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先生之風,山高水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年級(10)班 程詩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開歷史的長卷,縱觀歷史的長河,在那個戰(zhàn)火物飛的年代,我找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寧靜而又堅定,他們博學而又聰慧,他們的風范,每每給我無窮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彼麄儯沁h去的大師,是光耀時代的《先生》。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能夠穿越歷史烽煙的光輝群體,他們擁有知識分子的儒雅與博學,又有鋼鐵戰(zhàn)士般的英勇和意志。這個群體中,我覺得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要屬陳寅恪先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寅恪,人如其名,恪守本職。他精通三十多種語言,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并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后任職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與他的才華不同,他的外表樸素,甚至有些不修邊幅。藍布大褂,遮耳皮帽,棉褲和棉鞋便是他的目常穿搭了,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十分“接地氣”的普通小老頭,他的課堂上卻座滿了各形各色的人:老師、教授、學生……每到上課時,教室里總是擠得滿滿當當。如果有學生要提問,他甚至可以精準地回答到某某書的第幾頁、第幾行。所以,他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他的博聞強識,也是他作為知識分子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還有另外一面——擁有戰(zhàn)士般意志頑強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寅恪年近五十歲時,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走上了艱難的流亡之路。流亡之路何其漫漫,何其艱難,又何其艱險!當時的陳寅恪已經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右眼視網膜完全脫落,左眼視力模糊不清。可是,你能想象嗎,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他就是用這樣的雙眼,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在昏暗的燭火下,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光耀古今的著作,這是一種多么超于常人的精神毅力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這還未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戰(zhàn)勝利后,他去倫敦任教并治療眼疾,但手術并不成功。無奈之下,他懷著失望的心情,回到清華園,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不教書怎么能叫教書匠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里,在右腿骨折、雙目近乎完全失明的情況下,得益于助手的幫助,他編輯完成《寒柳堂集》《金明館叢稿》,完成專著《柳如是傳》,撰成《寒柳堂記夢》。他的助手黃萱曾感慨地說:“先生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就是陳寅恪先生所擁有的戰(zhàn)土般頑強意志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是一種稱謂,是一種修為,更是一段歷史的雋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永遠讓我敬佩!永遠值得我敬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之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先生之品德不朽,先生之精神永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外 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年級(10)班 鄧琪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在窗前,看見雨滴從黛瓦上滴落,化成青磚縫隙間汩汩流淌的思緒,慢慢涌向記憶的各個角落……此時,有一個臉龐,就會逐漸清晰起來,那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外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出生到長大,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是自己的父母起到了關鍵作用??晌也灰粯?,因為爸媽的工作特殊,往往聚少離多。自打我有記憶開始,最常見到的,總是外婆那張慈祥而和藹可親的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我小時候,每一個清晨,外婆都會帶著我出門散步。從半山腰的家中出發(fā),下過一段臺階,走過一座石橋,便進入那座我熟悉的磁器口古鎮(zhèn)。迎著朝陽,外婆的大手牽著我的小手,兩雙腳踏在那高低不平的青石板上,發(fā)出那千年不變的咔嗒聲。這聲音千篇一律,卻又大不相同。在行走中,我常常會看向外婆——她目光堅定,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穩(wěn)步向前……那個畫面,至今如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隔多年,如今的外婆已過古稀之年,可她依然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連根白頭發(fā)都沒有。這些都得益于她對生活的熱愛以及高度自律的生活習慣。每天早上,在家中迎接第一縷陽光的總是外婆。她總是早早起來鍛煉身體,總是把早餐做好之后等著我們。