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載2024年3月19日《天津日報》副刊“滿庭芳”,署名: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民園西里位于民園體育場西南部的常德道上。常德道原為英租界科倫坡道,民園西里就坐落在這條街道的東南側。它是由平行于常德道的兩幢三層聯(lián)體樓房建筑組成的里弄式住宅,其范圍是:東南為大理道,東北為衡陽路,西南為桂林路,西北為常德道。</p><p class="ql-block"> 民園西里總共有17個門棟,其中前排建筑的門牌號(門棟號)分別為25、27、29、31、33、35、37、39,共計8個門棟。后排建筑的門牌號(門棟號)分別為1、2、3、4、5、6、7、8、9,共計9個樓棟。每幢建筑的單元門棟都有后門,在前排建筑31、33號門棟之間,設有公共出入廊道,廊道上方為過街樓,通過廊道可以進入前后排建筑之間的平行廊道及后排建筑各門棟。各單元成“凹”字形排列,前后帶小院。其中突出部分為屋頂露臺,入口設在凹進去的部分。院墻采用墻垛砌筑,用材與房屋建筑一樣,風格上亦保持一致。樓頂為多坡、大筒瓦屋頂,使用從國外進口的琉缸磚。室內為木地板、木門窗。院門采用深色金屬門,與整體色彩搭配和諧。</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天津市規(guī)劃局編印的《天津市保護性建筑名錄(第二冊)》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民園西里的兩幢建筑均屬于不可移動文物,也是天津市一般保護等級的歷史風貌建筑。總占地面積1693.0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48.86平方米。原為各單元相對獨立的居住用房,有臥室、客廳、廚房、廁所及上下水,雖不是別墅,但卻具有如別墅一樣的生活空間,如具有較強的私密性、獨立性,沒有上下樓之間的相互影響等。2009年5月,經(jīng)過整修的民園西里,作為五大道上的文化藝術街區(qū)正式對社會開放。現(xiàn)各門棟大都已改作商業(yè)用房,成為五大道一帶十分時尚的旅游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民園西里當年是由盧木齋家族企業(yè)——天津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的,主要為中產階級和高級知識分子租賃使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使之成為天津歷史建筑群中獨特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早在1906年,時任直隸提學使的盧木齋就投資入股周學熙創(chuàng)辦的灤州礦務公司。此后,盧木齋又陸續(xù)入股唐山啟新洋灰公司、秦皇島耀華玻璃公司、江南水泥公司及英商濟安自來水公司、先農房地產公司,成為其中的大股東之一。上世紀20年代,天津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1937年前后,公司改組,包括交通銀行在內的很多投資商成為股東,其中最大的股東是“木齋教育基金會”。筆者曾見到過一份檔案,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這一說法的正確性。據(jù)這份名為《中國天津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議事錄》的檔案記載,1941年9月11日下午5時,在天津英租界35號路(今常德道)57號盧宅召開股東會。到會人數(shù)42人,主席盧雋予(即盧南生,盧木齋長子),記錄者鮑勤唐。會議議程有如下幾項,增加資本修改章程;報告公司登記;創(chuàng)辦銀行(指定籌備人)等。在另一份檔案中,同樣顯示出盧木齋家族與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據(jù)這份股東會議檔案記載,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曾于1942年4月12日,在意租界木齋學校(今二十四中舊址)召開股東會,參加人有木齋教育基金會(由盧雋予代表)、盧木齋、盧燕生(盧木齋二子)、盧開瑗(盧木齋第四子、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曾任濟安自來水公司總經(jīng)理)等。以上資料顯示,改組后的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是盧木齋的家族企業(yè),盧木齋及其子女都是其中的股東。</p><p class="ql-block"> 據(jù)何宗謙《回憶盧木齋先生》(詳見二十四中學編印的《盧木齋先生其人其事》)一文,民國時期,盧木齋寓居天津期間,曾在南市、日租界、英租界置有十幾處里弄,有樓房、平房合計千余間。名義上為日本房地產公司,實際由盧木齋獨資經(jīng)營。另據(jù)資料載,舊時,位于舊英租界的民園西里一帶曾是低洼坑塘。1912年,盧木齋以極低的價格購買了這片土地。據(jù)羅容海整理的《盧木齋集》轉引自劉行宜的《盧木齋盧慎之兄弟》一文載,“1912年,盧木齋買了今日包括民園西里在內的大片水坑地,直與水上公園相連,買這片地時不計畝數(shù),據(jù)說按搖一槳之遠計算多少錢”。1939年,為滿足在津洋行、銀行及大型企業(yè)中高級職員和知識分子階層租賃住房之需,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先前購買的土地,投資建設了民園西里兩幢住宅樓(由近代著名建筑設計師沈理源設計)。