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廣東,由于歷史文化悠久,保存著不少知名園林。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廣州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佛山禪城“梁園”、順德“清暉園”。它們并稱為“嶺南四大園林”。</p> <p class="ql-block">今年3月11日,由摩洛哥、突尼斯13日游返程廣州,應江總、春總和華總之邀,我們旅友一行趁著這次機會,參觀感受了其中2個名園。</p> <p class="ql-block">3月13日下午,首先來到位于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的清暉園進行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該清暉園,始建于明朝天啟元年(1621),整個園林占地面積約為2200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嶺南園林建筑,園林的主體建筑主要包括有狀元堂、惜陰書屋、碧溪草堂、真硯齋等,其構筑精巧,庭院空間主次分明。利用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臺樓閣相融合,集中國古代建筑、園林、灰雕、詩書等藝術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2007年,清暉園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2年5月,廣東省文物局批準設置清暉園博物館。次年3月,國務院公布清暉園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驗身份證入內。</p> <p class="ql-block">迎面吸引眼簾的是一顆有著170年歷史的龍眼樹。</p> <p class="ql-block">龍眼樹簡介。</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布局是大園包小園。清暉園的三大塊大體為:由原正門進入的東南角區,中部的舊園區,西北部近年興建的新園區。區域間雖有分隔,但卻以游廊、甬道以及各式小門相互勾連,融為一體。以舊園區為例,其西部以方池為中心;中部偏北的船廳等是精華所在;南部的竹苑、小蓬瀛、筆生花館等組成庭院,形成園中有園,即大園包小園的格局和韻味。</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格局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獨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輕巧靈活,開敞通透。清暉園園林空間組合是通過各種小空間來襯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間,造園的重點圍繞著水亭。</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主要景點有船廳、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陰書屋、竹苑、斗洞、獅山、八角池、筆生花館、歸寄廬、小蓬瀛、紅蕖書屋、鳳來峰、讀云軒、沐英澗、留芬閣等。</p> <p class="ql-block">在花木配置方面,園內花卉果木逾百種,除了嶺南園林常用的果樹,還栽種了蘇杭園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針松、金錢松、七瓜楓、羽毛楓等,并從山東等地搜集了龍順棗、龍瓜槐等北京樹種,其中銀杏、沙柳、紫藤、龍眼、水松等古木樹齡已百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清暉園作為曾經明朝狀元黃士俊的府邸,以及大良龍氏的家園,使得清暉園更加名聲在外。</p> <p class="ql-block">明朝狀元黃士俊是順德建縣以來的第一位狀元,同時也是清暉園最早的主人。曾官至太子太傅和文淵閣大學士,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的主體建筑是船廳,是仿照珠江畫舫“紫洞艇”建筑的兩層樓舫。清暉園的船廳純為旱船,相傳是模仿昔日珠江紫洞艇建成,與惜陰書屋真硯齋南樓組群,借帶廊旱橋連通,以百年紫藤相系,曲折通道兩側飾以水波紋。園林中部的“船廳”是清暉園的精萃所在,是清輝園的主體建筑,船廳為二層樓屋,據說原是小姐繡閣,故又叫“小姐樓”,繡閣與南樓形成船的前艙后艙。</p> <p class="ql-block">船廳外觀為雙層船式磚樓,兼備昔日珠江紫洞艇與江蘇無錫寄暢園名舫之特色,各處飾以翠竹、芭蕉、蝸牛、波紋等雕刻,上下迂回的樓道,猶如登船的跳板。樓前有清池,池畔有百年紫藤,繞古沙柳樹而上。船廳對面池塘邊有臨水建筑形成“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影換”的景色,建筑形式仿蘇州園林。</p> <p class="ql-block">船廳前有兩口池塘,似將樓船浮在水中,船尾有丫環樓,船頭栽有一株沙柳,柳邊有一紫藤。船廳后邊,還有一株白木棉樹,以其花淡黃近白而稱奇,另有一棵單株結果的百年銀杏。與船廳跰足而建的惜蔭書屋和真硯齋,惜蔭書屋和真硯齋是供公子、小姐們讀書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澄漪亭與船廳互為對景,可平視房舍亭院,以及東岸花亭,還可近望遠眺玉堂春以及千年活化石——銀杏樹。澄漪亭名為亭,實際上采用的是典型的水榭做法:臨水架起平臺,平臺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平臺上建有長方形的單體建筑,臨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門窗,開敞通透。