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土山灣是位于現今上海市徐家匯的一個歷史遺址。1832年至1837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出任江蘇巡撫,府衙在蘇州,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率領官員民眾,全力治理太湖水系河流,疏浚河道,促進漕運與經濟繁榮。在疏浚漕溪、肇嘉浜、蒲匯塘的同時,用淤泥堆積出一高地,當地人稱之為土山灣,其名一直沿用。1864年后,傳教士在土山灣高地建孤兒院,孤兒工藝場、土山灣畫院等設施,為中國西洋畫的發源地,造就了一代畫界宗師——徐悲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歷史悠久的徐家匯</b></p> <p class="ql-block">徐家匯的“徐家”,源自徐光啟家族。徐家匯聚落的形成,大約也可上溯至那時。徐光啟與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合著的《幾何原本》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p> <p class="ql-block">1633年,徐光啟逝世。8年后,徐氏子孫將其安葬在徐家匯土山灣北。徐氏后裔在此結廬守墓,繁衍生息。這里初名“徐家厙”,“厙”的意思就是村莊,后漸成集鎮。因為這里正當肇嘉浜、法華涇和蒲匯塘三水匯合處,所以稱之為“徐家匯”。1902年繪制的法語上海地圖,圖中紅色區域為居民聚落。“徐家匯”的法文拼寫方法其實是借鑒了滬語的發音:Si-Ka-Wei。英語的拼寫也是類似:Siccawei 或 Sicawe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0-1930年代繪制的用法語標注的徐家匯及浦肇河周邊地圖(標注現地名)</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徐家匯的中心區域,在唐、五代、宋時屬華亭縣高昌鄉,直至明、清時期全境仍屬上海縣。清宣統二年(1910 年),屬上海縣的法華鄉。不過,當時這里地處偏僻,居民們尚不太認同這里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他們往往都把去上海市區說成“到上海去”。民國時期的徐家匯,還有不少農田。</p> <p class="ql-block">隨著法租界的三次擴張,以及聚落的擴大,徐家匯和上海市區連接起來,并成為其中的組成部分。1925 年的徐家匯,中間的大路為今衡山路,右側的房屋位置今為第六百貨,左側的街面房約為太平洋百貨。</p> <p class="ql-block">1937年的徐家匯,店鋪林立,人流如織。(對應的位置大約是現今華山路衡山路口)圖中可見華界和法租界之間的隔離鐵網和維持治安的裝甲汽車。</p> <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徐家匯。這時,徐家匯作為上海市西南郊城鄉結合部的一個商業區,只有150多家經營日用必需品的小型商店,且多集中在華山路一條街上。此時,已有衡山路、華山路、天鑰橋路、徐家匯路、斜徐路等通向徐家匯。圖為20 世紀 40 年代徐家匯徐鎮路、華山路和衡山路商業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肇嘉浜與肇嘉浜路</b></p> <p class="ql-block">說到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自然是順理成章。而在上海市區曾經也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浜,貫穿東西,這就是肇嘉浜。19世紀中葉,它還是一條碧波蕩漾、岸柳成行的通航河道。東起朝宗門(今大東門) ,從郎家橋入水門,引黃浦江水橫貫上海縣城,西出儀鳳門(今老西門)水門南下,流至斜橋、羅家灣(又稱盧家灣,原盧灣區名稱之由來)直奔徐家匯的蒲匯塘。長約5公里,寬約30米,深3~4米。肇嘉浜與蒲匯塘交匯處稱蒲肇河(大致為現今漕溪北路走向)。向西可通航至七寶,遠接松江,進而聯通太湖水系。上海縣城內及周邊的許多商貿活動以及貨物集散都要通過肇嘉浜,物流通商意義重大。</p> <p class="ql-block">肇嘉浜也是上海縣城正中干河。方浜在其北,由學士橋入小東門水關,經益慶橋、西馬橋(今西馬街、青蓮街之間),原通周涇(現今西藏南路),后因筑城斷塞,止于西城墻。薛家浜在舊城南,自青龍橋入小南門水關后,分段稱喬家浜、也是園浜,過守備署,止于西南城墻。陸家浜在南城外,東起南倉渡,西連肇嘉浜,北經肇嘉浜、周涇接吳淞江。西洋涇浜(即新開河)在舊城東北,東接浦江水,西連城壕,北通洋涇浜連接周涇。這5條干河,通過城濠和中心河(又稱穿心河)互相溝通。城濠初掘時全長1600丈,寬6丈,深1.7丈,通潮汐。中心河是舊城廂南北流向干河,溝通肇嘉浜、方浜、薛家浜,接連眾多支流,以肇嘉浜為骨干,組成城內外水網。泛舟行駛之間,可抵各城內外各處。眾多商鋪及住家大多也枕河而居,完全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城既視感。</p> <p class="ql-block">民國3年(1914年),法租界最后一次大規模西擴,肇嘉浜及其沿岸地區也開始了史上最大變遷。