民養的豬卻滯留在股道里啃吃餐車漏下的殘羹剩飯不下道,村民為了救豬,沖上股道,豬是趕下去了,人卻被當場撞死。豬重要人重要?也使我日后省悟:兩害相權,孰重孰輕,必須明白取舍。一次當班立崗接車,一只母雞在我們面前被車輪壓死,好巧不巧,只是壓壞了雞頭,雞身無損,師傅要我把死雞檢回扳道房,開水退毛,刀剁雞肉,就在扳道房里取暖煤爐上煮吃了,雖然嘴巴吃的噴香,但幾天里我都忐忑不安,生怕雞的主人找上門,心里念叨:虧心事還是做不得。</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我是坐在扳道房里當班時聽到廣播,毛澤東主席因病去世,當時的心情萬分沉重,無已言狀。公坪鎮召開紀念追悼大會,火車站在鎮上是一個重量級的單位,鎮里邀請車站的全體職工參加大會,并要求安排一名職工在會上致悼詞發言。車站的職工都不愿意動腦筋寫稿上臺發言,老站長把任務甩給了我,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在鄉鎮大會上讀稿子。</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社會,就不可避免的會遭遇一些意外之事。車站周邊住有村民,車站的職工有事無事也會與村民發生一些交往。76年冬的一天,不知何故,車站一職工為了一點往來鎖事,竟然在夜間用工具刀割開了自己的脖子,昏迷在一家廚房里。車站發現后,立馬組織搶救,站長聯系貨場一輛還沒有卸貨的煤車,安排一名老職工抱著傷者坐在駕駛室,又安排我也跟車去醫院,因為駕駛室坐滿了,我只有倦縮在車后廂的煤堆上,天黑風涼,事發突然,我嚇得兩手瑟瑟發抖。車送到懷化鐵路醫院,忙活了一通宵才安排妥當,第二天,車站接班照料的職工來了,我才得以離開,但懷化站發往貴陽的慢車早已開出,當時沒有現在這樣多的大巴車、交通車,我從懷化站順鐵路走回了公坪,去車站接班上崗。到現在我還想不明白,當時為什么會這樣的任勞任怨?</p> <p class="ql-block">現在,車站站房的后坪,修建了半邊籃球場,羽毛球場,還建有涼亭水池,一派和諧家園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公坪你好!為你祝福,我鐵路生涯的第一驛站!</p> <p class="ql-block">人生恰似三月花,正道春光無限好。西行的第二站是緊挨著的陳家臺站,雖然我沒有在這個站當過扳道員、值班員,但其后的工作我經常往來,有時一住三五天,也是一個留下足跡和情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行駕320國道,過芷江羅舊鎮不遠右轉,就是芷江艾頭坪鄉,過去曾多次路過,印象中就是一個偏僻落后的窮鄉避舍之地。今日一轉進來,平整的水泥路旁,一派新農村的景象令我吃驚不小。</p> <p class="ql-block">紅頂白墻,大鵝翩翩,不是目睹這放養的家禽,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艾頭坪鄉村民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鋪墊鵝卵石的大道,氣派的大門,拾級而上兩旁是茂盛的喬木,大桂花樹造型有致,分落屋前兩側,造型獨特的別墅后背,是自然山色的烘托,真是美不勝收,人見人愛的休閑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正巧路旁還有原來廢棄沒有拆除的老舊房屋,兩相比較,真是天壤之別。美麗鄉村建設,山水田園美景,令我欣喜連連。</p> <p class="ql-block">有漂亮的更有搶眼的,在通往車站的村道上,分岀一條岔道,道旁花木盛開,花香撲鼻,花道的盡頭是一戶農戶住家,我贊嘆這就是住在花園里啊!</p> <p class="ql-block">住戶的男主人正在路旁樹下打理他的養蜂廂,我對他連連贊揚:你真能干!你真利害!你真幸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喝著沒有污染的泉水,吃著沒有毒害的食物,我作為拿養老金住城市的那一襲滿足和自傲都被打壓的赤身裸體了。</p> <p class="ql-block">艾頭坪鄉過去的特產是生產白臘,滿山遍野種的都是白臘樹,每年靠收白臘增加一些收入。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現在主要是種水蜜桃、柑橘等經濟作物,春天遍野花開,恰似一個大花園,又促進了養蜂采蜜的發展。