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麗的喀什葛爾女郎</p><p class="ql-block">喀什全稱“喀什葛爾”,漢為疏勒國地,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把這里的情況報告中央政府,以后喀什作過許多朝代的行政首府或駐地。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要沖關口,曾是新疆最早的國際市場和門戶之地,多少文人墨客、旅行家探險家將他們的筆跡、足跡留在了這里。它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西域經營史。喀什還是古代幾大宗教的主要傳播地區之一,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這些都為喀什涂上了濃烈的人文色彩,令人神往。所以領略過喀什的自然風光之后,是一定要去感受感受它的民族宗教風情。第一站就是香妃墓。香妃其實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乾隆皇帝的妃子里和香妃比較靠譜的是來自葉爾羌回部的容妃。當然,容妃既無體散異香的記載,更無被皇太后賜死的結局,那些都是文學創作。現在的“香妃墓”實際上是容妃的曾祖父阿吉 ·穆罕默德 ·優素福 ·霍加的墓地,始建于1640年。這里葬有優素福家族五代共72 人。優素福的長子阿帕霍加,是伊斯蘭教“依禪派”的大師,在當地穆斯林中知名度極高,所以當地人又稱這里為阿帕霍加墓。雖然是墓地,但是因為是旅游景點,門口還是店鋪林立,以賣和田玉和英吉沙小刀的居多,而我照例是直奔賣旅游圖的地方。真不錯,售票處門口就有個小郵亭,買好旅游圖順便讓賣郵票的維族大姐在上面蓋了個當天的郵戳,這樣回去做資料就更方便了。我正高興呢,小劉開始發門票。拿上門票才發現新疆人太聰明了,他們把門票做成明信片,收票口只收存根,游客參觀結束出來,可以將明信片寄回自己家,既有紀念意義,又有收藏價值,旅游和郵政雙贏。山西的景點就缺這個。進大門,走過一段剛剛灑掃過的小路,就看到華麗而不失威嚴的阿帕霍加墓,這是一座典型的維吾爾建筑,是新疆最大的伊斯蘭教陵墓。這座方體圓頂的建筑均用白底蘭花琉璃瓦覆蓋,四側各有一高十幾米的圓柱,底粗頂細,外面貼有琉璃磚,瓷磚表面繪有精美的彩色圖案。柱頂是塔樓,塔樓上立著鐵桿高攀的金屬月牙。圓頂上也有塔樓。墓室的門和通常的伊斯蘭建筑一樣,是尖圓的,不太寬,進去就是主墓室。我原以為里面就是幾具棺槨,誰知在三十幾米的墓臺上排列著大小不等的58個墳丘。那墳丘不象我們漢族是圓的,而是長方形上面加一個半圓的頂子,頂子上面蓋有各色不同質材的料子,據說,毛呢或絲綢標志著不同的輩分。(也許還有其它意思)我們當然最關心哪一個是香妃的墳丘,解說員指著最邊上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墳丘說,那個就是。我這才注意到整個墓臺的高說,那個就是。我這才注意到整個墓臺的高低是不一樣的,高的一邊墳丘大,裝飾也華麗;低的一邊墳丘小,也簡陋。看來,這里不僅是年代的差異,恐怕還有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原因。與陵墓一墻之隔的是一塊被圈起來的空地,小劉說,這是喀什普通人的墓地。里面已有幾排墳丘了,除了形狀相同,上面什么裝飾也沒有。看來這些靈魂無非是想借點兒香妃的名氣吧。我們想找一個從正面拍攝霍加墓的位置,才發現那個最佳地點是被壟斷了的。好在要陪我們照相的是兩個維族姑娘,據說是香妃老家來的。她們一左一右,拉起自己的長裙,擺出孔雀開屏的造型,確實為我們的合影增色不少。離開霍加墓,就該去艾提朵爾清真寺了。車子本來可以直達,小劉卻建議我們走走吾斯塘博依巷。她說這個巷子里會聚了喀什最傳統的手工作坊,不看看會留下遺憾的,巷子不長,走出去就是大清真寺。這個建議不錯,我們也就集體行動了。這是一條呈拐尺形的街巷,布滿了各種鐵器、木器、銅器、陶器、金銀器、樂器的作坊,還有現場制靴、織花、織布的。