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祿校長的這篇佳作,如一曲悠揚的鄉土戀歌,引領我們漫步在他深愛的故鄉——泉水村。他的筆觸細膩而深情,流淌出對故鄉河水的眷戀、對鄉土文化的熱愛,以及對鄉村振興的殷切期望。文章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仿佛沾滿了田野的芬芳和河水的波光。<br><br>陳校長以詩意的語言,將我們帶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鄉村世界。那里的風景如畫,人情如酒,歷史與現實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他筆下的泉水村,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文化符號。它承載著世代的記憶與情感,也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br><br>讀陳校長的文章,仿佛能聽到那潺潺流淌的河水聲、聞到那田野上的花草香、看到那鄉親們臉上的笑容。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美麗而富饒的鄉村,也向我們傳遞了一份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念。<br><br>這篇佳作不僅是一篇散文,更是一首獻給故鄉的贊歌。陳校長用文字描繪出了故鄉的美景和風情,也用心靈感受到了故鄉的溫暖和力量。愿更多的人能讀到這篇文章,感受到那份對故鄉的熱愛和對鄉村振興的期待。 我的老家澗灣陳與泉水村中間隔著一條小河。這是一條上游戎橋水庫泄洪時形成的水道,曲曲彎彎地從田野上蜿蜒流過,經過數十里的不息奔波,最后從石跋河口匯入滔滔大江。這條無名的小河經過我們村時寬不過丈許,枯水季節水淺時挽起褲腳就可以蹚過去,但我總是執拗地按照當初村民的稱呼,叫它“大河”。我從故鄉“逃離”四十多年了,少年時的夢想是要盡力地離它遠去,但這條河卻一直不屈不撓地流淌在我的夢里,在迷離恍惚迷霧般的夢境中,總是它閃爍著亮光牽引我回到故鄉,回到門前有棵苦楝樹的“碾屋”、屋邊的“碾屋塘”,回到苦澀與溫馨交織的孩提時光。<br><br>初春時節,我再一次來到這條河邊,只為探訪彼岸的泉水村。我想像中成為一座橋,從故鄉出發再回到故鄉,青絲白發連貫起四十年的時光。泉水村是它現在的名稱,是河北邊這十幾個自然村的總稱(我們村原來在河對邊有一塊田地,就叫“北邊湖田”),那時候這邊叫先鋒大隊,隸屬于張集公社,而我們澗灣陳所在的七河大隊,屬于香泉公社。現在鄉鎮合并,統一歸于和縣香泉鎮。小河彎彎,清波微漾,水草豐茂,省道438線時遠時近地緊傍著它,一路并行從村旁、或村中穿過。泉水之得名,源于村后獨山腳下那一汪清冽甘甜的泉水,滋養著這塊肥饒的土地和土地上的鄉民,但我的意識里,以泉之謂,以水之名,既為獨山水庫的那一眼冷泉,也與眼前的這條小河有關。<br><br>香泉是山水之鄉,青山綠水,到處氤氳著水汽,鋪陳著綠意。不要說香泉古街上那遠近聞名的“太子湯”,也不要溯古,從有記載的那位得了疥瘡,后來在溫熱的泉水中浸泡后痊愈,疥疤脫落,膚色如凝脂,從而揮筆寫下“第一湯”的昭明太子算起,也有一千多年了,千年古鎮,江淮泉鄉,得非虛名。就說我們這里村莊的名字,都含著淋漓酣暢的清水氣息。我的村莊,因小河在這里轉過一個大彎,好像將村莊纏繞在它的臂膀,更像是摟抱在胸懷里,村里的父老大多姓陳,所以就稱作澗灣陳,與之相對成趣的河這邊有村名測塘尹,村前也有一方水塘;我們村過去屬于七河大隊,現在劃歸龍塘村;旁邊還有龍泉村、徐橋村,加上現在的泉水,河塘泉橋,真的是綠波蕩漾,泉水叮咚了。水是農民的命脈,有水就有好的收成,有好的生活。