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開封府,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qū)包公東湖北岸,是由開封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根據(jù)宋代的《營造法式》在2003年建成的主題文化景區(qū),占地4公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開封歷史悠久,夏朝國都老丘(開封),戰(zhàn)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梁、晉、漢、周,其后的宋、金等王朝均建都于此,人稱“八朝古都”。[5]開封置府始于五代,作為都城的開封府,當時稱為“京府”,亦稱“東都開封府”或“東京開封府”。元、明、清三代,開封降為省城,亦置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開開封府門前的包公湖</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大堂</p> <p class="ql-block"> 園區(qū)內有府衙文化區(qū)、包拯傳說文化區(qū)、道教文化區(qū)等九大景區(qū)。景區(qū)內又設置《開衙迎賓》《榜前捉婿》等多個表演節(jié)目和“清明頒新火大典”“春節(jié)文化系列活動”等傳統(tǒng)特色文化活動。</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大門</p> <p class="ql-block"> 在公元907年后梁開平元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建都汴,史稱后梁。其建都詔書稱“興王之地,受命之拜,集大勛有異庶方,治慶澤所宜加厚”,遂升汴州為東都,并于當年建置開封府,稱為東都開封府。公元923年后梁龍德三年,李存滅后梁稱帝,國號唐,建都洛陽,史稱后唐。他將開封復名汴州,仍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治所,廢東都和開封府稱謂。公元936年后唐清泰三年,石敬塘滅后唐而稱帝,建都汴,國號晉,史稱后晉。其下詔稱“大梁舟車所會,便于漕運,仍復為開封府”,稱為東京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 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正月,前都點檢趙匡胤在京城北四十五里的陳橋驛發(fā)動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仍都汴,國號宋,史稱北宋。仍置開封府,稱東京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金代時期</p><p class="ql-block"> 北宋欽宗靖康二年即金太宗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宋都汴京(開封),北宋滅亡。金初,稱開封為汴京,開封府依舊,海陵王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名為南京,遂置南京路,轄開封府、歸德府商丘和河南府(洛陽)三府。此時的開封府已非京府,而是南京路開封府了。直至貞社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顏詢遷都開封,開封府實際上又成為京府。</p> <p class="ql-block">明朝時期</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定開封為北京,置開封府,有遷都開封之意。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曾以都城之規(guī)劃重修開封城墻。但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改變初衷,封其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鎮(zhèn)守開封。同時置河南按察使司,后改河南布政使司于此,開封仍為省城、名郡。</p> <p class="ql-block">清朝時期</p><p class="ql-block">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起義軍第三次攻打開封,周王朱恭楞勾結官軍扒開黃河大堤,企圖以水代兵,結果,水灌開封城,城毀人亡,三十八萬軍民僅約兩萬人幸免于難,古城開封遭到滅頂之災。清軍入關攻占中原時,開封還是“水鄉(xiāng)澤國”。盡管開封仍為河南省城,置開封府,然而各級官員不能進城,多在周圍州縣辦公。直到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開封知府丁時階方在城內重建開封府署。開封府直至清亡為止,它成為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的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近現(xiàn)代時期</p><p class="ql-block">1913年,廢府。一直到2003年,開封市重建開封府,由開封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占地4公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是以宋代開封府為原型重新修建的主題文化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文化活動</p><p class="ql-block">頒新火大典</p><p class="ql-block">每年清明時節(jié)舉行,屬于開封清明文化節(jié)的一部分,再現(xiàn)宋朝包拯偕屬官、眾衙役親自執(zhí)燧取火,向京城內外10廂128坊的百姓、藩國朝貢使臣、外國貢使頒布新火這一習俗。在儀式上,要熄滅舊火,重新鉆木取火,將火種發(fā)給百姓,取除舊布新之意。新火象征著新季節(jié)、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huán)的開始。此外,開封府還會同時舉辦一系列精彩“文化盛宴”,“留春”送福、投觳有禮、開封府清明手繪風箏活動、宋式拔河等特色宋代民俗文化活動。</p> <p class="ql-block">歷史人物</p><p class="ql-block">晉王,即宋太宗趙光義。在建隆二年七月(961年)被任命為開封府尹,直到開寶十年十月登基后離職。他在政府中主持天府十五年,治績斐然。</p><p class="ql-block">壽王,即宋太宗第三子趙元侃,后繼位成為宋真宗。在淳化五年九月(公元994年),被任命為檢校太傅,擔任開封尹的職務。他在處理開封的政務時非常認真,特別關注獄訟,公正地裁決輕重。因此,京城的監(jiān)獄經(jīng)常是空空如也,太宗多次頒布詔令表揚他的優(yōu)秀才能。</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字希文,其祖上是邠州人,后來遷居到蘇州吳縣。他從小就有志向和高尚的品行。進入仕途,他關心天下的憂患,以憂國憂民為政,注重忠誠和厚道。所任職的地方,人們都把他的畫像立起來,為他建起祠堂來供奉。景佑二年十一月(1035年),他被任命為天章閣待制和開封府的臨時負責人。</p> <p class="ql-block">影視作品</p><p class="ql-block">《大宋宮詞》,是2018年由導演李少紅執(zhí)導拍攝的古裝歷史劇。以“咸平之治”與“仁宗盛治”為歷史背景,生動講述了從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間,北宋真宗時代的故事。其中,開封府作為該部電視劇的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傳奇》,是2018年由導演鄭樺執(zhí)導的傳奇古裝劇。該劇圍繞包拯的傳奇一生描繪出大宋官場的風云詭譎和悲歡沉浮,以宋朝開封府為歷史背景拍攝。</p> <p class="ql-block">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本性孝順,以聰明才智聞名,智判盜割牛舌案。后來他被任命為端州的監(jiān)察御史。他歷任京東、陜西、河北的轉運使,最后成為戶部的副使。他還先后擔任了瀛州、揚州、廬州、池州等地的知府,后來調任江寧府。在嘉祐二年三月(1057年),他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士,同時負責管理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相關榮譽</p><p class="ql-block">2005年,開封府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2008年,開封府被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開封府被評為河南省十大人文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2005年,開封府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之后又被評為“廉政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十大人文景區(q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沁水县|
修武县|
聂拉木县|
禹州市|
仁寿县|
宝鸡市|
灵武市|
盘山县|
交城县|
凤台县|
东乡县|
长乐市|
大连市|
万荣县|
石嘴山市|
大竹县|
丹棱县|
广德县|
麻阳|
石棉县|
阳谷县|
绥芬河市|
柳林县|
吴堡县|
宝丰县|
香港|
巴里|
江华|
云阳县|
福安市|
财经|
连平县|
盱眙县|
武安市|
镇远县|
宝应县|
汶川县|
门源|
咸宁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