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381205 阿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晨起,出門健步這是我步入老年生活每天的功課,走進附近的康健公園,但見寒梅賢讓早櫻,柳芽奪目楓葉,大自然以精準節律,年復一年地演繹著春天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近日整理舊物,發現了一本珍藏了60年的我上小學一年級時的語文課本。記憶的閘門剎那間回到了當年剛上小學時翻開課本上的第一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上小學語文課本的第一課是:“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時至今日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甲子年,但是這小學語文的第一課內容卻記憶猶新。</b></p> <p class="ql-block"><b> 還有后來課文中的“不怕風,不怕雨,小朋友,上學去”。這短短的四句話,在孩提時代的心靈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激勵著小朋友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小孩子上學的年代,對一切都是很新鮮的,記得上一年級后的第一個春天,學校組織我們小學生,第一次上電影院看的電影,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激動了好一陣子。電影是一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影片非常有趣,生動活潑的展現了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和逐漸變成了小青蛙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看了電影以后,我們幾個平時就很頑皮,也不安分的小伙伴,想想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很好玩,也很有趣,琢磨者小蝌蚪在哪里呀?也想看看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說來也巧隔不了幾天,我們看到弄堂里的大孩子,手里提著一個玻璃瓶,里面有好幾條小蝌蚪,原來他們是從郊區的河里面撈上來的。</b></p> <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住的地方,在上海徐匯區,據大孩子說,他們是在徐家匯下去農村的稻田里捉來的。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以前徐家匯不遠的地方,還很荒涼屬于上海縣,附近的漕河涇鎮就屬于標準的鄉下了。為了捉小蝌蚪,我們幾個小伙伴在同學哥哥的帶領下,乘上離家不遠的42路公交車,到上海電影制片廠終點站下。拿著大口瓶、小網兜,沿著漕溪路一直往南走,過了幾座橋,走到了滬閔路4號橋附近,也不敢再往下走了,附近一片農田,來到了農田旁邊的水溝,里面還真有小蝌蚪可以捉。拿著網兜在農田的溝里捕捉,不一會兒幾十條小蝌蚪就收入瓶里。原路返回折騰了一個下午,真是很開心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隨著小蝌蚪日長夜大,慢慢地尾巴不見了,長出四條可愛的小腿,在瓶子里撲騰。大概是瓶子的天地太小,鎖不住已經長了四條腿的小蝌蚪,我們想大概小蝌蚪也要到外面去吧?像我們一樣放了學到處瘋玩吧!</b></p><p class="ql-block"><b> 于是我們商量好把長了腿的小蝌蚪放走,找媽媽去吧!一天下午放學后,我們幾個小伙伴捧著瓶子,在附近找了一條溝渠,把小蝌蚪們放走了,讓它們去找媽媽吧!</b></p> <p class="ql-block"><b> 這是當年捉小蝌蚪的漕河涇,現在已經舊貌變新顏啦!</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昔阳县|
富阳市|
枣强县|
三亚市|
长丰县|
日喀则市|
黔西县|
寻甸|
扶绥县|
丹凤县|
宁国市|
尉犁县|
固原市|
巴中市|
靖远县|
四平市|
龙泉市|
合肥市|
股票|
南涧|
文昌市|
临海市|
滁州市|
新沂市|
康平县|
兴安盟|
河东区|
台东县|
夏河县|
纳雍县|
句容市|
晋州市|
云浮市|
蒙城县|
浠水县|
万载县|
蛟河市|
江津市|
厦门市|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