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微風不燥,給自已的生活增添一縷陽光,用欣賞風景的心情邁開每一步,不負春光,不負自己。</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5日,由我牽頭的有福州老友4人,寧德同學3人,7人組成一個小組加入三月專列,趣游衢州三日之行。縉云仙都、江南一絕河陽古民居、龍游石窟、網紅打卡地水亭門歷史街區、藥王山</p> <p class="ql-block">純手工縉云燒餅加工中,據說加工燒餅工人是要持證上崗</p> <p class="ql-block">縉云燒餅夾肉餡,味道真不錯</p> <p class="ql-block">吃貨們吃的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仰止亭,鼎湖峰前的小亭,在此仰望高大雄偉的鼎湖峰,使人頓時生敬仰慕之情,故名仰止亭。</p> <p class="ql-block">仙都朱潭山景區的油萊花開了</p> <p class="ql-block"> 高聳而雄偉的巖石引入眼簾,令人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讓人目不轉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壹字天</p> <p class="ql-block">馭龍亭的建筑形制是四邊套,八邊形、十六柱、十字歇山頂、朱楹烏瓦,古色古香中透露岀建筑古文化中,“四面八方”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p> <p class="ql-block">像石筍像拇指</p> <p class="ql-block">看了一場“迎親”表演</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江南一絕河陽古民居,龍游石窟,網紅打卡點水亭門歷史街區夜景/</p> <p class="ql-block"> 素有“江南罕見的古村落活化石”之美稱,她是浙西南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匾額上四個大字,據說連“康熙字典”都查不到,看看你認識不。</p><p class="ql-block">有情提示:后面有答案哦??</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個,仿佛回到童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高岡起鳳”因其位居高崗,后臨鳳凰山而得名。該建筑原位于龍游</p><p class="ql-block">縣橫山鎮高山頂村,為張氏宗祠。張氏家族和睦,九代不分家,又稱為“敦睦堂”。據張氏家譜記載, “高岡起鳳”始建于元末,大修重建于清康熙年間。原三進,第三進因倒塌無法恢復,一、二進面積為34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該建筑門樓為重檐歇上頂結構,高大有氣勢,木雕精細,龍飛鳳舞,氣宇軒昂。建筑用材粗大,為典型抬梁式。結構的梁架,無斗拱部件,梁端呈鼓狀,橫置于金柱和瓜柱頂部,在龍游縣明、清建筑中獨一無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雞鳴塔又稱雞鳴山塔,該塔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度為21.4米。相傳為明嘉靖年間知縣陳鋱所建,在清朝咸豐年間毀壞較為嚴重,光緒十年(1884年)進行為期一年的全面維修。1997年由龍游縣人民政府籌資進行一次救性修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碉堡于1935年由國民政府建造,原材均為進口水泥和大石塊。高度4.3米,最厚處有一米,第一、二層分別沒12只槍眼,原頂部蓋有蓋,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的飛機炸毀局部,1947年國民黨部隊對碉堡進行了重修。解放后,曾利用碉堡站崗放哨,保護鐵路橋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冒雨前往網紅打卡地水亭門歷史街區</p><p class="ql-block"> 作為衢州保留最完整、最能體現古城風貌的網紅街區,水亭門古街區至今保存著三街七巷,廟宇、宗祠、會館、城樓、古跡、成片的傳統民居,以及新興的創意餐廳與店鋪散布其中,傳統與時尚并存,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藥王山</p><p class="ql-block"> 在衢州 的紫薇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有一個被譽為“ 江南 神農架 ”的藥王山景區,相傳是藥王孫思邈隱居采藥之地,據相傳炎帝也曾在此采藥,留有“神農谷”、“神農煉丹”古跡;后有李時珍、扁鵲、華陀等相繼在此采藥、居住、留有“藥王居”遺跡,故得名“藥王山”。</p> <p class="ql-block"> 神震案膳館</p><p class="ql-block">神農藥膳由王孫思跪所創 ,1000多年前的藥主山中多瘴癘之氣,</p><p class="ql-block">山民深受其害,苦無對策。孫思邈為驅除邪氣庇佑山民,研制了大量</p><p class="ql-block">藥膳,供山民服用,神農藥膳由此名聲大振,傳遍心工南。歷經干年而不</p><p class="ql-block">竭、如今神農藥膳狂此一家,十大藥膳光有不同功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人敬仰孫思邈的治學精神,特將此亭取名“十問”,以示敬仰。亭聯:驅邪扶正須知表里,治病窮源必知陰陽。 十問亭前是座跨谷索橋,名曰天門橋。</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時光,短暫卻讓人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匾額上甲骨文是“耕讀家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宜黄县|
兴隆县|
兖州市|
蚌埠市|
宕昌县|
万宁市|
白河县|
汶川县|
南宫市|
武宁县|
鹤山市|
错那县|
南和县|
壶关县|
呼和浩特市|
句容市|
大洼县|
张掖市|
宝坻区|
泗阳县|
辽宁省|
泸溪县|
兴城市|
涿州市|
德庆县|
炉霍县|
新化县|
肥城市|
台前县|
黄冈市|
长武县|
凤庆县|
阿勒泰市|
无极县|
洪泽县|
焉耆|
平阴县|
太原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