外婆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給我樹立了榜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外婆出生的年代,一般家庭里面都會有許多的孩子,外婆家中就有六兄妹。外婆從小就懂事,知道分擔家庭的各種事務,這也造就了她的聰慧與吃苦耐勞。在她十五六歲的時候,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xiāng)”,去大山里當了一名知青,一當就是八年。山里條件非常艱苦,在那段時間里,如果沒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從山里返城后,她就到重慶紡織廠當工人??蓻]幾年,又遇到國企改革、工人下崗。好多人一下崗就沒有了工作,感覺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墒峭馄艔膩聿粫焕щy打倒,她馬上決定到福建去“下?!薄K芸爝m應了沿海商業(yè)化的社會環(huán)境,工作業(yè)績突出,得到很多老板認可。但為了照顧家庭,她工作幾年后還是選擇了回來?;貋硪院笏芸炀烷_了一所幼兒園,街坊們都非常信任她,都把孩子送到她這里,如今她教過的學生有些都出國了還惦念著她?,F在我每次和外婆再回到磁器口,總有認識的人喊外婆“老師媽媽”。我想如果沒有外婆的吃苦耐勞,有恒心,有才干,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績。外婆總是教導我,做任何事都要一絲不茍,細節(jié)決定成敗,做事不要怕困難、怕吃虧,要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外婆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質和獨特氣質,才讓她的人生平凡而不平庸,多彩并且出彩,就算時到如今,外婆依舊是我們家的主心骨,她依舊日復一日為這個家勞心勞力,也激勵和鞭策我們,腳踏實地,拼搏向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外婆,永遠是我最敬佩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媽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年級(10)班 王雅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上有許多人值得我們敬佩,但仔細回想,唯有媽媽是最令我尊敬與感動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的長相并不出眾,做的飯也不能跟大廚相提并論,甚至脾氣也并不溫柔,但她對我的愛,對我的辛勤付出與無盡的呵護,卻是無人可比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是寬容的,對我的確是太過偏愛與呵護了。不管我做出多么過分的事情,她總是會在批評完我以后,又替我“擺平”我的“爛攤子”。每當這時候,我的心里就會莫名生出一種內疚與心酸,看著老師與長輩將我的過錯竟全部歸結于媽媽對我的教育上,我當時真的好想站出來,大喊出來,這不是我媽媽的錯。對我來說,我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都對我不是十分照顧,但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不愛我。因為爸爸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所以我對爸爸是有一種排斥的,這樣,媽媽就成了這十幾年來一直支撐我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不管下班回到家有多累,她總會用一副無比開心、無比精神的狀態(tài)來面對我。不管多遲多累,總會給我做好吃的飯菜,洗完我們那一大堆衣物。哪怕她自己再累再難受,只要我一生病,她總會無比細心地照顧我。有一次,我竟在媽媽生病的時候感冒了?;丶液螅揖涂吹綃寢屍v的躺在沙發(fā)上,而桌子上擺滿了媽媽辛苦做的飯菜。媽媽看到我,連忙站起身來,沖我笑了笑,給我找出藥并幫我倒好水,叮囑我飯后把藥吃了。這時,我抬起頭,看到媽媽帶著疼痛又去洗衣服。我看著媽媽的背影,不禁鼻頭一酸,一顆、兩顆,連著掉下幾顆晶瑩的“寶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很看重我的學習。只要我做錯了什么事情,她總會喋喋不休地從這件事轉移到我學習上,甚至一連說上好幾個小時。我心里自然明白媽媽的所作所為都是為我好,雖然說出的話并不讓人喜歡與認同,但我心底里倒是也深深記住了媽媽對我說的那些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媽媽再普通不過,但我卻能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她;雖然媽媽的飯菜不如飯店的那樣美味,但我卻能吃得最舒心、最可口,因為那承載著媽媽對我最深的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世上也許只有母愛才是如此偉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快樂的身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年級(10)班 張藝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個快樂的身影——他每天都會蹦跶著來到我身邊,跟我有說不完的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弟弟是個愛笑的人,往往只需一件小小的趣事,就會讓他笑到直不起腰,大家聽到他的笑聲,也都會不約而同地笑起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我正寫著作業(yè),突然一個小腦袋從門縫里探出來:“姐姐,你作業(yè)寫完了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沒有,還多呢?!蔽疫厡戇吇卮鹚?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哦,那你快點寫吧,不然我又要和爸爸先睡了?!彼憩F地很失落。家里人可能認為他想和媽媽一起睡,可是只有我理解他。在上學時,我和弟弟待的時間并不長。中午我在托管班,下午我也只有吃飯和休息的時間和他待在一起。等我晚上寫完作業(yè),他已經入睡了,他這么說也只是因為想和我待一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時,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一些令人氣憤的事,我并不會和家里的長輩說,而是說給小不點。每到此時,他就皺著眉頭認真地聽著我說,還時不時揮舞著小拳頭,時不時插幾句嘴:“他真是太壞了?!