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8月,我們自駕九千余公里漫游西北,實地探尋了沙漠戈壁上的古代邊關遺址,循跡、謁拜了中國最早的海關,深切感受到了我們先輩們的宏圖大志!</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篇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國最早的海關機構和雛型——玉門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站在長城最西部聞名遐邇的古代關隘——玉門關前,我久久地凝視著已經矗立兩千多年的黃膠土構筑的古堡,古城垣滄桑不失莊嚴,地處荒涼但不失威嚴,雖久遠卻不失尊嚴。做為中國海關的退休干部,我飽含深情地向這座“中國最早的海關”,致以崇高的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把玉門關謂之為“中國最早的海關”,實至名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萬里長城從西至東共設有13個關隘,玉門關是在漢代早期作為西域交通要道而修建的重要關口。玉門關做為長城最西部的關隘,不僅是軍事要塞,還是古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因此,玉門關成為了我國最早的兼顧軍事和貿易、通使的重要關口,用現在的語言形容,就是“合署辦公”。管理對外經貿、征收關稅理所當然地成為玉門關的一個重要職責和使命。這就是中國海關最早的機構和雛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玉門關位于現在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盤城,公元前116年至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時玉門關當隨之設立。玉門關現存城垣完整,總體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全為黃膠土筑成。面積633平方米,西墻、北墻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歷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及郵驛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玉門關作為古老的關塞要地,不僅是我們熟知的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卡,它還是古代詩人們的邊塞情懷的象征符號,一個心靈寄托地,美好的詩篇也引發了人們對這個關隘的無限好奇和向往。</b></p> <p class="ql-block">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p><p class="ql-block">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p><p class="ql-block"> 清朝詩人楊昌浚的邊塞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荒涼寂寞的景象。詩人來到玉門關,聽到哀怨的笛聲,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表達了對戍邊士兵的同情。從此之后,世人便記住了西北邊塞上的這個關隘——玉門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戴叔倫寫將士為了全殲入侵之敵,不惜以身殉國,義無反顧的豪壯之情,何必像班超年老時猶想生入玉門關。這組詩是借樂府之名有感而發的議論詩,洋溢著豪邁博大的愛國熱情,格調高亢,氣魄宏大,呈現出一種雄渾的意境。幾處用典似信手拈來,自然樸素,與真摯的愛國情感相得益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篇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國海關最早的獨立辦公機構——陽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百度百科謂:“陽關,始建于公元前1世紀西漢武帝時期,曾是中國漢唐時期重要的邊塞關隘和最早的海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把陽關謂之為“中國最早的海關”,更是實至名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玉門關做為先于陽關的重要關隘,通使 、貿易和軍事并用,往來的外國客使、商賈和西漢軍隊都經由玉門關,這種狀況給西漢邊塞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迫使西漢政府在敦煌郡西部設置陽關,專門做為通使、貿易的關口,將軍事和通使分開,玉門關則重在軍事。從此以后,玉門關職能為負責軍事,西漢軍隊和專使經由玉門關,而外國客使、商賈、貿易經由陽關進出西漢內地。這樣,陽關就成為歷史上海關最早的獨立辦公機構,更明確的說:陽關就是最早的中國海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陽關,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千米的古董灘。西漢時設置,與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的門戶,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陽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地理節點, 在文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朝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這一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耳熟能祥的詩句千百年來留給我們太多的遐想與釋讀,讓陽關這個邊陲官驛被世人所知,使陽關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意象,這些詩句反映了陽關在人們心中的特殊意義,以及它作為文化交流和歷史見證的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陽關是溝通西域的要地,是物資轉運的樞紐,是文化交流的大門,作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口,陽關長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迎送往來的使者,保護過路的商旅,見證了東西文化交流的輝煌歷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唐代高僧玄奘從天竺取經歸來,東進陽關返回長安,邊塞詩人岑參于天寶年間兩次赴西北邊塞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任職,也屢經陽關,更留下“陽關萬里夢,知處杜陵田”的千年佳句。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陽關漸趨蕭條,昔日繁華的邊關,終至頹毀。但中國的海關自西漢以來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始終都在完善和發展!</b></p> <p class="ql-block"> 中華詩詞之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之海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穿越千年塵埃,追尋依然熠熠生輝的邊關歲月;靜觀時代洪流,領略凜凜屹立國門的海關新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簡稱中國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監督管理機關,實行垂直管理體制,全國有42個直屬海關及各直屬海關下轄的562個隸屬海關機構。中國海關現有關員(含海關緝私警察)48000余人。共有國家批準的海、陸、空一類口岸253個,此外還有省級人民政府原來批準的二類口岸近200個。</b></p> <p class="ql-block"> 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大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體海關人嚴把國門、勵精圖治、恪盡職守,組織推動口岸“大通關”建設、海關監管工作、進出口關稅及其他稅費征收管理、出入境衛生檢疫和出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檢驗檢疫、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海關風險管理、國家進出口貨物貿易等海關統計、全國打擊走私綜合治理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海關科技發展規劃以及實驗室建設和技術保障規劃、海關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工作,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b></p> <p class="ql-block"> 英姿颯爽、正氣凜然的海關關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華人民共和國鄭州海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鄭州海關是國家海關總署的直屬機關,鄭州海關主要負責河南省內全境的海關業務,有24個隸屬海關機構。鄭州海關為河南的經濟發展和國門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b></p> <p class="ql-block"> 鄭州海關人員現場監管進出口商品</p> <p class="ql-block"> 鄭州鐵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 鄭州海關監管</p> <p class="ql-block"> 熱情服務</p> <p class="ql-block"> 嚴格把關</p> <p class="ql-block"> 政治立本</p> <p class="ql-block"> 疫情監測防控</p> <p class="ql-block"> 鄭州海關監管區</p> <p class="ql-block"> 細致入微</p> <p class="ql-block"> 鄭州海關監管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丰宁|
安塞县|
双流县|
伊川县|
沁水县|
团风县|
镶黄旗|
汉沽区|
弥渡县|
汪清县|
青铜峡市|
岳阳市|
安溪县|
安泽县|
曲沃县|
冷水江市|
江孜县|
莒南县|
西充县|
宁津县|
九龙县|
磐安县|
灵台县|
扬州市|
亚东县|
车险|
当阳市|
胶州市|
同仁县|
营口市|
黄冈市|
山丹县|
环江|
定南县|
康定县|
安宁市|
花莲市|
交城县|
乌拉特前旗|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