店里和店外擺滿了各種材質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品類繁多。對我們這些內地人來說,需要買的東西不多,卻讓人很開眼。比如那銅制的酒具,一套十幾個,小巧玲瓏的;維族風格的首飾盒精美華麗,和五顏六色的披肩配上,仿佛自己也成了維族姑娘;還有大大小小的熱瓦甫、都他爾和手鼓高高低低地掛在店鋪外面,似乎在提醒我們,這里是歌舞之鄉。小劉說,如果不買就隨便看看,如果搞好價錢,就一定要買,否則維族人會生氣,會把人趕出去。其實,在我們看來,他們還是熱情好客的,巷子里有不少賣食品和水果的,只要你到攤前,賣主會主動讓你品嘗,一般沒有缺斤短兩的。快走到巷子的出口時,已看到寬闊的艾提朵爾廣場了。這里平時是喀什人消遣散步的地方,也是每年民族節日群眾游樂歌舞的重要場所,“艾提朵爾”就是“節日禮拜與集慶之地”的意思。清真寺就坐落在廣場的西側。在寧夏、甘肅曾看過許多清真寺,雖然精致,卻都不大。艾提朵爾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它占地25畝多,由寺門塔樓、庭院、經堂和禮拜殿四大部分組成。寺門高4.7米,寬4.3米,門楣上鑲嵌著古蘭經文,氣勢非凡;塔樓高約17米,塔樓上那一彎新月形的伊斯蘭標志,仿佛直插天際。據說每日黎明,寺中的教職人員要5次登上塔樓,高聲召喚穆斯林教徒祈禱禮拜。如果說寺門塔樓蔚為壯觀的話,庭院和經堂就是清凈幽雅。庭院差不多有20畝大,南北兩側共有36間教經堂,為伊瑪目講經和宗教學生習經之所。院內白楊參天,松柏蒼勁,一池碧水,清澈見底,讓人不由得肅穆起來,心里也好象悠遠了許多。禮拜殿設在一個高臺上,這可是我見過的最宏大的禮拜殿。南北總長140米,東西進深19米。特別震撼人的是外殿那158根高達7米的綠色雕花木柱,排列疏密有致,雕刻精美華麗;藻井和窗洞的拼花彩繪,色澤斑斕,富麗堂皇,稱得上是伊斯蘭建筑裝飾手藝的杰作。早聞伊斯蘭教規是不允許婦女進入清真寺的,進門時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但進去看到女游客不但數量不少,還都打扮得美麗動人,也不乏個把袒胸露臂的,心才算放下。小劉說,這里已是喀什的主要景點,很多教規都放寬了。比如過去,穆斯林進入廊檐必須脫鞋,現在游客多的時候,套上鞋套也能將就。聽她這么一說,我們也就套上鞋套進去了。但我想,“主麻日”那天在這里做禮拜的能有五 六千人,鞋子豈不是要擺滿整個院子?那才是清真寺一景呢!內殿相比之下要簡單得多。按伊斯蘭教規,不設偶像,也無壁畫,只一個小小的神龕供教徒祈禱。地毯的圖案相當漂亮,上面被分成許多格,每格僅能容一人跪拜。殿內唯一的亮點是墻上那張“麥加朝覲”圖上瘋狂的朝圣者的各種表情。聽說“古爾邦節”、“肉孜節”時,寺內外跪拜的教徒能達到四、五萬人,人們在廣場通宵達旦狂舞不已,那情景也是盛況空前。在廣場有專賣古蘭經的書店,店里就有這樣的畫,那上面狂舞的人群一點也不亞于麥加的朝圣者。走出清真寺的大門,想回頭再看一眼這座古樸雄闊的建筑,才發現寺門與塔樓連接的矮墻一邊寬,一邊窄,并不對稱。怎么也想不出是什么道理。問小劉,她好象也不太清楚,說清真寺就這樣。看來,這個問題得回去研究了。如果有類似《綜藝大觀》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帕霍加墓</p> <p class="ql-block">艾提朵爾廣場</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爾廣場與維族兒童合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九台市|
宜丰县|
江陵县|
城步|
岑巩县|
新竹市|
宁明县|
周宁县|
盖州市|
武宣县|
贵德县|
桦川县|
镇康县|
寿阳县|
亚东县|
齐齐哈尔市|
贵德县|
若羌县|
嵊州市|
大英县|
丰镇市|
宁都县|
南部县|
夏河县|
慈溪市|
胶南市|
贵阳市|
青铜峡市|
丰城市|
抚远县|
门头沟区|
涡阳县|
建昌县|
穆棱市|
淮北市|
黎平县|
桂平市|
花垣县|
汕尾市|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