原來農產品主要依賴本地銷售,產供過大,就會爛在手上,跌價虧本,現在推開了網絡銷售,拼多多、淘寶五花八門,面對的是全國市場,想不富裕都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目睹這山水田園,別墅山莊,我為農民兄弟生活的極大改善由衷的高興!</p> <p class="ql-block">這是進入陳家臺車站的老路,還是老樣子。</p> <p class="ql-block">鐵路近年來迅速發展,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就是運輸布局、運輸結構的調整,陳家臺車站也在調整中實施了關閉。我一直心心念念,想來看看,關閉后的陳家臺站會是一幅什么模樣。</p> <p class="ql-block">站臺上已是一片破舊,原來的運轉室也已關門封窗,成為了一個遺址。</p> <p class="ql-block">車站運轉室的標牌雖然沒有摘除,但已是欲欲下墜的斜掛著了。</p> <p class="ql-block">過往列車都是通過、通過,這里只是鐵路線路的區間了。</p> <p class="ql-block">車站老運轉室的后面,新建了一幢兩層樓的建筑,是工務綜合工區生產、生活的用房。</p> <p class="ql-block">轉身來到原車站的家屬、單身住宅區,門口的立柱上,還遺留著“立足本職,小站為家”的標語,我不禁啞然失笑,這還我當年搞安全線、標準站建設的杰作呢。</p> <p class="ql-block">原來車站的食堂也是一派荒蕪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原來的住房,大部已經拆除,只留下長滿雜草的地基,保留了一幢,是留給工務的勞務工做休息用的。</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些沒有拆除的舊房,也都貼上告示,“危房勿用”。鐵路發展,科技領先,陳家臺車站已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雖然它已經關閉了,但畢竟是我們這一代人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春日西行的最后一站就是芷江西站。芷江中心站緊挨著芷江西站,是懷化鐵路以西9個中間站的管理指揮機關。1977年2月,我從公坪站調入芷江中心站運輸室任值班員,并在這里入了黨,1978年7月,芷江中心站與溆浦中心站合并,才有了懷化車務段。所以,芷江是我人生歷程的一個重要中繼站,是我生深懷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從芷江中心站到芷江縣城,大約4公里,原來沿路靠舞水河一則,是大片的沃土良田,去城里為了繞近路,我往往都是繞田間土路而行,快接近城區芷江大橋了,才有一段老木扳房,青石板街巷通往芷江大橋,進城只有一橋,別無他路。所以我就循著記憶,首先來到了芷江大橋,想尋老路進芷江西站。</p> <p class="ql-block">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悠悠歲月中,芷江大橋見證了世界的變化,抗日戰爭,是內地通往西南大后方的咽喉要道,曾遭遇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在改革開放的歲月里,芷江大橋又重新修繕為侗鄉風格的龍津橋,辟為了旅游之地,現今大橋上不允許任何機動車輛通行,我只有從新建的和平大橋通過。</p> <p class="ql-block">過了新大橋我卻找不準方位了,記憶中的大片農田,全部成為了高樓大廈,生活小區,通向西站的老路也不知道藏在了哪里。</p> <p class="ql-block">東尋西問,繞了幾個圈,終于找到了去西站的老路。四十年的改革發展,房地產的興起,良田變高樓,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芷江高鐵站建成通車后,芷江西站客流量銳減,通往火車站的道路仍然是那樣破舊狹窄,政府也是喜新厭舊,市政建設的關注度移情別戀到高鐵站方向去了。