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詩曰:</p><p class="ql-block"> 萬壑千山數點紅,蒼顏翠鬢媚青蔥。</p><p class="ql-block"> 鳴蛩野卉猶蟄寐,霞客如羚傲凍風。</p><p class="ql-block"> 話說天衣戶外群群主天衣退休了,有了大把的閑暇,不出正月,便踏上爬山徒步、尋古探幽之旅。我們幾個驢友如福行天下,如獅腦山牛仔等,雖也老了,卻未過六十,還得上班,這次出行的日期便選在周末,這些就是所謂“蒼顏”。一同出行的自然少不了李子、妙緣等一眾美女,沒有她們同行,景致再好也索然無味,她們就是“翠鬢”了。去的地方叫臨界山,在藏山景區東南田家莊林場——廣義上屬藏山。正月初三隱者就踏著沒膝的積雪探了路,促成了這趟徒步之旅。</p> <p class="ql-block"> 二月朔日是周末,我們一行二十多人,早八點從陽泉出發,九點四十到達田家莊林場。各人背著水、零食、午餐,帶了垃圾袋收集帶走自己的垃圾,以永葆大山一片凈土。車剛停穩護林員就尾隨而至,強調了一番禁煙的規矩。</p> <p class="ql-block"> 徒步開始是一公里多東北向峽谷坦途,林場入口即是峪囗。一行人蜿蜒在峽谷蹊徑,徑上倒伏著一層不薄的枯草。山里天寒,雪未大化,一腳踏去,倒伏的枯草墊里便沁出雪水。兩廂是密密的衰草,勁瘦的落葉喬木,一蓬蓬的灌木,沒有半點人為的痕跡,純粹的自然包裹了天地。空氣也格外清爽,深吸一口感覺好像都是甜的。</p> <p class="ql-block"> 一公里多輕松的漫步之后,路向右拐,開始上山。路在背陰處,地上全是積雪,飽含水份,并不滑,卻很陡,走不幾步便氣喘吁吁。百多米后來到一處崖下的平臺。崖壁下有個石洞,一絲泉水從洞中瀝出,在洞前積成一個小水泡,使得洞前一片平地上長滿蘆葦。洞右有一間石頭敞屋,那就是白龍廟了。</p> <p class="ql-block"> 巖洞左側有一棵幼松,從幼松后不高的土崖攀上,我們繼續上山。這一段山路也很陡,路上有松林,有草地,有石頭坡,有荊棘叢,有紅泥巖分化的砂坡,有山背陰的積雪,有不幾米高的巖石、土崖。強度足夠,一公里多路海拔上升了三百多米;難度也有,隨時要從荊棘,從橫生的樹枝中闖過。最后到達山峰腳下。</p> <p class="ql-block"> 山峰不高,不足五十米,兩面懸崖,如在山頂南北向立了一面屏風,百米多寬。我們就從“屏風”西緣爬上峰頂,然后從東緣下峰。上峰下峰難度適中,有一定體力和經驗,再加同伴協助即可上下。但峰刃很薄,使人提心吊膽。站在峰頂,山巒一重重在視野中展開,一坡坡墨綠的松柏和皚皚的白雪遠近錯落,如同展開一幅“江山如畫”圖。這樣的風景,不登山巔,不越過遮住望眼的樹木陵丘,怎能領略?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說:不登絕頂,怎能領略別樣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上山容易下山難,下這么陡、障礙這么多的山尤其難。上山消耗了很大體力,肌肉、筋腱疲勞,這時下山就要應接比上山更大的沖擊頓挫。就像金屬疲勞會斷裂一樣,這時很容易失足跌跤、崴腳、挫傷膝蓋,掀痛大趾甲。我們卻都無礙,超重的福行和牛仔也無礙,一公里下山路順利走完。等到下到谷底,又是那一公里平坦的蹊徑。邊走邊欣賞峽谷景色,悠哉悠哉,不知不覺便出了峪口。</p> <p class="ql-block"> 說實話,剛剛結束臨界山之行時,我并不覺得這條線路有多好。直到看了獅腦山牛仔的視頻,也居的抖音,我才細細品味。這是一條集休閑野游,中強度爬山,適度攀巖涉險的好線路。移步換景,景色很美。回味山上野餐吃的那鍋雞蛋片湯,色香味俱佳,熱騰騰的,慰貼到了心里,不寫下來記下來,真是對不起福行天下賢伉儷的廚藝和用心。于是,行程結束一個多星期后,我把大家拍的視頻、抖音、圖片收集起來,配上我的游記,制成美篇,與大家分享,也供自己將來長長久久地回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扎赉特旗|
驻马店市|
温州市|
龙南县|
喜德县|
柳江县|
华蓥市|
平乐县|
榕江县|
原平市|
永川市|
清河县|
绥中县|
酒泉市|
北海市|
稷山县|
平舆县|
于田县|
海林市|
镇巴县|
博客|
涟水县|
陇南市|
赤峰市|
武冈市|
天祝|
林西县|
房山区|
临武县|
花莲市|
无锡市|
明溪县|
鄄城县|
巫山县|
璧山县|
保康县|
始兴县|
区。|
巴里|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