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塞上銀川素以湖多而聞名,七十二連湖行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銀川多湖,得益于黃河灌溉之利。黃河自甘肅入寧,途徑中衛,再出峽口,浩浩湯湯,向著東北方向一瀉而下。自秦、漢以來,銀川平原興修了秦渠、漢渠、唐渠等水利工程,富庶的引黃灌溉區,孕育了“塞上江南”的自然環境。“天下黃河富寧夏”,一點兒都不夸張。但到了明清時期,排水設施滯后于大量的灌溉水渠,從而形成了大量的渠間洼地積水,水淤成湖。水害成湖,有弊有利,“七十二連湖”的盛景就出現在了這塊寶地上,因此銀川在歷史上就有了另一個美稱——“水抱城”。解放后,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圍湖造城使得城市濕地面積大量減少,“七十二連湖”的盛景不再,目前,具有規模的湖泊僅存十多個,這些僅存的湖泊中,章子湖就是其中的一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春分才過,暖意融融,趁著周末,我登車前往城東,來一次打卡章子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章子湖位于銀川城東大新鎮塔橋村,北臨銀古公路,湖泊面積達500畝。章子湖與銀川市區其它湖泊相比,開發相對很晚,因此還處于半野生狀態。湖的西岸設有人工步道,湖心有土山,山有小亭翼然。連接山與湖的是一木制曲橋,過曲橋,步小道可達山頂。湖的南岸有一古寺廟,名曰蝗神廟。從這廟的名稱來看,這座寺廟就很不一般,它與莊稼的天敵蝗蟲有很大關系。這座廟建于明代,因這里蝗災泛濫,所以當時的行政官員上奏朝廷,修建了這座廟宇,以祈求神靈保佑,消除蝗災。現在,蝗災已經成為歷史,而這座廟宇則成為滄桑巨變的見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分剛過,大地回暖,塞上銀川雖然還略有寒意,但湖畔的老柳已經發綠,柔柔的枝條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寺廟廣場邊的花木早已復蘇,枝頭花蕾含苞,有那么向陽的幾樹花蕾已經耐不住寂寞,偷偷綻放,惹得晨練的人們湊上前去嗅一嗅,拍個照,滿臉洋溢著快樂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湖水清澈,波光粼粼,越冬回歸的野鴨在湖水中嬉戲。南邊一方荷塘的水面上,去年荷的殘枝依然倔強地挺立在湖面,那瘦的枝干或挺直,或折腰,構成了一幅幅形狀各異的幾何圖形,倒映于鏡面,有靜有動,煞是好看。我站在荷塘邊,拍下幾幅照片后,出神地望著蕩漾著的湖水,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畫面浮現于腦海中,是啊,老了的荷枝已經成為過去,新的生命已在不知不覺中孕育之中,想必殘荷底部的鮮藕已經發芽,漫長的等待后,必將會以嶄新的姿態綻放水面。</p> <p class="ql-block">章子湖名稱的來歷,據說與一種稱為章鴿鳥的水禽有關,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兒,我不知道,但我想過去這里一定是鳥兒的天堂。這湖遠離鬧市,雖說處于半原生狀態,但我覺得這狀態極好,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鳥兒才能無憂無慮地生存,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才能成為現實。</p> <p class="ql-block">湖畔西邊建筑工地上隆隆的機器聲隱隱傳來,我的心猛然一緊,章子湖,你還會成為我理想中的湖么?</p> <p class="ql-block"> 打卡歸來,章子湖的點點滴滴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遂以一首七律結束這篇短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缙云县|
桃园市|
曲松县|
渝北区|
东乌|
汪清县|
封开县|
吴堡县|
宕昌县|
肃南|
通榆县|
漳平市|
蒙山县|
犍为县|
扎囊县|
晴隆县|
康马县|
浦县|
华容县|
韶山市|
黄冈市|
潢川县|
阳信县|
庆元县|
彰化市|
盐边县|
凤山县|
新野县|
江源县|
阿克苏市|
扶风县|
北海市|
洞头县|
玛曲县|
祁东县|
交城县|
江川县|
庆云县|
观塘区|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