據(jù)載,“盧木齋深諳土木建筑工程,并且不辭勞苦,當親赴工地現(xiàn)場督造,做到工精料省,造價極低,在房地產經(jīng)營上,他確是陶朱有術的”。這兩幢建筑,其性質類似于今天的高級公寓,為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出租之用。筆者曾見到過一份1949年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民園西里3號單元10—12月份的租金收據(jù),收款人是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繳款人是長城煤礦公司職員。學者、收藏家羅文華先生存有一組同款式的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租金收據(jù),房屋地點坐落在民園西里附近的民園大樓,時間為1947年11月至1949年1月,繳款人是著名外匯專家、曾任香港光大公司總顧問的任錫光先生。</p><p class="ql-block"> 另據(jù)《天津市保護性建筑名錄(第二冊)》載,民園西里落成后,其中位于今常德道民園西里的第27號單元,曾為盧毅仁(盧木齋五女、濟安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的住宅。由此可見,民園西里與盧木齋家族關系密切。</p><p class="ql-block"> ●《小樓春秋》解說詞:</p><p class="ql-block"> 相對于租界內形形色色的獨棟別墅,民園西里這十七棟小院每戶面積并不算大,類似于現(xiàn)在的三室兩廳。每戶經(jīng)前院進門后,過40平方米左右的小客廳、起居室,可通后院,樓梯和木地板選用普通的美國松鋪就,二三層分別設有臥室、儲藏間及露臺,坡頂之下具有天津特色的琉缸磚顏色沉穩(wěn),與深色金屬院門相輔相成。</p><p class="ql-block"> 2009年言穆名全家搬離了已經(jīng)是大雜院的民園西里。兩條巷弄也迎來了建房7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集體修復。整修團隊依照70年前的老圖紙,清理了這片建筑的屋頂、院落及外延墻面,拆除了已經(jīng)潮腐的舊木門窗,并盡量使用原材料、原工藝,替換了部分年久失修的局部構件,仿制、填配了部分缺失的合頁、拉手等小五金件。(節(jié)選,有改動。)</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縣石各莊公社(今石各莊鎮(zhèn))李各莊村。敖嘴五七中學、黃花店中學畢業(yè)。1981年在長春地質學校水文和工程地質專業(yè)學習。后在職學習法律(專科)、中文(本科)等。天津知名文史學者、鄉(xiāng)土文學作家。天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天津檔案館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大運河詞典(天津卷)》編輯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天津市規(guī)劃資源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處原處長。現(xiàn)任地質勘查處處長。</p><p class="ql-block"> 自1986年開始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累計在《天津日報》《今晚報》《中老年時報》《中國老年報》《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yè)報》等報紙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雜志上,發(fā)表文史隨筆、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2000余篇(筆名有御河軒主、柳福、雍楠、柳士心、四海、武邑等)。累計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國的那些書報刊》《劉云若社會言情小說經(jīng)眼錄》《大地史詩——地質史上的天津》《津沽談往錄》《津沽鄉(xiāng)情錄》《沽水舊聞錄》《桑梓紀聞》(卷二)、《桑梓紀聞》(增補本)、《津沽詩集六種》《老天津的舊報舊刊》《老天津的地質風物》《評劇皇后劉翠霞》《老天津的詩社和詩人》《李各莊風土記》《武清鄉(xiāng)村老物件》《報人王小隱其人其事》《武清村莊史話》等20余部。主編或參與主編了《天津地礦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熱(溫泉)志》《天津歷史地圖集》等著作。另參與和平、河西、河東、河北及武清等5個區(qū)的30余本文史資料編輯或撰稿工作。參與編輯《崔黃口史話》編輯撰稿工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平湖市|
宜阳县|
郯城县|
江达县|
泰来县|
莒南县|
新余市|
惠安县|
长垣县|
洪江市|
兴业县|
广元市|
湘乡市|
福州市|
进贤县|
肃宁县|
塘沽区|
和田市|
伊吾县|
日土县|
内乡县|
通州市|
古交市|
通渭县|
桂东县|
宁国市|
娄烦县|
潮安县|
宿州市|
高尔夫|
西畴县|
镇平县|
平陆县|
丽江市|
诏安县|
弥勒县|
肥西县|
兰州市|
闽清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