上海縣城之外的肇嘉浜河段,特別是新辟法租界內的肇嘉浜北岸大片地區呈現出由水鄉農舍向城市街區的滄桑巨變。工廠、商戶以及居民開始大量聚集,市井的繁榮也帶來市政管理問題。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通過雨水管道直接排入肇嘉浜。建筑、生活垃圾也都傾倒浜內。日積月累,河道逐漸淤淺,水質惡化。至20世紀30年代,僅能勉強通航小船。</p> <p class="ql-block">圖為20世紀40年代肇嘉浜和水上棚戶。</p> <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徐匯區人民政府迅速鞏固政權,發展生產,恢復經濟、改善人民生活。1954~1956年,在陳毅市長的親自過問下,人民政府開始整治舊上海最大的水畔棚戶區——肇嘉浜沿浜岸區。</p> <p class="ql-block">經過兩年多的填浜埋管筑路,耗資754萬元人民幣,一條長3000米、寬40米(后擴展到63米)的上海市西南部地區東西向交通大動脈——肇嘉浜路修成,原河邊居民1704戶遷入漕溪新村。又經過多次的改建和提高,沿大道分段辟建了船型立體花壇、傘亭、回廊、花架,增設了雕塑、假山、石凳,連接徐家匯廣場中心的肇嘉浜路由昔日的臭水浜變成了林蔭大道、帶狀花園。</p> <p class="ql-block">20 世紀 50 年代肇嘉浜填沒后,建成林蔭大道,圖為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徐家匯全景。</p> <p class="ql-block">1960年,從徐匯中學老樓(已拆除)東望肇嘉浜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時代變遷,徐家匯也在改變</b></p> <p class="ql-block">20世紀80年代,徐家匯北望視角。</p> <p class="ql-block">20世紀80年代交通繁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土山灣孤兒院 睜眼看世界</b></p> <p class="ql-block">土山灣曾經是上海的一個重要地標,位于上海徐家匯南部半里許。因疏浚肇嘉浜、蒲匯塘,堆泥灣處而得名,當時占地面積約80畝。1864年,土山灣孤兒院建立,隨后創辦土山灣孤兒工藝場,內設繪畫、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照相等工場。雖然當初只是為了接納孤兒工作習藝而設立的工場,卻無意間掀開了中國近代文化史上重要一頁,為封閉的中國開辟了通往世界的渠道,給無緣涉足西方的中國人提供了一扇觀察和了解西方的窗戶。</p> <p class="ql-block">土山灣畫館將西畫貫穿多種技術因素,構成了繼北方清宮油畫、南方外銷油畫之后近代中國“西畫東漸”又一處重要的樣板和典型。這種藝術與中國人聰穎、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中國數千年的傳統藝術相融合,產生了諸如劉德齋、周湘、徐詠清、張充仁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中國藝術大師。曾受土山灣繪畫影響的一代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直言:“土山灣亦有可畫之所,蓋中國西洋畫之搖籃也。”</p> <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土山灣博物館建成并對外開放,鎮館之寶為孤兒院杰作——黃楊木雕牌樓。著名教育家——馬相伯故居也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黃楊木雕的“中國牌樓”堪稱鎮館之寶,這座牌樓是1912年在外國修士葛承亮的指導下,由上海土山灣孤兒工藝院數十位孤兒雕刻而成,參展過三屆世界博覽會,后流失海外近百年。2009年4月,中方和瑞典方面簽定了土山灣牌樓的轉讓協議書,這座海外浪跡近百年的牌樓得以重歸,并歷經多時修復而煥發新生。“中國牌樓”所落座的上海土山灣博物館,是利用土山灣孤兒院舊址建筑改建而成,展館內設牌樓廳、徐家匯廳、土山灣廳、傳承影響廳。除了鎮館的“中國牌樓”外,還展出參加歷屆世博會的土山灣作品,以及土山灣在繪畫、木工雕刻等方面的印跡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土山灣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點擊圖片可看大圖文字)</p> <p class="ql-block">參考文獻:上海發布等;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徐匯區志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梓潼县|
阿尔山市|
义乌市|
壶关县|
新郑市|
银川市|
罗城|
水城县|
资溪县|
江山市|
洛扎县|
咸丰县|
嘉善县|
礼泉县|
蕲春县|
霍林郭勒市|
郸城县|
瑞安市|
克拉玛依市|
英德市|
武清区|
高淳县|
天峻县|
平和县|
娄底市|
宁蒗|
崇义县|
合阳县|
怀仁县|
宝清县|
苍山县|
桃江县|
台中县|
广南县|
灵台县|
灌云县|
合江县|
峨眉山市|
顺平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