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戴壽冠、許心愿,吹蠟燭、切蛋糕,唱生日歌、吃長壽面……透過部隊為官兵過生日的溫馨畫面,可以感受到愛兵的春風正吹遍當下的每一座軍營。“紅藍融合”探索者任師政委時,在全師開展“五感”為戰士過生日活動。過生日的創新形式很多,官兵受感動的場面也有不少,不過,給官兵過生日加上“五感”,即: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感激組織給予我培養、感謝戰友給予我幫助、感動軍營給予我歷練、感悟人生給予我成長,便一下子讓官兵的生日有了更豐富的內涵與收獲。</p><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樹說:“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生日,就如同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肚臍眼一樣。”張愛玲說:“儀式感能夠喚起我們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地更認真地去過屬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因此,在人生非同小可的生日里,擁有組織貼心賦予的儀式感和“五感”,這種深刻的心靈潤澤足以影響官兵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b>習主席強調:“有一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受盡勞苦。可憐的父母親啊!為了生養我積勞成疾。父親啊,生了我。母親啊,養育我。撫慰我、愛護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顧我,關懷我,出來進去抱著我。我要報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還浩大無盡。這首詩是孝順子女感懷父母的至情流露,字字是熱淚,句句是深情,段段是畫面,全詩是感恩。感恩是靈魂的健康,其最大特征是要報恩,這是對戰士感恩父母的情感強化,更是要求他們在軍隊各項保障制度越來越健全、各級領導越來越開明的情況下,要將感恩父母的孝心孝行落實到具象化的“五個不讓”上:</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不讓父母失望。</b>《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整個身體都來自于父母,不能損傷,愛惜身體是孝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要求。軍人是高危職業,但訓練中有嚴格的操作規范,切不可疏忽大意受到傷害。尤其極個別自虐、自傷、自殘甚至漠視他人生命者,從本質上講,就是感恩父母的意識缺失。</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不讓父母失聯。</b>“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用現代思維理解,就是身在軍營要多與父母通電話報平安,休假時多陪伴父母免得牽掛。現在使用智能手機比較方便,視頻通話非常通暢,切不可像俗語所言:娘想兒沒縫,兒想娘沒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不讓父母失養。</b>我國《婚姻法》第21條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任何時候都不能以心有余而力不足為借口。要知道:孩子在顫顫悠悠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天和地,父母奮斗的進度,要超過孩子成長的速度;父母在搖搖晃晃的時候,孩子是父母的日和月,子女努力的速度,應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是不讓父母失敬。</b>孝不僅要盡好奉養義務,更強調心理上的撫慰,關心父母的精神狀態和情感上的需求。否則如同孔子所言:“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的最高境界是精忠報國,軍人投身軍營、報效國家,作為軍屬的父母可以受到全社會的尊敬。</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是不讓父母失落。</b>“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一俱。”孔子的要求化作今日的做法,就是要牢記父母生日,在簡約而又動情的慶壽中,既為父母的身體健康而高興,也為老人一天天老去而憂懼,從而以“看一次、賺一次”“孝一點、賺一點”的緊迫感,倍加珍惜可以為父母盡孝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感激組織給予我培養。</b>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軍隊強。個人的進步來自組織,組織強則個人強。所以,每個在部隊發展好的人都會對組織心存感激。感激的特征在于感奮激發,感激組織就要化作對組織的真情實感。新時代的士兵無論在什么崗位,都離不開組織的教育培養,把自己交給工作,把進步交給組織,這才是我們對組織的真正感激。</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感激組織就要服從組織。</b>“組織”這個詞,對于革命戰士來說有著特別的分量。能否時刻做到一切服從組織,不僅是一個能力水平問題,更是一個思想政治問題。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有著個人服從組織的鐵的紀律,老一輩有句話說得非常形象,革命戰士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1950年初,中央決定提前進軍西藏。