</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通向車站候車室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車站候車室也是人煙稀少,芷江西站的站名掉了兩字也無人過問。</p> <p class="ql-block">原來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的車站籃球場被螞蟥塘村建成了黨務村務信息公開欄,移民村政策宣傳地,車站的家屬院單身宿舍全都不見了蹤影。</p> <p class="ql-block">想進入車站,卻是處處碰壁,到處都是鐵將軍鎖門,好不容易從一窗口看到車站炊事員,請她幫忙開開門。炊事員回答:她不能開門,未經允許開門放人,被領導查獲要考核罰款8000元。搞得我一頭霧水,只有打電話找車務段在崗的領導,請車站站長來給我開門。</p> <p class="ql-block">車站蒲站長來給我開門,告訴我,現在鐵路線路、站場實行嚴格的全封閉式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鐵路站場和區間線路,為的就是嚴防路外人員的人身傷亡事故。從區間進入線路的追究工務段責任,從車站站場進入的追究車站責任,一律考核扣罰8000元。看來考核力度之大,連炊事員都牢記的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蒲站長帶著一串鑰匙,領著我游走站場,我們早先就是認識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看到的最奇葩的一個車站候車室,由于旅客很少,車站又停辦了客運業務,每天只有一對公益慢車在車站停開,到點有旅客上車,就打開候車室大門,放旅客上車,在車上買票,人走馬上鎖門。為了活躍職工文體生活,閑置的候車室就打造成了室內球場,車站職工工作、鍛煉兩不誤。</p> <p class="ql-block">車站的貨場也改建成為一馬平川,原有的倉庫都已拆除,原來芷江縣最大的貨物集散地也蕭條了,貨運量大量減少,貨物是隨到隨裝,隨卸隨走,留下的一棟兩層樓貨運室,也是由貨運中心管理著。</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這樣兜兜轉轉,山不轉水轉。蒲站長帶領我轉到了原芷江中心站機關所在地,中心站合并搬遷后,這里就改成了芷江鐵路公安所,公安部門統一移交地方后,加上又新建了芷江高鐵站,這里的警務工作量減少,又縮編為警務區。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事如棋局局新啊。</p> <p class="ql-block">本來芷江公安所是建在緊挨著中心站旁邊的這個小高地上的,現在房屋已夷為平地,只有水塔還高聳入云。因為離得近,我們中心站經常與公安所的小伙子打籃球賽,所長姓楊,指導員姓趙,警員球友馬祥生、韓延甫、齊顏輝、李文武等一個個的音容笑貌還記憶猶新。</p> <p class="ql-block">原中心站的兩層辦公樓依然如故,二樓最里間是電話所的接線室,一樓最外間是我工作的值班室,一起倒班的還有梁建光、劉次穗,他們都是廣州大城市來的青年學生。</p> <p class="ql-block">那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宣布結束,我們經常要參加大學習、大批判、大辯論活動,階級斗爭還天天講、月月講,中心站創辦了“七二一”工人大學,成立了女子扳道組,男人能干的女人一樣干。現在回想起仍禁不住灑笑。</p> <p class="ql-block">這是原中心站的機關食堂,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們剛從知青場出來兩年,勞動強度大,肚子餓得緊,飯量特別大,早餐食堂吃饅頭,我打一大碗稀飯,兩根筷子串8個饅頭,吃的干干凈凈,看得旁人直咂嘴。我每月30斤的糧食定量不夠吃,還要定量23斤的父母給我寄糧票來,想想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p> <p class="ql-block">原中心站的家屬房,已然破舊,雖然沒有拆除,但也沒見有人居住了,這里曾是收留了我們年輕人輕狂夢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原中心站對面的山嶺上,是芷江縣氮肥廠,當年紅火一時,生產廠區壯觀,家屬樓排列整齊,職工福利待遇好,現如今也人去樓空,只剩一兩幢破舊的老樓房,房地產開發住宅電梯樓已修到了生產廠區,一幢幢高樓大廈,也看不到幾戶有人居住。