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妙趣橫生的《幽夢影》暫停幾天</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 原文</p><p class="ql-block">: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古人之所賢也。貧而無驕,富而無諂,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風之降矣。</p><p class="ql-block"> 今譯</p><p class="ql-block"> 貧賤不諂媚,富貴不驕橫,是古人崇尚的。貧賤不驕逸,富貴不諂媚,這是現代人所缺少的。由此而見社會風氣下降了。</p><p class="ql-block">: 這段文我贊同,但也有點不解。一個人窮了不去用諂媚去巴結有錢人,一個人富了,他不驕橫看不起人,這絕對是好的道德。但人窮了還怎么能驕橫得起來呢?富了的人諂媚的倒是有的。</p><p class="ql-block"> 原文</p><p class="ql-block">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花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莼鱸以季鷹為知己,蕉以懷素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處宗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鶴之于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p><p class="ql-block"> 今譯</p><p class="ql-block"> 天下有一人成為知己,就沒有什么遺憾了。不單人是如此,萬物都如此。菊花把陶淵明當為知己,梅花把林逋當為知己,翠竹把王子猷當作知己,蓮花把周敦頤當為知己,桃花把躲避秦朝苛政的秦人當為知己,杏樹把董奉當為知己,奇石把米蒂當為知己,荔枝把楊貴妃當為知知,茶把盧仝、陸羽當為知己,香草把屈原當為知己,莼羹鱸膾把張翰當為知己,蕉葉把懷素和尚當為知己,瓜把東陵侯邵平當為知己,雞把宋處宗當為知己,鵝把王羲之當為知己,鼓把禰衡當為知己,琵琶把王昭君當為知己。一旦成為知己,千古也不會變。至于像泰山松與秦始皇,春秋鶴與衛懿公結緣,(和這樣的暴君結緣),完全是松、鶴的不幸。他們本不應相遇呀。</p><p class="ql-block"> :我評:張潮這一大篇論說說得十分矛盾。首先物是無知的,人是有知的。是人喜歡物,而決不是物喜歡人。而其中的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莼鱸以季鷹為知己、蕉以懷素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處宗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這些都是人要傷害這個知己的。特別是美人楊貴妃、茶圣盧仝、陸羽、避禍的季鷹張翰、種瓜的東陵侯邵平、與雞談話的宋處宗,用字換鵝吃的字圣王之羲等,都是要傷害知己的,甚至要吃掉知己的。即使拿芭蕉葉練字的懷素和尚、擊鼓罵曹的禰衡、馬上彈琵琶的王昭君,都是在傷害著知己呀,這樣的知己,不要也罷!至于松樹被秦始皇封為“五松大夫”,衛懿公把鶴當為玩物,這種現象,現代人比比皆是,何只有此二人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云梦县|
裕民县|
肇州县|
分宜县|
文登市|
孟村|
巴东县|
长治县|
宜都市|
三都|
延津县|
崇文区|
随州市|
塘沽区|
武宁县|
普定县|
浮山县|
阳新县|
措勤县|
和顺县|
西华县|
独山县|
马公市|
天祝|
灌南县|
郯城县|
蓬莱市|
阳山县|
文化|
龙川县|
井研县|
德令哈市|
扶沟县|
桃源县|
保山市|
孟连|
临朐县|
和政县|
仲巴县|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