觀者既可在室內觀景,也可到平臺上游憩眺望。</p> <p class="ql-block">碧溪草堂,據傳是清暉園最早建筑。在碧溪草堂明間,設有一座鏤空疏竹木雕圓光罩;兩側玻璃屏門的裙板上,用隸書、篆書和鳥蟲書體鐫刻有四十八個形態各異的“壽”字, 稱為“百壽圖”。通常“百壽圖”都是百字構成,而龍家子弟所作此“百壽圖”只有九十六個“壽”字。草堂檻窗下嵌著一幅題為"輕煙挹露"的百年陰紋磚雕,刻有幽篁叢竹。磚雕題跋:“未出土時先引節,凌云到處也無心",表明筑園者志向心跡。</p> <p class="ql-block">六角亭與碧溪草堂之間以池廊相接,池廊多半是當年龍氏老母、小姐及女眷活動之處。亭邊設有"美人靠"。池廊上的每道橫梁都雕有菠蘿、楊桃、香蕉等嶺南佳果。</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整體風格為雅致古樸,盡顯了嶺南庭院的精髓與江南園林之特色。清暉園內龍家故宅與擴建新景融為一體,利用碧水、綠樹、吉墻、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臺樓閣交互融合,集古代建筑、園林、雕刻、詩畫、灰雕等藝術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內建筑物的數量繁多,品種上薈萃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各種建筑形式:亭、榭、廳、堂、軒、館、樓、閣、廊、舫等。各種建筑形式因用途上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審美風格。</p> <p class="ql-block">“借景”,是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常見手法,清暉園沒有著力營造假山,其為山之道,即在于遠借。清暉園因三面環山,稍筑臺閣,即可登高借遠處山麓。鳳臺的遠處為鳳山,經鳳臺而入園,而園內林木森郁,與遠處山麓之青黛一脈相承,使清暉園與鳳山融為一體。清暉園北端地勢較低,傍池筑船廳,于船廳登高,東可遠望太平、神步,西見梯云山。山勢遠來,直引至園內池塘,池塘仿如遠方山麓腳下的山塘,與山景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大良龍氏為嶺南大族,脈分兩支,一為東門房,一為碧鑒房,清暉園龍家脈承碧鑒房。從宋元間遷居順德,直至清末。龍氏十數代族人深感讀書索理的重要,于是設家塾、訂族規、訓子弟,朝夕攻讀,深耕厚植。</p> <p class="ql-block">族中共涌現文武7進士、28舉人。清暉園龍家,更是創了一門6進士、12舉人的佳績,走出翰林、太常寺卿等,可謂簪纓世家。</p> <p class="ql-block">粗壯的白臘樹,可見清暉園的歷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白臘樹簡介。</p> <p class="ql-block">假山拱形門(一)</p> <p class="ql-block">假山拱形門(二)</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建筑物的窗,形式多樣。有鑲于院墻、用石灣陶藝品鑲嵌的漏窗;有開在波形花墻中,造成墻體空洞而富有裝飾趣味的洞窗;有開在房屋壁面上、木格固定的花窗;有裝在廳堂前的、多扇為一組、上下加了雕飾的格子窗;還有很多已經門窗合一的屏門。</p> <p class="ql-block">雕飾的格子窗(二)</p> <p class="ql-block">園內窗子的欞格構成不同的圖案。鑲嵌材料大量是清代彩色玻璃(部分是蝕刻畫玻璃),這是古典園林中罕見的裝飾風格。</p> <p class="ql-block">窗子的欞格構成不同的圖案(二)</p> <p class="ql-block">窗子的欞格構成不同的圖案(三)</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一)</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二)</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三)</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四)</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五)</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六)</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七)</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八)</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九)</p> <p class="ql-block">奇石造型(十)</p> <p class="ql-block">園內湖面美景。</p> <p class="ql-block">八表來香亭。</p> <p class="ql-block">八表來香亭簡介。</p> <p class="ql-block">清代彩繪蝕花金片玻璃。</p> <p class="ql-block">清代彩繪蝕花金片玻璃簡介。</p> <p class="ql-block">狀元堂。</p> <p class="ql-block">明代·狀元常服。</p> <p class="ql-block">明代·狀元常服簡介。</p> <p class="ql-block">狀元菜肴。</p> <p class="ql-block">狀元菜肴簡介。</p> <p class="ql-block">清暉園全景圖一覽。