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買的幾本(套)書陸陸續續到齊了:《梵高.莫奈兩本套》、《中國古典生活美學四書:菜根譚、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幽夢影》、南京大學杜俊飛教授的《常識課》,居家過日子一向非常節約的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沖動盲目購物,不過,買書,而且是自己喜歡的書,應該原諒吧。</p> <p class="ql-block"> 自春節以來,一個多月我已經是第三次買書了。</p><p class="ql-block"> 一次是送給兒子的懷舊禮物《封神演義連環畫42本套》。</p> <p class="ql-block"> 兒子喜愛看書,是從少年時的酷愛連環畫開始的。我那時哪有能力給他一本一本買書,都是他自己去租書店(記得當時好像是一分錢可以坐在那里看一本連環畫,租書店里常常坐著一圈小朋友在那里專心看連環畫)借閱或者在有書的小伙伴那里蹭書看。當時小朋友之間輾轉借閱也是他們的常態,于是常有小朋友登門要他還書,他卻又轉借給別的小朋友了人家還沒還回來。這種時候就免不了我的一頓責罵,有時一頓小揍也是難免。做人要講信用,深怕一不小心兒子就像有的人那樣長成了一個渣男。</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已古稀,兒子早已堂堂正正,已然成為社會中堅家庭砥柱,想起我們母子歲月相依的這些過往片段,總是深深自責,夜闌人靜時也常常潸然淚下: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母親不應該是這樣當的。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孩子擁有富足的精神食糧,最起碼應該用免費的耐心去引導并幫助他,讓他盡快適應自己的年齡段應該遵守的那些社會規則和人際規則。想到這些,心里的隱痛也只有自己知道。</p><p class="ql-block"> 如今風靡時下的直播帶貨,有的博主真是精明啊。這套在當下高科技時代早已過時,大多數家長和孩子都不看好的老版連環畫套書,博主卻能劍走偏鋒津津樂道于推薦它的收藏價值它的懷舊意義等等,而這些特點不偏不倚正好擊中了我的軟肋。那些過往光陰中的育兒片段潮涌般占據了我的回憶。雖然時過境遷,買一套老版的連環畫給中年的兒子已經非常違和,而且也未必能彌補自己對兒子的虧歉于萬一。但總歸是希望能喚起兒子珍藏童年的純真,永遠葆有對書籍的熱愛,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一次是買《地名里的中國》,這是送給我家小琴的。她喜歡旅游,常常和閨蜜相約出行。這不,春天到了,她們利用清明假期又準備去揚州了。這本書挺適合她的,希望能作為她旅行必備的工具書。每到一個地方,除了徜徉風光的旖旎,還能知曉當地的人文歷史,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讓旅游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拓展。用書籍陶冶情操,讓靈魂帶有香氣。</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幾本(套)書,就算買給自己的吧。 </p><p class="ql-block"> 我不懂美術,梵高和莫奈的作品對我來說雖然太過遙遠和神秘,但一直葆有好奇。因為遙遠,所以想觸摸;因為神秘,所以想了解。閑暇時翻上一兩頁細細揣讀,品味作品的深意,近距離了解兩位天才的傳奇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解壓甚至樂趣呢?</p> <p class="ql-block"> 《古典生活美學四書》是古人對人性最精辟也最經典的總結。其中《菜根譚》早已深入人心。《小窗幽記》和《圍爐夜話》早有通讀,甚至還手抄過。獨有《幽夢影》知之甚少。聽主播介紹,此書除了深刻還帶有幾分幽默,這便是我喜歡的亮點。本來想只買這一本,但這種經典讀本作為套裝更適合收藏并傳代不是嗎?囤積精神食糧并不是浪費吧,我為遷就自己找了這樣一個理由。</p><p class="ql-block"> 至于另一本杜俊飛教授的《常識課》,內容是諷刺時下很多網絡或現實亂象的。主播介紹時讀了幾段,感覺頗有共鳴。重要的也是極富幽默感,再次擊中愛點當場拍下。</p> <p class="ql-block"> 如今要服老了,眼睛看不見了,記也記不住了,買書就買閑書了。重要的特點就是不必通讀,可以置于案頭,碎片閑暇時信手翻閱。一幅名畫,一段美文,亦或一則段子,倘能心領神會,或豁然釋懷或嫣然一笑,那便是物有所值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4.3.12 記</b></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万安县|
湖州市|
平原县|
乌拉特中旗|
德保县|
肇东市|
庆城县|
麟游县|
江西省|
奇台县|
砀山县|
宽甸|
象山县|
金塔县|
曲麻莱县|
敦煌市|
诸暨市|
都昌县|
灌阳县|
盘锦市|
泌阳县|
垫江县|
岳普湖县|
朝阳区|
阿尔山市|
晋江市|
枣庄市|
通化市|
江永县|
北流市|
疏附县|
两当县|
同德县|
清涧县|
林周县|
达州市|
湘潭市|
云阳县|
南漳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