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國人大網</h3></br><h3>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從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維度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見解和寶貴建議。其中,體育議題備受關注,多位業界人士就當前行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積極發聲。</h3></br><h3>一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提出,深化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青少年體育以及體教融合仍是最受關注的熱點議題。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也在記者會上強調,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和充足的課間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h3></br><h3>體育大生意在此整理全國“兩會”體育相關議案、提案及建議,包含5大領域36個重點方面。?</h3></br>? ?<strong>一、體育教育</strong><h3><strong>1.降低年輕人養育成本</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表示,“人口問題事關我們的未來,體育行業也是一樣,我們要培養各個行業的下一代,希望這方面能夠再加大投入,讓年輕人養育成本更低。”</h3></br><h3><strong>2.推動體教融合落地落實見效</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拳擊協會主席陳立人建議,通過聚焦需求側,推動體教融合落地落實見效,推動體育運動在青少年群體中普及發展,同時夯實我國競技體育青訓體系。</h3></br><h3><strong>3.給予學生更多比賽機會</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足名宿、前國家隊主教練水慶霞表示,培養青少年體育興趣,需要政策層面持續推動。水慶霞表示應該創造好的賽事平臺,在不影響正常訓練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更多比賽機會。</h3></br><h3><strong>4.保障并適當延長中小學生課間時間</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厲彥虎建議,適當延長中小學生課間時間。課間10分鐘,完全達不到鍛煉和放松目的。課間要拉長,小學、初中要拉長,高中要適度拉長。</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提出,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由而簡單限制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h3></br><h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提議開展專項教學督查,對落實不力的地區和學校進行問責,要把保障學生課間10分鐘納入學校教學與管理活動的考察內容;恰當分配學科課時,避免各學科間“搶課時”的情況發生。</h3></br><h3><strong>5.中小學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strong></h3></br><h3><strong>提升體育課教學質量</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旭建議中小學校能夠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多一個體育場館,也許就少建一個醫院。</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體操隊女子青年組教練組組長張霞認為,目前我國學校體育課教學還存在短板弱項,她建議,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生運動技能考核針對性,推動學生掌握一兩項喜愛的運動技能。</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提出,切實落實“學生校內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相關要求,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h3></br><h3><strong>6.體測成績納入中高考和大學畢業考試</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單縣第一中學副校長樊董偉表示,應嚴格落實初中、高中、大學體測制度,把體育課程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將體測成績納入中考、高考和大學畢業考試。</h3></br><h3><strong>7.確保學生每周校內外至少14小時戶外活動</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眼科專家林順潮建議,學生在校內,于上學日的上午進行一次30分鐘的大課間戶外活動、組織戶外體育興趣小組。在校外,確保每天走路或戶外玩耍等接觸自然光的時間大于1小時。督促兒童青少年保持分別大于30及50厘米的書本和電腦閱讀距離、確保每周校內外至少14小時戶外活動。</h3></br><h3><strong>8.加強體育教師培訓</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提出,加強體育教師培訓,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體育心理課程。<br></br></h3></br>? ?<strong>二、全民健身</strong><h3><strong>1.降低全民健身參與成本</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提議,推動廢棄礦區改建戶外運動休閑度假區。鮑明曉表示,廢棄礦區不僅有著豐富的地上、地下空間資源,并且基礎設施完善,具備良好的開發基礎。</h3></br><h3>鮑明曉提建議,推動城鄉健身設施從“有”向“優”轉變,降低全民健身的參與成本,讓嘗試性消費轉變為習慣性消費。</h3></br><h3><strong>2.