鄧小平接見十八軍領導,安排進藏任務,他開門見山:今天談話憑黨性。軍長張國華回答:一切聽從黨安排。18軍軍長張國華從富庶之地臨時改派,執行“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充分彰顯了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的“磚頭精神”。由于長期在高原環境和高強度壓力下工作,張國華積勞成疾。但他堅定地說:“我不愿躺在床上呻吟,只有戰場才是我的歸宿”。相反的例子也是有的,抗戰時期,抗大學員劉力功畢業后,拒絕到基層部隊工作,組織上7次派人找其談話都沒有談通,最后被開除黨籍。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切服從組織,個人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游離組織,個人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甚至會走上彎路歧路。因此,每名革命軍人都應該以感激之心對待組織,無論是在政治考驗面前、戰場考驗面前還是在利益考驗面前,都必須自覺服從組織安排,不打折扣地完成好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感激組織就要相信組織。</b>我們個人與組織,如同魚兒之于水,魚兒離不開水。我入伍至今42年,在實踐中搞清楚了這樣一個問題,組織對于個人到底意味著什么?我體會,組織是“方向標”,當個人思想有困惑時,組織會為你及時準確地指點迷津;組織是“定心丸”,當個人遇事六神無主之時,領導會代表組織為個人把關定向;組織是“護身符”,當個人尊嚴遭受侵犯時,組織會出面保護個人權益不受侵犯;組織是“度量衡”,當感到個別領導處事不公時,組織會準確丈量并給予公正的組織評價;組織是“暖心寶”,當你生活上遇到難題時,組織會想方設法為你排憂解難;組織是“動力源”,在個人受挫受屈準備放棄時,組織會為個人注入不竭的前行動力;組織是“圓夢場”,當個人有成長需求時,組織會為你實現夢想提供起飛平臺。因此,我無論在職還是離開崗位,總愛對人講這么三句話:最重的禮物是工作,最硬的后臺是群眾,最實的靠山是組織。實踐告訴我們,只要相信組織有公道,依靠組織走正道,每個官兵的成長進步都不會走彎道。</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感激組織就要報答組織。</b>新時代的革命軍人,回報組織培養之恩,就要做到:以過硬的忠誠來報答,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革命軍人要以永遠不變的軍魂,始終不渝的忠誠,從思想上認同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信賴組織;以過硬的本領來報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否練就過硬本領,事關戰場勝負、攸關軍隊大局,容不得半點懈怠。因此,我們應少問組織給了我什么,多想自己有什么本領來報恩組織;以過硬的擔當來報答。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革命軍人就要在大事難事中顯擔當,在攻堅克難中敢擔當;以過硬的作風來報答。新時代革命軍人須時刻把紀律銘記于心、落實于行,從一點一滴做起,自覺做到聽從指揮不講條件,執行命令不打折扣,讓守紀如鐵的優良作風在自己身上發揚光大。以過硬的品行來報答。要經常“三洗”吾身:洗腦,始終保持清醒;洗心,不能私心太重;洗腳,使自己站穩腳跟,不越雷池半步,始終做到公道正派講原則,甘為人梯做奉獻,心存敬畏嚴自律。回顧我軍的發展歷程,千千萬萬個革命軍人始終如一地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報答組織,他們才能在各個時期的斗爭實踐中,成就了最豐滿的人生理想,實現了最耀眼的人生價值。</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感謝戰友給予我幫助。</b>起初時的戰友,是在歌曲中唱的;部隊中的戰友,是在“五同”中處的;離別后的戰友,是在回憶中想的;一生中的戰友,是平時不添亂、雪中能送炭。</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戰友是同志,為戰而聚的同志。</b>軍裝青睞好兒女,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憑著一腔熱血,接受祖國挑選;燃著理想之火,立志報效國家。戰友不是一般的同事,而是基于共同的價值認同,“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因此,戰友的起點是“獻身使命、執戈衛國”,軍人的情懷是“民族興亡、我之責任”。志同道合,才是戰友情緣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戰友是盟友,出生入死的盟友。</b>軍人生來為打仗,生死看淡,英勇善戰。為著祖國安全,隨時走上戰場;靠著心中盟約,生命相互寄托。“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從“戰友”到“盟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的沉淀、生活的磨合、淚水的滋潤、汗水的澆灌,但最關鍵在于一個“戰”字。戰場上敢于把后背交給戰友,愿意為戰友擋子彈。生死相依,才是戰友情誼的真諦。</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戰友是至親,赤誠相對的至親。</b>軍營生活故事多,精彩頻頻,糗事多多。一個鍋里吃飯,咀嚼之味相傳;一個屋里睡覺,呼嚕之聲相聞。不過,時下有一種不良現象,戰友之間缺乏真摯的感情和友誼,赤誠相對掏心窩子的少了,這不是好現象。