</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下午,我們來到位于東莞市莞城的可園進行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可園導覽圖。</p> <p class="ql-block">可園,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是嶺南園林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可園,以“小巧玲瓏、設計精巧”著稱,將住宅、庭院、書齋等藝術地揉合在一起。在三畝三土地上,亭臺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應俱全。園林布局高低錯落,曲折回環,空處有景,疏處不虛,是嶺南園林之珍品。</p> <p class="ql-block">可園,是保存較完整的嶺南四大名園之一,具有嶺南園林的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東莞可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草草草堂為園主人張敬修作畫和休息之所,并非一間草堂,亦非草草了事所建,故有聯“草草原非草草,堂堂敢謂堂堂”,是張敬修為紀念自己的戎馬生涯而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張敬修全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張敬修生平展廳前言。</p> <p class="ql-block">展廳(一)</p> <p class="ql-block">展廳(二)</p> <p class="ql-block">展廳(三)</p> <p class="ql-block">展廳(四)</p> <p class="ql-block">展廳(五)</p> <p class="ql-block">展廳(六)</p> <p class="ql-block">展廳(七)</p> <p class="ql-block">展廳(八)</p> <p class="ql-block">展廳(九)</p> <p class="ql-block">展廳(十)</p> <p class="ql-block">結語。</p> <p class="ql-block">展廳窗外精美孔雀造型。</p> <p class="ql-block">展廳窗外精美仙鶴造型。</p> <p class="ql-block">可園,建筑結構繞庭布局。</p> <p class="ql-block">東南區為庭院主入口區,主要功能是接待客人和人員分流。東南區建筑包括建筑門廳、擘紅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聽秋居及其騎樓,其中建筑門廳和擘紅小榭與門廳門廊形成東南區建筑的中心軸線。</p> <p class="ql-block">西區建筑是主人設宴接待客人、遠眺觀景的地方。包括了雙清室、可軒以及建筑后巷的廚房、備餐室等。</p> <p class="ql-block">北區建筑是沿可湖而筑的建筑,獨具游湖觀景的功能,園主人臥室以及書房等皆位于這組建筑中。</p> <p class="ql-block">雙清室主要用于設宴活動,雙清室北側小天井可通風納涼,在雙清室可觀賞蓮花池中的睡蓮,享受后巷冷風。可軒位于雙清收西側,可軒上方便是庭院最高樓邀山閣。</p> <p class="ql-block">可堂是這組建筑的主體,臨湖設有游廊——博溪漁隱水面設有可亭與廊相對,人可以從曲橋上到可亭。</p> <p class="ql-block">可堂西面是壺中天,壺中天與可湖中間是船廳——雛月池館,其二層是主人書房。雛月池館西北角有觀魚箱及其平臺。</p> <p class="ql-block">可園以其有限的空間融入了多種造園手法,精巧別致,呈現出嶺南地區獨具魅力的園林藝術。</p> <p class="ql-block">可園,占地面積雖小,但布局緊湊,虛實得宜,建筑一般建在園邊,園內“連房廣廈”式的庭園布局手法包圍著兩個較為開闊的內庭空間,視線不受阻隔,有空間感和距離感,不產生壓抑感,故有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p> <p class="ql-block">可園建筑雖無統一的軸線,但大致按南北方向布置, 體量適宜,且建筑體與建筑體之間的組合精妙,建筑組群間又以檐廊、前軒、過廳、套間、敞廊等過渡空間聯成群組,曲直長短隨勢,前通后連,變化隨機。</p> <p class="ql-block">可園,共有一樓、三橋、五亭、五池、六閣、六臺、十五房、十九廳等,曲徑互連,布局巧妙,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擘紅小榭是介于亭、屋、臺之間的奇特建筑。這里是主人邀客人小憩的地方。“擘紅”是剝荔枝的意思,據記載,當年榭旁植有荔枝樹,每當荔枝成熟季節,伸手便可摘下新鮮荔枝品嘗。</p> <p class="ql-block">雙清室的結構奇妙,建筑中的地面、天花、窗扇皆以“亞”字為圖案。亞字是吉祥之字,繁體左弓右斤,迎合園主人尚武之意。雙清室也是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雙清室前的曲池源于唐盧照鄰的詩《曲池荷》“浮香繞曲岸,圓影復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在這里可見池中卵石鋪底,紅魚暢游,湖石亭亭玉立,拱橋橫跨東西。</p> <p class="ql-block">可堂是東莞可園的主體建筑,樓高15米,底層大廳稱可軒。可軒的地面磚鋪呈桂花狀,又名桂花廳。桂花廳的地板中間有一個小孔,現代人多認為是用來排水的,其實是過去主人為客人送風送香的。當年在隔壁小房里放一個鼓風機,仆人轉動風機的時候加些桂花的香料,風就由地下的銅管慢慢冒出,涼風陣陣,以消解暑氣。旁邊有石梯級,上面連接著綠綺樓,又與可樓的第二、三層相通。