加快優化和升級老年體育服務</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體育局副局長丁亞琳提出,盡快打通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運營的“堵點”,滿足民眾多樣化健身需求。加大適老化場地設施供給,進一步提高老年體育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老年體育工作機制。</h3></br><h3>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射擊射箭中心副主任郭文珺提出,應增加適老化體育設施和急救裝置,按時檢修場所與措施,充分利用閑置場地,增設老年運動社體指導員,與社區聯動組織老年人科學運動,豐富適宜的老年體育賽事活動。</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吳為山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不同老年人群體的興趣愛好,建立“專科型”養老院,如體育養老院、藝術養老院、棋牌養老院等,讓老年人在共同興趣中找到歸屬感和樂趣。</h3></br><h3>全國人大代表陳靜認為,應該在老年群體中普及五禽戲,發揮五禽戲在“銀發經濟”中預防治療疾病、康復健身的積極作用。</h3></br><h3><strong>3.體旅農商融合推進鄉村振興</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體育局副局長丁亞琳建議,各地要樹立起體育文化和體育品牌的概念,圍繞各自的運動傳統和地方資源,主動謀劃、高度統籌,打造鄉村賽事的“一縣一品”。</h3></br><h3>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建明認為,鄉村體育產業與農業、商業、旅游、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產業深度融合,既能帶動村民就業創收,又可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h3></br><h3>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湯越強認為,各地可以借鑒“兩江村賽”經驗,堅持“人民至上、群眾主創、全民參與、民族團結”的原則,結合自身體育和文化特色,順應群眾需求,引導發展鄉村賽事,加快推動文體旅商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賽事品牌、產生更多賽事綜合效益。</h3></br><h3><strong>4.提升社區體育服務質量</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王勵勤提出,一線城市存在可利用場館較少、新建體育場館難等問題。他認為應當加大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開放程度,并通過促進相關法規制定,明確場館開放人群、開放時間以及安全預案等。</h3></br><h3>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民政局副局長鄧琳表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已成為社區服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升社區體育服務質量,下一步重慶計劃繼續在“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上做文章。</h3></br><h3><strong>5.推廣、建設無障礙體育設施</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殘奧冠軍文曉燕繼續關注無障礙體育設施推廣、建設,并提出支持殘疾人創新創業、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h3></br>? ?<strong>三、體育人才</strong><h3><strong>1.組織高水平專家團隊深入奧運備戰一線</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周進強明確,全力以赴打好巴黎奧運會攻堅戰、大決戰。</h3></br><h3>周進強預計,巴黎奧運會中國參賽運動員400人左右,代表團總規模約720人。有關方面將組織高水平專家團隊深入備戰一線,加快推動賽前訓練營、賽時保障營落實落地,幫助重點隊伍提升環境適應能力。充分發揮體能工作專家組的作用,不斷夯實運動員基礎體能、提升專項體能,推動體能工作科學化、具體化、場景化。</h3></br><h3><strong>2.退役運動員發揮光和熱</strong></h3></br><h3><strong>國球進校園、公園</strong></h3></br><h3>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看來,退役運動員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對體育運動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培養體育教練、教書育人、挖掘后備人才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劉國梁認為,國球不僅可以為國家爭光,更能夠深入到全民健身中,推動全民健康事業的發展。他的提案內容,亦圍繞國球進校園、公園展開。</h3></br><h3><strong>3.為運動員提供教師資格培訓</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女子標槍奧運冠軍劉詩穎建議,相關部門可出臺更多配套措施,為運動員提供教師資格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育人、教學技能,為今后的執教生涯打下基礎。</h3></br><h3><strong>4.提升冰雪體育人才質量</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民進黑龍江省委主委張顯友建議,構建國家級冰雪體育人才培養及創新研究中心,擴大冰雪體育人才隊伍規模,提升冰雪體育人才質量,實現冰雪體育人才培養的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化與制度化。</h3></br><h3><strong>5.集中整治太極拳“假拳師”“偽大師”</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宋江武校校長樊慶斌建議,建議將太極拳運動作為提高新質生產力;加強太極拳“假拳師”“偽大師”等問題的集中整治。</h3></br><h3><strong>6.加大“冠軍模型”數據收集和轉化力度</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射擊射箭運動中心主任陶璐娜建議,加大“冠軍模型”的數據收集和轉化力度,在后備選材、技能訓練、心理測試等各個環節進行廣泛的數據資源布局和儲備。