《官兵友愛歌》中唱道:軍號把我們集合在一起,理想把我們連接在一起,征途上共同戰風雨,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官兵情戰友愛勝似親兄弟,官兵情誼難忘記。掏心見膽,才是戰友情愫的真摯。</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戰友是伙伴,同甘共苦的伙伴。</b>軍人的榮譽是生命,爭先創優,力挫群雄。訓練摸爬滾打,汗水一起揮灑;使命重于泰山,血性同時迸發。欲謀勝算,先謀人和。練兵備戰是戰友成為伙伴的必由之路,重大任務是鞏固戰友情誼的最好平臺。平時苦在一起、練在一起,戰時才能配合默契、視死如歸。甘苦與共,才是戰友情感的砥礪。</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戰友是兄弟,終生難忘的兄弟。</b>軍旅生涯傷離別,韶華易逝,軍魂永駐。一座熔爐煉成,四有基因珍藏;一個家庭相處,友誼地久天長。烽火歲月,我軍官兵間的兄弟情誼,是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鑄就的。演訓場上,越艱苦越殘酷,革命情誼就越牢固。血與火熔煉出來的是兄弟情,苦與累催生出來的戰友愛。情同手足,才是戰友情分的歸宿。</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感動軍營給予我歷練。</b>“只要抱有感動的心,總會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動你的東西。”部隊有“三大”特點,這是生命潛力“挖掘機”,充滿感動的“催淚彈”,催人奮進的“能量場”。</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部隊是所大學校,最可心的地方是培養人。</b>它不比原來比后來,不比起點比終點,只要肯下笨功夫,善打持久戰,一切皆有可能。我的感受是,出身低下也可以一爭高下,因為起點不是終點,起點無法必變,終點可以改寫。這所大學校通過制度化的理論武裝、機制化的傳統灌輸、常態化的文化熏陶,讓軍魂注入靈魂、將使命融入生命,擁有一顆對黨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赤膽忠心。有了這樣的赤膽忠心,就會自覺接受甚至享受紀律約束之苦、環境艱難之苦、訓練磨礪之苦、演習極限之苦、情感煎熬之苦,讓你能夠自覺做到:苦日子里不被屈服,好日子里不圖舒服,一心一意知恩圖報,一生一世奮斗圖強。說實話,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一家子都光榮,“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已在全國形成濃厚氛圍,現在部隊的物質和精神待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部隊是座大熔爐,最可貴的地方是鍛造人。</b>“跑出的駿馬飛出的鷹,殺出的英雄練出的兵。”部隊不同于地方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崗位變化頻、科目設置雜、賦予任務多,新單位、新崗位、新任務,戰備演習、搶險救災、比武競賽都是歷練人、塑造人的熔爐。大家當兵之以前在地方上玩過真人CS,可當你戴上頭盔、穿上防彈衣、背上槍,伴隨著撕心裂肺般的喊聲,你才會體會到以前玩的都是“浮云”。高強度的訓練,急難險重的任務,讓你既能塑造“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的外在形象,又有練就虎氣生生、鐵骨錚錚、殺氣騰騰的內在氣質,還能鑄就一副打不垮、拖不爛、壓不倒的鋼鐵身板。你看任正非,在幾度的人生跌落中勇敢爬起來,依然斗志昂揚、放膽前行,體現了一個退役軍人的滿格血性和鐵肩擔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三,部隊是個大家庭,最可愛的地方是凈化人。</b>部隊是一個團結戰斗的集體,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公共空間大、道德要求高,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公共文化。軍營非常講究“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訓練、同娛樂,基本上沒有個人的私密空間,這就對每個士兵的公共道德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對個人的自我消解能力提出了很高標準。在這里,傷人的棱角能磨掉,過分的網癮能戒掉,不良的習性能改掉,自私的毛病能去掉,怕苦的問題能甩掉,最后,每一個經過大家庭凈化后的戰友就融合到一起了。濃濃的家庭氛圍,純純的戰友情誼,能為你的內心充足源源不斷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人民軍隊的“三大”特點,既能造就戰火中的金剛英雄——堵槍眼、炸碉堡,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也能夠造就生活中的道德榜樣——攔驚馬、救群眾,幫孤寡、扶弱貧,送愛人間。“戰火金剛”與“道德榜樣”融為一體,這在舊軍隊和其他軍隊是不可想象的,而人民軍隊卻讓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為人民軍隊的強軍文化中有一個始終不變的“核”——“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感悟人生給予我成長。</b>感悟是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軍旅生活不同凡響的特殊性,會給你一生打下深深烙印,會不斷觸發你內心里的深刻感悟。事實告訴我們,有了在這里的人生感悟墊底,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會覺得“天上飄來五個字,這都不算事。”