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華佛教始傳于東漢,醞釀于魏晉,勃興于十六國,鼎盛于南北朝。公元五世紀,拓跋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以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為中心,將佛教推向興盛。</p> <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同西約30華里處,武州川北岸高約百尺的斷崖上,東西排列著一連串高大宏麗的洞窟。大的窟里雕有通高四五十尺雄偉莊嚴的佛像,窟壁還穿插著許多佛龕、千佛、飛天、花草等富麗神奇的浮雕圖飾,有的窟外還連接著三四層樓的宏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現(xiàn)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多尊,氣勢磅礴、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 它就是舉世聞名的云岡石窟,是東方藝術的明珠,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它的最初開鑿的推動、組織、經營者,就是北魏復興佛教的名僧曇曜。 </p> <p class="ql-block"> 在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從大興安嶺深處走出的深林部落——鮮卑拓跋氏。他們先是統(tǒng)一了北方游牧部落,并在平城(既今天的大同)建立了北魏政權;接著魏太祖拓跋燾又統(tǒng)一了北方,進入了與南朝劉宋對峙的南北朝時期,同時佛教也進入蓬勃發(fā)展的時期。</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不幸的是,剛愎粗悍的太武帝在一次平定叛亂后,輕信讒言遷怒于佛教,輕率地作出了滅佛的決定。命令把寺廟盡行拆毀,佛像、經典一概焚燒,僧尼全部坑殺,造成了中國佛教史上空前的劫難。 </p> <p class="ql-block"> 曇曜和尚在此次浩劫中幸免于難,但他一心向佛矢志不渝。在太武帝之孫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開始復興佛教,并拜請曇曜提出復佛措施,曇曜便提出了鑿窟雕佛的建議。</p> <p class="ql-block"> 文成帝認為正可借此懺悔祖父廢佛之過,同時為祖先追福,便很爽快地批準了曇曜的建議,還從人力物力上給予積極的支持。于是,一個曠日持久,歷經幾代帝王的浩大工程就此拉開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有些遺憾的是石窟里不允許拍照,一些保存完好的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只能在現(xiàn)場欣賞,這里就無法展示了。</p> <p class="ql-block"> 直到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這項浩大的皇家工程才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是我國首次出現(xiàn)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一千五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并沒有磨滅它藝術的光芒,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默默地閃耀在古道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玉门市|
克拉玛依市|
永丰县|
平陆县|
拉萨市|
宁化县|
通海县|
肃宁县|
义马市|
岐山县|
巴彦淖尔市|
台北市|
大安市|
孝昌县|
腾冲县|
林芝县|
南宫市|
邓州市|
阿拉善盟|
祁连县|
德州市|
自贡市|
台北县|
临清市|
南宁市|
三门峡市|
天台县|
凌源市|
清苑县|
高碑店市|
麻栗坡县|
永川市|
阳江市|
西畴县|
焦作市|
屯门区|
凤冈县|
庆云县|
云浮市|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