焙盟坪芄睬槲?。有一次,我遇到一個極其不尊重人的男生,還造遙。我對這一現象尤其不滿,回到家我便問我弟弟:“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長得不好看,家庭條件也不好,大家都不跟他玩,你會怎么辦?”他歪著小腦袋.思考著這個不屬于他這個年紀應該思考的問題,喃喃地說:“我會主動跟他說話,并且讓大家也跟他一起玩。”還一臉認真地看著我說。這一刻,似乎所有氣憤都煙消云散,只剩他那個堅定的表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弟弟十分聰明,盡管他才一年級。過年的時候,我們去看電影,我問他:“座位一共有幾排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排??!”我一臉吃驚地望著他,“我們坐在第五排,后面還有兩排座位,一共就是七排啊。”我看著我這個思維不同于別的孩子的小弟弟,頓時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很喜歡音樂,還有一個特長——吹葫蘆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每次去特長班上課,都會特別準時,每節(jié)課都會受到老師表揚。他的第一節(jié)葫蘆絲課下之后,一回到家,就跑到我面前給我教葫蘆絲。他鼓著腮幫子,努力地吹著,邊吹邊介紹:“這是哆,這是咪……”為了不讓他掃興,我就認真學著他的樣子,吹著每個音節(jié)。我每吹一個,他都會像老師一樣一邊微笑,一邊點著頭。這時候,我就會叫他張老師,可聽到這個稱呼,他又會很害羞地低下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覺得我真幸福,只因有一個快樂的身影相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孟先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年級(10)班 秦煜軒</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有這樣一個人,他威嚴但又幽默,親切而又體貼,我的學校生活因為有了他,變得溫暖又快樂。我也很幸運成為他的學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穿著并不講究,但十分整齊。他的頭發(fā)永遠是那樣飄逸,顯得整個人十分精神。</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經常給我們講道理,原本我很不耐煩,認為這就是浪費時間。可是他講的道理總能在生活中得到印證!漸漸地,我開始敬佩這位長者,我還稱他為“孟先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孟先生”上課時真的就像一位民國先生一樣。他總是在我們上課之前早早到教室。講課時,會給我們機會“冒泡”。有時一道題,別的老師不一定能讓我們想出那么多種方法。而他不同,他總能讓我們想出許許多多方法,甚至有時一節(jié)課我們和他能在一道題上討論很久,最后,肯定能有“各路神仙”講出他們各自的方法。</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這只是他上課的一種風格,他另一種風格可就很不一樣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上課十分認真,就像一位學者對學術的態(tài)度,認真的時候不茍言笑。有次上課時,講到一道十分難的題,同學們也沒認真想,他就親自講解。他講題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不敢發(fā)出一點聲音,直到講完題,同學們才敢繼續(xù)討論。</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對待工作和講臺是一絲不茍的,但又“思想自由”。在課后,他就是一位親切和藹的長輩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當你有錯題時,他會親切地給你講解,絕不會怪你太笨。無論你成績是好是壞,他都會指出你哪里做得不夠好,下次可以怎么去做。</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有次錯了一道題,他告訴我可以換個思路。果然,他一提示,我就一下子悟了。不只是悟了怎么做,也悟了做錯題沒那么可怕,至少知道了自己對哪一部分知識還不夠了解,掌握得還不夠。這是他教給我們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最讓我敬佩的是他總是欣賞學生、鼓勵學生。無論你曾經多么讓“孟先生”反感,只要你有一點點進步,他就會表揚你、鼓勵你,讓人心中暖暖的。你問這是為什么,因為他認為,一個小小的表揚,就可能讓一個人從此改變。</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們本不是家人,他卻給了我家人一樣的溫暖。我還發(fā)現,他也是一個細心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一天,我收完作業(yè)去他的辦公室時,發(fā)現他正在仔仔細細地看同學們的家庭作業(yè)。他還會記下作業(yè)做得好的同學,好觀察他們的進步或退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的細心不止于此,他還會在回家的路上聽學生在聊什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有次,他在課上嚴肅地告訴我們要尊重老師。原來,他回家的路上,聽到有兩個學生把老師當成笑話,讓他十分生氣,因為老師為同學們付出了那么多,而他們卻那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一次小小的課堂練習中,他在教室里走來走去,看每一個同學的解題步驟??吹轿业臅r候,他讓我去白板上寫,我以為自己寫的不對,心里很慌張,結果他告訴我,我的步驟很完整,讓我十分開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他就是這樣一位老師。他,是親切的“家人”;他,是一絲不茍的“學者”;他,是細心的“引路人”;他,更是我心中一顆耀眼的明星!</div></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桂阳县|
乌海市|
资阳市|
桦甸市|
澜沧|
稻城县|
邢台县|
漳州市|
桂林市|
西吉县|
迁西县|
嘉荫县|
江西省|
鲁山县|
佛冈县|
大英县|
临泽县|
策勒县|
阿尔山市|
肥东县|
淮南市|
浮山县|
津南区|
临漳县|
勐海县|
重庆市|
越西县|
陕西省|
沙洋县|
即墨市|
牙克石市|
沙湾县|
潼南县|
新乡市|
天气|
井研县|
苏州市|
乐东|
华蓥市|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