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 位于福建省東南部,隔海與臺灣相望,一座很多人也許并不熟悉的城市,卻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就被譽為世界東方第一通商港口,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踏來,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宗教遺跡和古典建筑,被聯合國認定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2021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有許歷史文化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值得一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梧林古村落: 位于泉州晉江,下飛機在機場取到車,導航顯示進城正好順路,立即去了梧林古村,走進村就被眼前各式各樣的閩南官式大厝、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中西合璧名居等建筑所吸引,一專一瓦都是紅色的,十分搶眼,仿佛走進一座開放式的建筑博物館,據介紹這是旅居海外的華僑,從清末開始陸續回國出資修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梧林村一樓一故事,一塊磚、一片瓦、一垛墻都寫滿了歲月的痕跡,記錄了梧林村六百多年的歷史和輝煌,傳遞著一代代華僑的悠悠家國情。聽著這些久遠的故事,仿佛看見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著和豁達的性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知不覺已到黃昏時,夕陽映在村里池塘水面上,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花朵的清新香氣,此時的古村如詩如畫,真想坐在塘邊一直到天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市區內的景點相距不遠,公共交通“小白車”招手即停很方便,周邊自然景點駕車就一小時左右。三月份氣候宜人,特別適合自由行,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時間,慢慢感受這座城市的無窮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府文廟: 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初年,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時,構成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的完整府文廟建筑群。漫步文廟中,古韻悠悠,殿堂巍峨,廊橋深幽,心靈仿佛與古人對話,領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開元寺: 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時叫蓮花道場,后更名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2021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鐘樓: 建于民國23年,位于泉州中山路與東、西街交叉路口,鐘樓高13.8米,以西洋和閩南風格相融合,是泉州標志性建筑之一。夜幕下鐘樓放射出不同顏色的燈光,更加燦爛奪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街: 泉州著名的商業街,在宋朝就非常繁榮,至今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筑,到泉州不打卡西街等于沒來。漫步在古老的街上,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樓群,讓人回望曾經燦爛的歲月,感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同時向人訴說著這座古城千年滄桑的巨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街游人如織,想拍一張畫面滿意的街景真不易,無意中在網上搜到橘若民宿,樓頂設有觀景平臺,但不是入住客戶必須買票才能入內,只好花錢,在平臺上欣賞傍晚的開元寺不一樣的美,同時還能拍雙塔,這錢值得花。西街還是著名的美食街,眼花繚亂的閩南美食足以讓人大飽口福,晚上品嘗了有名“姜母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泉州北部泉港區,依山傍海,這里古越、閩南等各種文化兼容并存,形成獨具特色的一個個美麗村落。一村又一村,逛了五個村,最美莫過樟腳村。過去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是農村,很難適應沒有公廁及雨后的泥濘路。現在大不一樣了,完全舊貌換新顏,不僅自然景色美,空氣清新,而且村村通公路,都修建了沖水式公共廁所,很多城市人都會選擇去農村享受休閑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樟腳村: 建于嘉慶四年,因村里有一株年齡700多年的大樟樹而得名。把車停在村口,走進去便發現,所有的屋子都是用大小鵝卵石砌成,順山而建,錯落有致。房屋之間小道、岔道彼此相連,曲徑通幽。