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節,又叫掃墓節、踏青節、三月節等,時間在農歷春分后第15日,公歷4月5日前后。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歷史上一度成為僅次于春節的盛大節日。<br> 清明這一節氣,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br>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h3> <h3> 清明節傳統習俗。</h3> <h3> 插柳是一種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br> 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br> 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h3> <h3> 掃墓,即為“墓祭”,也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br> 我們北方叫上墳,有的地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h3> <h3>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h3> <h3>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游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 <br> 起源于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后來只有皇宮里才有紙鳶。</h3> <h3> 青團一般是將綠色植物漿汁揉入糯米粉團,而市面上大多青團都以麥青汁上色。<br> 每到清明,一個個包著滿滿餡料的碧綠團子,帶著春天的味道喚醒了人們的味蕾。</h3> <h3>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h3> <h3> 描寫清明節的詩詞。</h3> <h3> 清明節手抄報。</h3> <h3>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干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br> “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h3> <h3>組長:頡琛可<br>組員:高彤 余辰瑞 肖晨 劉婧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庐江县|
八宿县|
调兵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昆山市|
靖安县|
咸阳市|
辽中县|
白城市|
五家渠市|
龙陵县|
泰来县|
平顶山市|
奉贤区|
平江县|
池州市|
静安区|
泌阳县|
偃师市|
南雄市|
长顺县|
平泉县|
河南省|
前郭尔|
彩票|
新绛县|
洛南县|
榆中县|
祁阳县|
潼南县|
都江堰市|
绥阳县|
平顶山市|
萝北县|
合作市|
奎屯市|
额敏县|
惠东县|
江陵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