此外,她還建議,支持和鼓勵各方參與研發創新合作,提升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繼續加強國內外優秀教練團隊、科研團隊和管理團隊的合作交流。</h3></br><h3> ? ?<strong>四、冰雪運動<br></br></strong><h3><strong>1.高質量舉辦哈爾濱亞冬會</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副市長張海華表示,“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將在哈爾濱舉辦,為這座城市注入新的IP。我們的信心更足了。”張海華說,將乘勢而上,深入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讓東北在敢闖敢干、真抓實干中成為全面振興的熱土。“人氣帶來景氣,機遇成就未來。東北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雄厚、區位優勢獨特,我們要用好這些優勢和機遇,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h3></br><h3>對于高質量推動亞冬會籌辦工作,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錢福永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二是傾力呈現冰城文化特色。三是全力助推冰雪經濟升級。四是努力推動群眾冰雪運動發展。</h3></br><h3><strong>2.借力“十四冬” 大力推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加快發展</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呼倫貝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及永乾表示,作為“十四冬”賽事主要承辦地和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舉辦地,呼倫貝爾借力“十四冬”,迎風起舞,充分發揮冰雪期長、冰雪設施相對完善的優勢,大力推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加快發展。</h3></br><h3><strong>3.冬奧場館聯動運營,提升體育場館賽后利用率</strong></h3></br><h3>北京市政協常委曹先彬建議,各冬奧場館進行聯動運營,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構建多維交流平臺,推動北京冰雪體育產業蓬勃發展。</h3></br><h3>曹先彬認為,當前,單個場館所舉辦的活動較為單一,把多個場館的多個活動或賽事串聯起來,既能豐富消費者參與冰雪運動的體驗,還能進一步提升場館運營的效率。</h3></br><h3> <h3><strong>4.做好“冰雪+”大文章</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提出,各地要在場地建設、培養人才、豐富賽事活動供給方面下足功夫,做好“冰雪+”大文章,推動冰雪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躍升。</h3></br><h3><strong>5.加快冬奧場館市場化開發</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禹澤供水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王春生表示,要抓住后冬奧經濟發展機遇,實施冰雪運動、冰雪文旅、冰雪產業融合發展行動,加快冬奧場館市場化開發。</h3></br>? ?<strong>五、體育產業</strong><h3><strong>1.增設“操縱體育比賽罪”</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建議增設“操縱體育比賽罪”立法條款,維護體育比賽的公平和體育管理秩序的安定,為建設體育強國提供有力保障。他介紹,目前,除了公眾較為關注的足球、籃球等項目外,臺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牌、電競、信鴿等項目也逐漸開始有操縱比賽案件發生。</h3></br><h3>劉國永表示,目前我國刑法中缺乏專門規制操縱體育比賽的規定。對于此類行為,實踐中多以賄賂、賭博相緊密聯系的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賭博罪等傳統罪名定罪處罰。上述傳統罪名存在無法實現對操縱體育比賽行為的完全評價問題。</h3></br><h3>世界多個國家均有專門針對操縱比賽行為的立法規定,如今國內體育比賽活動日益增多,操縱比賽現象頻發,建議我國增設“操縱體育比賽罪”來實現對此類行為的全方位打擊,維護體育競賽的公平和體育管理秩序的安定。</h3></br><h3><strong>2.減輕體育場所用水用電負擔</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周進強建議,國家加強政策執行與督導,將體育場所用水用電價格政策的執行落實情況納入國務院政策“互聯網+督查”范圍,確保政策在不同運營主體間公平實施,消除價格歧視現象;</h3></br><h3>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對于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的公共體育場館,建議其用水用電價格按照民用標準執行,以降低運營成本,支持公共體育服務供給;</h3></br><h3>實施動態用水用電定額管理,建議根據體育場所的實際接待人次和服務量,核定人均用水用電標準,并實行動態調整機制,激勵體育場所提高服務效率,滿足更多群眾的健身需求;</h3></br><h3>明確體育場所用水價格標準,出臺專門政策,明確規定游泳館、健身房、滑雪場等體育場所的用水價格不得高于非居民用水價格標準,并禁止將其納入特種行業用水范圍,減輕體育場所的用水負擔。</h3></br><h3><strong>3.增強中國體育的國際話語權、決策權和監督權</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為增強中國體育的國際話語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提出四點建議:</h3></br><h3>一是積極參與國際體育格局再造和秩序建構,從戰略層面構建具有中國元素的國際體育品牌賽事;</h3></br><h3>二是努力構建國際品牌賽事運營的科學體系,梳理世界有益經驗和中國成功案例,彰顯中國優勢;</h3></br><h3>三是積極進行三大球等職業聯賽的專業改造,學習世界職業體育發展的規律和體育聯賽的管理運營方法;</h3></br><h3>四是鼓勵全國各級城市挖掘體育資源,打造“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徑。