這一片土地,的確“宛在水中央”,兩岸的村落,也是各“在水一方”。<br><br>因為參與泉水村史的編纂工作,我對泉水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故鄉情結。楊友道、楊友才、楊友仁,是三個緊鄰自然村的名字,也是三個人的名字,弟兄仨。用三兄弟人名來命名村莊,緣由就是這里面有一個溫暖而又感人的故事。傳說明清時期,原來居住在江西龍虎山下的楊氏三兄弟,因或是避戰亂或是逃荒年輾轉來到這里定居,見一無兒無女的老婦,孤苦無依,生活困苦,念及自己亡故的母親,于是無微不至地照料,十幾年如一日,事之如母,為她養老送終,“三楊孝母”的故事方圓數十里,廣為流傳,成為“廿四孝故事”的鄉土版本。鄉村傳說,泥土般樸實而厚重,代代相傳,延續的是祖輩的家風,做人的基準,今天生活在這里的后輩,讓三個祖輩樸實的名字牢牢地植根于這片土地,慈愛、孝敬,友善、和睦,像種子萌發在心底,像泉水流淌在血液里。<br><br>在楊友道村中行走,見到一位挎著竹籃的老人,籃子里堆滿著剛從菜地挑來的薺菜。她告訴我今年八十多歲了,子女都在城里打拼,家也安在了縣城,她和老伴留守在家,“能干就多干點,也給孩子少些負擔。”薺菜有些老了,這是家中雞鴨的飼料。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我從心底涌出的除了感動,還有一絲莫名的感懷,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青澀少年。小時候,每到夏天,我的弟弟總是推著隊里唯一的罱泥小船在河里摸爬滾打,浪里白條,瞅準位置一個猛子鉆下去,揪出一把葉子草,等到夕陽落山,鳧水推著堆滿水草的小船往小橋木柱上系好,再挑著回家,我知道,母親一定在門前眺望,家中嗷嗷叫喚的白花豬在等著它的晚餐呢!幾十年時光荏苒,現在想來依然記得的被夏日毒辣的太陽曬出黢黑的皮膚,身上被水草刺出的道道血痕,還有就是那盼望的目光和悠長的呼喚。<br><br>坐在寬暢明亮的村委會會議室,聽駐村工作隊孫寧書記介紹泉水村鄉村振興建設的成果與發展前景,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一段描述,簡直就是詩歌般的吟唱了:如今的泉水村,雖然不是江南水鄉,卻有著小橋流水、烏篷船頭的詩情;雖然不是皖南小鎮,卻有著粉墻黛瓦、雨打芭蕉般的韻味,已經打造成出一個被永豐河環繞的活水靚村示范樣板,一個從水墨畫卷里走出來的幸福家園。<br><br>泉水村現在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小時候往張家集街趕集,從村東過小何、大石,經過一個獨木橋過河,就是測塘尹,從村中穿過,眼見的是高高矮矮錯落的泥土房,間雜幾間磚墻黑瓦的瓦房,田埂小路,匆匆步履,肩膀上荷著沉重的擔子,雨天更是泥濘濕滑,一不小心就會滑到水田里,遙遙地望見家中屋頂上飄著的炊煙,再鼓起一把勁,然后才能撂下這沉重的負擔,喝一瓢涼水,長吁一口氣。那天我特地要求送我們的村委員楊俊開車沿著河埂回程,記憶中的場景與眼前的景象疊映交織,既熟悉又陌生。河彎處的那片我經常滑倒的藕塘濕地,變成為“千畝漁光互補發電項目”。只見眼前整齊排列的太陽能發電板,密密匝匝,陣勢龐大,吸收著太陽的熱能,轉化為清潔、綠色的新能源,板下是幽幽碧水,水中是活潑的魚群,是綠色的茭白,一水兩用,高科技與農業產業融匯疊加,既增加集體收益,又為村民新開致富之門。據介紹這個項目一年的收益合計就將超百萬元。<br><br>泉水村前有大河,后有獨山水庫,主題是水,特色也是水,發展更是用水做文章。村委會組織村民培養各種水產,并賦予它“水八仙”的美稱,水芹、蓮藕、芡實、荸薺、菱角、水芋、茭白、慈姑;同時培育各種水中珍稀“泉八怪”(我一直建議改成“泉八珍”),黃鱔、黑魚、螃蟹、龍蝦、田螺、牛蛙、甲魚、泥鰍。這是土地的恩賜,也是泉水鄉村振興的珍寶。