</p><p class="ql-block"> 生日是極其特殊的人生節點。生日是一歲連著一歲的落腳點,也一年接著一年的出發點。在這個關節點上,最容易引發人們對于人生的動情感悟。不管老兵新兵,是不是會有這么三個方面的共性感悟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少說“選錯了”,多講“堅持住”。</b>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選擇決定人生的走向;選擇之后最重要的是堅持,堅持彰顯做人的志向。堅持并不是從未動搖過,而是動搖了又堅持,堅持了還有動搖,動搖了再咬牙堅持,就這么在一次次動搖與堅持的較勁之中,堅持走到了最后,成功便跑過來與你緊緊握手。實際上,部隊很多日常養成和訓練課目,就是在錘煉你堅持的功夫。比如:站軍姿、走隊列、整內務、站崗哨等。以整理內務為例,要把軟綿綿的被子疊成“豆腐塊”,至少需要五道工序:踩被子,在2米長的被子上“重走長征路”,要把蓬松的被子踩薄;跪被子,用膝蓋一點一點把被子跪出4條折痕來,我們跪著就是不想讓身后的人民再跪著;扣被子,疊成塊的被子要扣出 12個棱角;捏被子,給成塊的被子捏出6條筆直的線條;抹被子,要把被子的表面抹得不見一絲皺折。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中,便磨煉出一個個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的好軍人。你現在整出一手好內務,帶兵時就能帶出一批有這“三心”的好兵。軟綿綿的被子變成豆腐塊說明了什么?一個是,軍人最善于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另一個是,從無型到有型是需要經過折騰的。被子經過了踩、壓、捏、扣等多重折騰,才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心理學上有個“成長型思維”,是一種采用成長和發展心態,來看待逆境的思維模式,正所謂“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強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少說“我你他”,多講“我們的”。</b>軍隊是一個戰斗集體,大家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戰斗員。常說“我你他”的背后是傲氣,而軍隊恰恰是一個容不得傲氣的地方。想當初,那么多傲氣十足的舊軍閥、小知識分子參加部隊,都磨練成了一個個謙虛謹慎的干部戰士,而況在今天日益正規民主的軍營。一般說來,官兵最反感這么三類人:有過度優越感的人。優裕的家庭環境,嬌慣的日常生活,不變的中心地位,受關照的成長歷程,使得一些人打小就在骨子里滲入了一股子傲氣;有過分特殊感的人。有的自恃一技之長或出眾之才,有點成績夸大自己,看人眼睛斜視,出口話中帶刺,辦事漫不經心,行動獨來獨往;有過牛身份感的人。個別干部骨干抱著“我有身份你是兵,我說話你就得聽”的想法,盛氣凌人、指手畫腳,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有段話說的好:來到軍營,忘了自己家里有礦還是家徒四壁,忘了自己來自清華還是藍翔……部隊并不在意你的種種過往。請牢記,你只是這個鋼鐵集體里的一顆“螺絲釘”。“我們的”不僅是一種句式表達,更是一種理念立場。毛澤東同志非常注重講“我們的”。他看望聶榮臻時說:“我們大鬧五臺山的‘魯智深’回來嘍!”他接見粟裕時說:“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歡迎你,粟裕同志!”運用“我們的”既欣賞個人也褒揚集體,情深意重,感人肺腑。新時代的“紅藍融合”為什么走得這么順,其背后的“密碼”就是三個字“我們的”。“我們的”意味著始終和群眾團結在一起、戰斗在一起,這就匯聚起了同心共事的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少說“干不了”,多講“沒問題”。</b>當兵要有鋼,遇事不發慌。有戰士形象描述道:“一有任務我們不管難不難,從來不說‘干不了’,第一句肯定是‘沒問題’,先把它接下來再說,干起來就有辦法。”這啟發我們:遇到問題不回避、碰到困難不躲避、遭到風險不逃避,重大任務站得出來、關鍵時刻豁得出來,不能把矛盾問題推諉上交。革命軍人如果畏手縮腳,推掉的是信任,丟掉的是支持,失掉的是機遇,留下的是怨氣,導致的是威信盡失。“紅藍融合”有個重要理念就是: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先干起來再說。紅藍融合堅持少說多干、邊說邊干、只干不說,體現著知與行的完美結合。終于干出“樣”來了,2022年,榮獲了全軍軍事理論成果一等獎,這是該獎項自2019年設立以來,評出的首個政治工作領域的一等獎。戰略支援部隊信息通信基地工程維護六大隊,三年來,大膽將紅藍融合理念納入黨委、機關、基層和人才建設,讓榮譽之花綻放“二郎山”:大隊被戰略支援部隊表彰為“正規化建設先進單位”,是受此表彰的10個單位之一;劉元旦政委被樹為優秀黨委書記,是3年一次評比中的5個書記之一,戰區陸軍主要首長要求直屬隊來此參觀見學。他們的深刻體會是:干是人生第一捷徑,認準方向就去干,保持奔跑的狀態,堅定跑好每一步,風雨兼程,不舍晝夜,總有一天,會熬過黑夜擁抱萬丈光明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黑龙江省|
桃源县|
合肥市|
千阳县|
阿图什市|
云梦县|
凭祥市|
黑河市|
邯郸县|
汝城县|
海阳市|
荆州市|
百色市|
界首市|
四子王旗|
高阳县|
察雅县|
双峰县|
长丰县|
罗甸县|
陆川县|
邢台市|
宁远县|
正镶白旗|
遂溪县|
门头沟区|
郧西县|
长顺县|
镶黄旗|
祁阳县|
英吉沙县|
宿松县|
林周县|
廊坊市|
毕节市|
通州区|
三明市|
昂仁县|
武强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