第四層邀山閣,是全園的最高點,在此可遠觀山川之態,近聽市井之聲,故聯云“大江前橫,明月直入”。可堂雖是木石、青磚結構,但建筑講究,窗雕、欄桿、美人靠,各具風格。</p> <p class="ql-block">問花小院出自“云解有情花解語”之句,內種月牙花。院前有臨水船廳,名雛月池館,為夜賞初升雛月之處,內有海底藤木雕,名百烏歸巢,有園主題聯“大可浮家泛宅,豈肯隨波逐流”。</p> <p class="ql-block">可湖區又名花隱園。</p> <p class="ql-block">湖中有釣魚臺、可亭、拱橋、可舟、水榭等。可亭平面六角,清秀挺撥,亭中涼風習習,環顧四周楊柳依依,是讀書做詩的好地方,可園第二代主人張桂生最喜歡在此呤詩。</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一)</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二)</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三)</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四)</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五)</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六)</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七)</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八)</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九)</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十)</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十一)</p> <p class="ql-block">園中外景(十二)</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一)</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二)</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三)</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四)</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五)</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六)</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七)</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八)</p> <p class="ql-block">室內景觀(九)</p> <p class="ql-block">其實3月12日下午,我們曾到番禺余蔭山房不遠的寶墨園參觀游覽,因時間太緊,錯過了覽三園的機會。只能以后找機會再赴廣東,參觀游覽嶺南四大名園中的番禺余蔭山房和佛山禪城區的梁園。</p> <p class="ql-block">編后:</p><p class="ql-block">嶺南四園又被稱作"廣東四園"或"粵中四園",分別是佛山市順德區清暉園,佛山市禪城區梁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p><p class="ql-block">我們所參觀游覽的2個名園特點:</p><p class="ql-block">清暉園,水、樹、墻、窗、石山、小橋、回廊,與龍家故宅融為一體。它是我國古代建筑,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結合。凸顯了中國園林建筑的雄奇、奇、險、幽、秀、曠的特點。</p><p class="ql-block">可園,外圍呈三角形,以"可"為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可洲,還有擘紅小榭,雙清室,問花小院,博溪漁隱等。所有的建筑都是用水和磚石砌成的。最高的建筑為可上,高15.6米,沿樓梯可上頂層的邀石亭,四面開窗,飛檐翹角,從窗口可眺望莞城風光。</p><p class="ql-block">探訪清暉園和可園,不僅欣賞到精美的古典園林建筑和嶺南畫派文物作品,還可以了解到廣東近代的歷史和文化。這里不僅是文化的策源地,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漫步在這2園的古建筑和園林之間,仿佛穿越到了那個時代,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氛圍和風貌。非常賞心悅目,很值得一覽。</p><p class="ql-block">由于參觀游覽時間倉促,只能依據所拍照片,匆匆完成《美篇》制作,不完善方面,敬請諒解!</p><p class="ql-block">謝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贵州省|
阿克陶县|
大竹县|
夏河县|
佳木斯市|
万年县|
沧州市|
厦门市|
衡阳县|
耿马|
新沂市|
黄平县|
工布江达县|
巴南区|
民乐县|
城市|
永安市|
光泽县|
安溪县|
安义县|
济源市|
荔波县|
遂溪县|
汉寿县|
邹城市|
垫江县|
沙坪坝区|
临朐县|
平泉县|
青川县|
肥东县|
鄂托克旗|
香港|
泰顺县|
成武县|
彩票|
达日县|
昌都县|
全州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