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經(jīng)筆者走訪了解,在東流鎮(zhèn)張崗村下張組同密豐村高村組兩組之間還流傳著張高兩姓不通婚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據(jù)張崗村下張組一位85歲張姓老人講,高村和下張雖不在同一個村,但彼此相鄰相連,大家你來我往,關(guān)系都非常不錯,甚至相互聯(lián)姻,親如一家。但不知從何時起,張高兩姓突然就不通婚了。 據(jù)說是緣于一起山場糾紛。</p><p class="ql-block"> 傳說很久以前(年代不詳),張姓有一女回娘家,在娘家待了幾日,臨走時,想帶點東西回去孝敬公婆,帶什么好呢?想想還是娘家大山的新茶好,于是就包了一包茶葉帶回去。由于不識字,隨手將一張山契包了茶葉。據(jù)說,正是這張包了茶葉的山契引發(fā)了一場山場糾紛。在古代,山契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林權(quán)證,誰手里有山契,山場就是誰的。這張包了茶葉的山契,可能當時雙方都沒在意,甚至遺忘了。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雙方后人竟然因這張山契打起了官司。高村人說“大山”(山場名)是高村的,山契早就典給了高村。下張人說,山契是下張的,是高村人偷去的,“大山”是下張的。官司最后打到縣衙,雙方各執(zhí)一詞。由于年代久遠,無法查證,縣太爺也犯難。最后,縣太爺說,除此之外,你們雙方還有什么證據(jù)可以證明“大山”是自己的?高村人說,“大山”是高村的祖墳山,高村人死后入棺,棺材蓋板是釘三根釘?shù)模瑒e的地方都是四根釘。縣太爺隨即派人現(xiàn)場查證,果如高村人所說。最后,縣太爺據(jù)此判定“大山”歸高村。</p><p class="ql-block"> 這件事讓下張人很氣憤,懷疑是高村人在棺材釘上做了手腳(有人懷疑高村人與縣太爺串通好的,提前拔下了一根棺材釘),大家覺得輸?shù)迷踔霖熢估献孀诋敵醪辉摪雅薜礁叽濉J潞箅p方發(fā)誓:張高兩姓永不通婚。到現(xiàn)在,張高兩姓似乎也真的沒有通婚。是不是真是這個原因?不得而知。也許只是個傳說。</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下張組85歲張姓老人口述整理,20190616)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库伦旗|
铜川市|
侯马市|
大同县|
中西区|
绿春县|
九江县|
溧阳市|
江油市|
盐山县|
彭泽县|
洪雅县|
沁水县|
乌兰察布市|
湖口县|
新津县|
竹北市|
安福县|
三台县|
小金县|
龙里县|
镇远县|
威远县|
温宿县|
SHOW|
吉林省|
会同县|
蒙自县|
彝良县|
崇州市|
丹江口市|
长顺县|
万州区|
南木林县|
南澳县|
凌云县|
崇左市|
萍乡市|
樟树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