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難得侄女麗霞的一片真心,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請我們這些姑姑和親人們到她家吃年飯,好客情呀!確實請的是一腔親情喲!</p>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我們相親相愛一家人在麗霞家歡聚一堂多熱鬧啊。家人團聚笑聲朗,尋常煙火最暖心。滿滿的一桌二十二個菜,簡直就是二十二個藝術品,滿堂的親戚圍坐著裝有大轉盤的大園桌,高高興興的沒有任何拘束。外娚素松小兩口子珊珊來遲,我們準備吃了,他倆才趕到。素松的到來,頓時整個飯堂格外活躍了,親情的氣氛更加濃郁了,素松的口才了得,充滿了活力,詼諧幽默,充滿了人情味。他引人入勝講話,妙語連珠獨樹一幟,使全堂笑聲不斷,讓我們忘卻了一路旅途的勞頓和疲憊,真有點相聲大師的語言魅力喲!滿桌的菜香,滿堂的笑聲,這就是親情。大家吃飯喝酒,盡興不醉,看著大家香香美美的吃,幸福便在我心里洋溢著,濃濃的親情氛圍在這里飄蕩,久久的,永遠,永遠……</p> <p class="ql-block"> 在麗霞家熱熱鬧鬧的吃過午飯,我們一家人從喧囂的高房子中來到了靜謐的釣源古村,我的心情總是明麗而寧靜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小車上下來,為了全方位的審視古村全景,步行來到了樹木蔥郁的小山包上,透過碧緑的柳條,我的目光,把古村全景全部匯集在腦海里,既有“文章留痕,墨香沁心”的詩情,又有“眼內波動眾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的畫意,不敢大聲喧嘩,生怕這寧靜的畫面被驚醒喲!俯視釣源,有青磚黛瓦的老屋,有七星伴月的池塘,有大氣十足的廊橋,整個村子藏在一片蔥郁的古樟林里,青磚灰瓦若隱若現,婦幼怡然歡樂,又好似藏在一個巨大的元寶里,禪意悠然。讓人不得不承認,古村的老祖宗真睿智,植樹、挖塘、鑿井、架廊橋,與自然求平衡,與萬物求呼應,有意營造桃花源的意境,避開了世間的喧囂,像青山綠水間的隱士。</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家人置身古巷,嗅著裊裊的炊煙,尤如穿越了悠遠的時空隧道,不知不覺地,就把自己置身于明清時代的社會生活中。風雨廊橋的倒影、雕龍畫鳳的磚飾、長道短巷的青苔、宅院重檐錯落,讓我們無不生發出“尋古風之遙遠,覓流韻之長傳”的雅興情思。</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們一家人曾經也來過釣源村游玩。走進釣源古村,村內古樟成林,村民純樸,粉墻黛瓦,碧波蕩漾。整個村落掩映在一片綠意盎然之中,寧靜中蘊含著江南古村的秀氣,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我們游覽了歐陽氏總祠、禮派宗祠、文章世家古牌坊、文忠公祠、明善祖祠……村內的宋元明清建筑依照太極八卦理念布局,形成了釣源古村的顯著特色。保存完好的祠堂,鎏金的木雕門窗、彩繪家具、精美的石雕,堪稱一部濃縮的廬陵文化史,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令人贊嘆不巳。</p> <p class="ql-block"> 踩著鵝卵石道,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那遠古的年代。這一條條青石板鋪就的巷道,過去也曾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或許有富家小姐的寶馬雕車香滿路,羅衣飄飄隨鳳遠;或許,中弟的進士舉子,曾經騎著高頭大馬回鄉省親,欣喜吟誦著“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瀟灑飛揚的馬蹄聲,徘徊在多少深閨少女的夢里心頭……繁華的歲月悠然遠去,如今的青石板路上,人們或搖扇乘涼,或閑庭信步,或笑語盈盈,挺拔蒼翠的古樟下,一陣陣樟香沁人心脾,令人感到自在清涼。</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釣源歐陽氏祠”,為清朝建筑風格,坐南朝北,分為總祠、房祠、家祠,祠堂東面是“崇文書院”。前后的建筑形成了大大的“品”字,釣源古村自古就把“講究品德,注重品行,追求品位”作為立身之本。