八仙過海,八怪逞能,泉水打造的是濕漉漉、鮮靈靈的品牌。<br><br>行走在泉水村楊友道村,仿佛是在從前與未來交織的時光隧道。村莊不是懷舊的道具,美麗鄉村是煙火繚繞、熱氣騰騰的鄉土生活。眼前是寧靜安謐的村莊,腳下是平整干凈的水泥路面,四周散布著修整如新的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墻上的彩繪將歷史、現實與未來次第地展現,孝行、慈愛的故事亙古流傳,又注入新的內涵;柴草儲蓄所的草垛,讓炊煙裊裊的鄉村牧歌吟出時代的韻律;曬谷場議事,商議的總是田間的舊聞、村莊的新事。踏上水塘邊的木質棧道長廊,讓村民和游人們在體驗孝行文化的同時,欣賞著鄉村美麗的風景,春來賞春,夏至游夏,秋分約秋,冬閑養冬。仲春時節,如果你來泉水村,還可以去村旁的梨園,欣賞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繽紛,親吻滿園梨樹的清芬,當然也可以品味到地道的農家宴,水八仙,泉八怪,有鄉村記憶,也有鄉情的溫暖。<br><br>我們再到泉水的鄭周村,這里是香泉鎮和泉水村準備聯合打造的另一種鄉土風景,村史紀念館。小車從香烏西路轉一個彎拐進鄭周村,將要新建的村史館是一幢兩層圓形建筑,立于村舍中央,堂皇與素樸兼而得之,這是泉水村文化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經濟發展新的引擎。看得見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情鄉愁,讓整潔的村莊、斑駁的農具,讓清清的池塘、翠綠的原野,共同講述那過往的故事,也讓我們感受新農村的風采。村史館分兩層,一層講述村莊的來處,讓過往的歷史鮮活起來,二樓將要建設的是電商平臺和研學課堂,又增添新內涵,既有尋根溯源,又是延展拓新。鎮人大朱主席介紹,將來不僅要讓村史館發揮效應,更要將整個鄭周村打造成為露天的農耕博物館,讓鄉村史話洋溢在美麗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房前屋后,左鄰右舍。這一刻,讓我這個鄉村的游子怦然心動。前些天,鎮里組織村史館編纂人員赴皖南、石臺考察調研,在車中,文人出身的朱主席,隨口吟道:八仙冬日石臺行,翻山越嶺來取經。我補充了兩句:左旋右轉通天路,村史館里話古今。詩很樸素,但其中包含的意蘊和情感,也讓同行的人們被深深打動。<br><br>喬忠水,年輕帥氣的80后村書記,現在是市人大代表,告訴我才知道,他還是我們澗灣陳的女婿,這讓我除了一份贊賞,更多一層親熱。他還說:現在的大河有了新的名字,叫永豐河,村里正在謀劃將這一段河流疏浚除淤,河埂整治加固,讓綠水暢流,清泉不息,像綠色的飄帶,舞動在生機蓬勃的原野,又像是五彩的畫卷,在陽光下的潺潺流淌。<br><br>對故物改新名,我一直持保留態度,但從“大河”到永豐河,寄寓著期待,潤澤著河兩岸的土地和村民,讓我從心底吟唱出動聽的鄉曲。 陳昌祿,中學高級教師 安徽省作家協會、省散文隨筆學會會員,出版散文集《匆匆行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敦化市|
永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宁县|
嘉义市|
澄江县|
将乐县|
前郭尔|
湘潭县|
禄劝|
九江县|
阳高县|
蒙山县|
棋牌|
乌拉特中旗|
南雄市|
安图县|
岳西县|
荣昌县|
新竹市|
闽侯县|
临澧县|
皋兰县|
武川县|
徐闻县|
伊金霍洛旗|
分宜县|
安吉县|
汤阴县|
广水市|
永州市|
云梦县|
隆子县|
红河县|
嘉黎县|
措勤县|
根河市|
隆化县|
静海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