興也是也,敗也是也,風水輪流轉。</p> <p class="ql-block">故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故人。這是車站行車設備更新換代后廢棄了的老運轉室,當年多少新老師傅在這里值更守夜,操勞忙碌,現在,他們有的還健在,有的卻已經離世。在這里,我還聽說了一個凄涼的故事。一個冬日的早晨,車站客運員在候車室的候車長椅上,發現了一具50歲左右的女尸,可能是躺在候車椅上過夜,突發疾病而亡。報告公安所處理,因為無人認識,又找不到死者家屬,就只能當無名尸體處理,掩埋在車站東面的坡地里。后來有人找來,辨認了尸體照片,確認了是自家親人,又把尸體挖了出來重葬,在清理死者遺物時,竟從死者褲腰帶的繩洞里找到了一張上萬元的存款單。原來這個女的一家是在抗戰時期從邵陽遷居芷江,家境殷實,女孩在芷江女子師范就讀,因長相甜美,被譽為校花,引起了一國民黨駐軍軍官的關注,經過多方追求,終于抱得美人歸,建立了家室,生下了后代,成為了眾人羨慕的幸福女人。日本投降后,國共對決,三大戰役共產黨奪得了全勝,緊接著揮軍南下,解放全中國。國民黨軍隊潰走臺灣,這個軍官在戰亂中只身赴臺,把家室遺留在了芷江。新政權建立后,這個女人就成了歷次運動斗爭的靶子,從一個幸福的女人轉身為悲慘的化身,“國民黨軍官太太”的帽子,人見人恨,被親人趕出家門。一個弧女子只能流浪求生,住棄房,睡橋洞,拾破爛,苦苦支撐。雖然子女宣布與她劃清了界限,但她仍時時關愛著子女,靠著檢廢品,也要為子女攢一筆財產,死死守護寄托著子女幸福的存折。那個年代,我的月薪是32元,一萬元可是個天文數字,而這個女人卻在流浪中做成了萬元戶。我感到強烈的震撼沖擊,第一次深深體會到舐犢之情的偉大母愛與唯母則剛的偉大堅韌,唏噓之余,我開始慎視自己的人生,暗暗把善良與良心當作兩塊金子埋在自己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芷江西站見證了一代鐵路人的成長,記錄了發展興替的進程。其實,我們都是世間天地的過客,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聽自然,一切隨緣就是福。</p> <p class="ql-block">專程踏春到芷江,我心里還藏著一個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吃一碗芷江三鮮粉。四十多年前,我下班后經常從中心站步行4公里,進芷江城,大多不為別的,就是花兩毛錢在街巷里吃一碗三鮮粉,那豬肝瘦肉片豬響皮,配上黃花菜黑木耳青菜葉,原汁原湯,那是個鮮,真叫個脆,舌尖上的美味讓人久久回味。中餐我就專門找到這個老街小巷,美美的吃上了一碗三鮮粉。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一生拼搏,經風見雨,嘗透酸甜苦辣,品足煎炒油炸,方才體味到生命、生活的歡樂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春,花開花落,周而復始,歲月不會逆轉,人生不能復制。當我們步入暮年,回首往事,才發現我們少年時太頑皮,青年時太張狂,中年時太迷茫,壯年時太辛苦,剛剛覺得懂了一點事,卻又進入了老年,在人生的舞臺上唱了一輩子的戲,臨了謝幕才有些看懂人生。年歲可以老去,世界永遠年輕。我們生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溫暖,水波柔順,春風嫵媚,輕柔的轉一個身,將又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寿光市|
获嘉县|
达孜县|
屏东县|
灵山县|
山西省|
南昌市|
确山县|
玛多县|
海宁市|
兴隆县|
个旧市|
麟游县|
新沂市|
顺义区|
沙坪坝区|
蒙阴县|
固阳县|
楚雄市|
红原县|
石河子市|
赣州市|
灵山县|
五华县|
阳东县|
东光县|
大同县|
博客|
安义县|
收藏|
泽库县|
阿克苏市|
蒙山县|
林周县|
吉林省|
法库县|
昔阳县|
芮城县|
改则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