與歐陽氏宗祠遠遠相望的是“八老爺別墅”,別墅的前院后庭氣勢恢宏,桂花四季飄香,對聯上寫著:“神馳萬里觀天地,筆寫千章說古今。”如今的別墅已成為村史館。展館內,四庫全書總裁曹秀先的青花瓷聯“一榻清風書葉舞,半窗明月墨花香”,明代祝枝山手書的楹聯“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彰顯著先賢們勤于修學的品格。千百年前,歐陽修的母親畫荻教子,以沙地做紙,以蘆葦做筆,培養出了一個中國文壇的領袖。歐陽修身居高位,惟賢是舉,王安石、司馬光、包拯、蘇軾,都得益于他的培養、推舉,在歐陽修的帶領下,開創了一代文壇新風。釣源人沿襲了歐陽修的處世理念,在生活中謹守做人做事的道德準則,在他們看來,考取功名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功名利祿,也是獲得報效國家和造福百姓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釣源古村,尊重歷史文化,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村進行了修繕提升,面貌煥然一新。把古村建設成二十多個景點,游客可以在各個景點圍爐煮茶、品茗聊天,欣賞夕陽晚照、月落星沉。昔日瓦礫遍布、荒草叢生的院落、坍塌的房屋,重建成了一座座溫暖舒適的民宿,還開辟了許多有趣的場所,歐陽修詩詞中贊美的柳樹、楓樹、桃花、杏花,等多種植物也相聚在釣源古村,還原了,再現了歐陽修筆下的唯美意境。我們緩緩地蹓跶在青石板鋪就的步道路上,早已不見意氣風發的趕馬人,只留下了一路踏花歸來的一撥一撥游人。步道兩旁,枝繁葉茂的香樟林搖曳著初生的嫩葉,青青草地上,簇擁著五彩繽紛的花朶。</p> <p class="ql-block"> 沉寂許久的古村,換上了綺麗的新裝,煥發出自然、古典、現代相互融合的獨特風采。</p><p class="ql-block"> 太陽當空照,天氣好熱呀,人們都在樟樹林下玩耍、乘涼。我回望釣源古村,歷經千年風雨,伴隨著宋元明清的歷史車輪,一路從遠古走來,厚重而悠遠。釣源古村的發展與傳承,來自于“天人合一”精神的發展、融合和延伸,千百年來,古村始終保持著廬陵文化“崇文重教,飽讀詩書,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才能讓后人永遠瞻仰和銘記,千秋萬世,代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 伴隨著歷史的車輪,一路浩浩蕩蕩,一千多年的風雨歷程,古村帶著喘息聲,從遠古走來,厚重而悠遠,這旗桿石、許多的祠堂、照壁,還有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彩繪,無不向世人展示“江南民居博覽園”的霸氣。</p> <p class="ql-block"> 尋覓著夕照的青石板小巷,我們一家人宛如一群呢喃的春燕,想從遠古的瓦縫磚隙中,探索著古村經年的秘密。但總是看不夠,品不盡 ,總有滿滿的收獲啊!</p> <p class="ql-block"> 閱讀著釣源古村的池塘、風雨廊橋、石板路、照壁,既是一幀鮮活的時光表情,也是一枚民俗民情的生動符號。我的腦海里,怱然閃過一個念頭:釣源人是多么幸福的,在廊橋上熱鬧、搓麻繩、納鞋底、抽旱煙……多么愜意呵!</p> <p class="ql-block"> 雖然參觀古村只是走馬觀花,時間匆匆,多少有點遺憾,但我的腳步,我的目光,我的氣息,已經親近著古村,心,也有了一絲滿足。</p><p class="ql-block"> 以后來得機會少之又少,但我已把自己全心全意交給古村的柔然時光,真不多,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急趕路一般,多少有點愧對古村了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马山县|
尉犁县|
瑞安市|
茶陵县|
盐源县|
青神县|
汉寿县|
北安市|
屯留县|
吉木乃县|
郸城县|
曲沃县|
尼玛县|
遂川县|
健康|
广州市|
乌兰浩特市|
金华市|
隆昌县|
垣曲县|
平远县|
扬中市|
合山市|
台东县|
广昌县|
闵行区|
青州市|
河池市|
布尔津县|
辛集市|
将乐县|
恩施市|
瑞丽市|
固阳县|
孝昌县|
墨脱县|
宁河县|
亳州市|
广德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