寧靜而古樸的山間韻味油然而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與一位老村民聊天,他說村里現居住的多數是老年人,并夸我厲害,居然知道這個村,還主動向我介紹拍照角度好的位置,多么純樸的百姓,雖然長期生活在偏遠村落,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喜歡他們的家園,這就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潛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些房子多建于清代,鵝卵石的石墻,呈現鐵銹、灰、褐等各種顏色,簡直如同一幅鄉村油畫,堪稱一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之前從網上看到介紹,即有出行的沖動,身臨其景真的好喜歡這個村。石頭小道,石頭墻柱,完全原生態,沒有人工痕跡,給人樸實無華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東張村: 村里有三十多幢具有華僑特色的建筑,每一幢都藏著一個沉甸甸的歷史故事。其中這幢南洋樓在村里最有名。走進院子,主人熱情地帶著參觀了整幢樓,并介紹當年他父母下南洋經商,父母去世后他回到祖國,七十年代開始修建這幢樓,從設計到施工都是他負責,所用石頭當時全靠人工背到工地,聽完真感動,并與他合影。現成為村里旅游打卡點,我建議他把閑置的房子用來投資做民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土坑村: 一個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村內現保存較完好的古大厝有15座,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庭院式磚石木結構,具有閩南建筑特色。古厝悠悠,歲月靜好,漫步于石板小徑,仿佛穿越時光的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悠閑自由地穿行在一個又一個村里,看山看水,感受歷史的厚重,體會改革開放后農村的變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永寧古城: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明朝洪武年間,朝廷為抵御倭寇侵犯在永寧設立衛城,名將俞大猷曾在此抗倭,戚繼光曾五次馳援,鄭成功帶領來自永寧的士兵收復了臺灣……城東門外朝陽山上的“鎮海石”,見證了這一段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迦寺: 位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是一座海上寺廟,四面環海,第一次看見海上寺廟。仿佛穿越時光的隧道,步入禪意濃厚的仙境,古剎靜謐,鐘聲悠揚,海風輕拂,心靈得到洗禮。站在海邊遠望洛迦寺,就像踏在歷史與自然的交匯點,不僅是視角盛宴,更是靈魂的凈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風車島: 位于泉州惠安縣小炸鎮的最東邊,從鎮沿著盤山沿海公路把車開到最高處,公路一旁礁石堆,藍色的大海、白色的風車、金色的沙灘,非常漂亮。這里是泉州每天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沒有商業化,可以沿著海邊崎嶇不平的小道徒步,累了坐下聽聽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美滋滋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崇武古城: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海濱古城,瀕臨臺灣海峽,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石頭壘成的城墻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滄桑和歷史的過往。坐在海邊石頭上,感受大海的遼闊與深邃,海風輕拂,帶走了心中的塵埃,留下寧靜與愜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洛陽橋: 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全部用石頭砌成,與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在洛陽古橋上,感覺依然穩固堅如磐石,據介紹在歷次地震中洛陽橋都完好無損,所以泉州有句名言: 躺著要像洛陽橋。不過看見眼前干涸的河道,似乎覺得與橋的歷史不相符,看來保護生態環境任重道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蟳埔村: 位于泉州豐澤區,這個小漁村也許很多人難以相信,這里居住的人是古代阿拉伯人后裔。雖經歷與當地漢族通婚,但中亞遺風蠔殼房和蟳埔女盤頭插花,戴丁香耳墜,穿大裾衫和寬腳褲的風俗尚存,演員趙麗穎一組蟳埔女傳統服飾的照片在網上走紅,也來湊熱鬧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蟳埔村的簪花,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品,更是一種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簪花制作需要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力,蟳埔人通過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將簪花制作得栩栩如生,美麗動人。一早來到村里,看見街上賣海鮮的婦女都頭帶簪花,遍地攝影工作室,到此打卡的美女們,忙著化妝頭帶簪花拍照,真是一道風景。</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隆昌县|
子洲县|
平南县|
宜昌市|
恩平市|
泽州县|
怀安县|
横山县|
崇明县|
扎兰屯市|
景宁|
赤峰市|
曲周县|
榆中县|
同德县|
惠水县|
临泽县|
长沙市|
汽车|
通山县|
建宁县|
柯坪县|
腾冲县|
奈曼旗|
名山县|
甘泉县|
乡宁县|
嘉定区|
伊通|
来安县|
沛县|
安西县|
澄迈县|
遂平县|
离岛区|
诸城市|
香格里拉县|
楚雄市|
从江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