</h3></br><h3><strong>4.以戶外運動帶動經濟增長</strong></h3></br><h3>浙江省政協委員邵祥軍建議,省級部門要高度重視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將發展戶外運動產業納入政府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并成立協調機構,牽頭梳理制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難題,聯合各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努力提出難題的解決路徑。</h3></br><h3>邵祥軍認為,可以抓住戶外運動這個“牛鼻子”,有力推動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有效帶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更多山區海島縣發揮生態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造更好的通道,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h3></br><h3><strong>5.建設“粵港澳體育灣區”</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體育協會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提交了《關于建設“粵港澳體育灣區”的建議》。霍啟提出,以籌辦、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為契機,圍繞“三地三中心”,全力打造體育灣區。依托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推動粵港澳融合發展以及申辦2031年女足世界杯。</h3></br><h3>霍啟剛還建議,除了引入國際體育賽事IP外,也要著力發展屬于自己“中國制造”的體育賽事IP品牌,加大中國在國際體育組織的話語權,提升國家軟實力。</h3></br><h3><strong>6.推動泉州休閑體育產業發展</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市長蔡戰勝提到泉州市2024年將做強做優傳統主導產業,發揮泉州鞋服產業優勢,緊跟全民健身社會新風尚,推動泉州休閑體育產業從日常鞋服,向戶外運動、體育裝備、賽事經濟等拓展,打造萬億級產業鏈集群。</h3></br><h3><strong>7.打好“體育+文旅+消費”組合拳</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李曉霞表示,作為2028年全國冬季運動會東道主,遼寧正在發力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推進旅游興業、體育健身、文化鑄魂深度融合。此外,遼寧還將以體育賽事為平臺,打好“體育+文旅+消費”組合拳,努力開創體育賦能、文化為媒、旅游帶動的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h3></br><h3><strong>8.豐富體育賽事活動</strong></h3></br><h3><strong>強化科技創新引領</strong></h3></br><h3>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陽市副市長楊善竑向大會提出《關于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具體如下:</h3></br><h3>一是豐富體育賽事活動。以大力推進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為契機,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提升賽事運營專業化水平,提高體育場館服務質量和利用效率,形成賽事消費鏈經濟鏈。</h3></br><h3>二是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將發展智能體育產業納入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框架,打造具有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數字體育消費新場景。</h3></br><h3>三是完善展覽展示平臺。支持各地舉辦體育用品博覽會,以高峰論壇、產業展覽、推介洽商、體驗展演為核心內容,加大項目招引,擴大體育用品展銷。</h3></br><h3><strong>9.構建山地戶外運動安全體系</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王勇峰建議,將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納入體育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全局考慮,強化安全政策引導,加強對山地戶外活動的監督管理等等。</h3></br><h3><strong>10.賽車場及相關配套享受優惠政策</strong></h3></br><h3>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修訂或完善汽車運動相關政策,將符合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賽車場(包括國際汽聯認證的用于競賽的卡丁車場)項目列入自然資源部支持性供地目錄,明確賽車場項目的土地供應標準、建設要求、使用期限等相關事宜。</h3></br><h3>此外,李書福還提議,賽車場及相關配套設施按照體育場館可享受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8QGQec7x0eky4-HcWu-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富阳市|
九龙县|
漯河市|
青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阜城县|
嘉善县|
晋州市|
奉化市|
博湖县|
富川|
社旗县|
平潭县|
嘉义市|
田阳县|
乐清市|
桐庐县|
四平市|
平利县|
辽中县|
新民市|
二连浩特市|
和硕县|
盘山县|
平安县|
客服|
田阳县|
辽中县|
英超|
梁平县|
大悟县|
衢州市|
贵溪市|
潢川县|
台安县|
巴林左旗|
大姚县|
泽普县|
平谷区|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