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p><p class="ql-block">喀什是一座距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活體記憶”。</p><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滿路、亞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東至吐曼河觀光帶??κ哺翣柟懦菤v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譽。</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喀什古城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成為新疆第一個國家5A級歷史人文景區。</p> <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是喀什古城東北端一處建于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距今已有600年歷史。</p><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這里的風俗是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輩的房上加蓋一層,老土房和新磚房,層層疊疊,在空中縱橫交錯,形成過街樓和懸空樓。</p> <p class="ql-block">九龍泉濕地</p><p class="ql-block">傳說在兩千多年前,這里有個九眼泉水,故得名九龍泉。后來因為自然條件,有四個眼泉干枯了,現在僅存的只有五眼。</p><p class="ql-block">九龍泉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東端低洼處有個占地約2660平方米的空地,幾眼清泉,按一定間距排列,各為一池,清澈見底;各池又有小溝相通,最末有一小渠將溢出的泉水引出,至東邊吐曼河畔的柳林中,組成一個完整的泉景。</p> <p class="ql-block">耿恭祠</p><p class="ql-block">布拉克貝希,維吾爾語直譯過來即“泉邊”,是喀什老城東北部的一處泉景,相傳已有上千年歷史,一直受到本地各族百姓的珍爰和保護。因為這里有九股泉眼,早年居此的漢族群眾又稱其為“九龍泉”。</p><p class="ql-block">一八八零年,左宗棠手下大將劉錦棠坐鎮喀什,為護佑九龍泉的水源福祉,引導民眾興修水利,劉錦棠下令在九龍泉邊興建了“耿恭祠”,當時的耿恭祠其實是借耿恭之名,將西域以來對統一西域建立功勛的耿恭、班超等人同祠祭祀,以此激勵眾人。祠中還同時供奉專司文章才運的“奎星”與掌管人世福壽文化的“文昌帝君”;讓這種傳統的文治意向與赫赫武功同祠并處,正是要告訴后人,治理西域當文武相輔,和衷共濟,才能千秋萬代永葆統一。此后“耿恭泉”、“耿恭井”的說法開始廣為流傳。</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耿恭祠因年久倒塌于地震。今天的耿恭祠,是在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過程中新建。</p><p class="ql-block">當年劉錦棠建耿恭祠,旨在祈福邊民,護水守土,今人重修耿恭祠,意在矢志戍邊,守望家園。</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東門廣場:開城儀式</p><p class="ql-block">在喀什古城東門廣場舉辦的開城儀式,是最有特色的活動。7月1日至10月10日上午:10:15、中午:12:00、下午:18:00。用維族傳統和最熱情方式,載歌載舞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體現了新疆人民保護和傳頌歷史古城、弘揚地域文化,展現各民族大團結,其樂融融,魅力四射,以最高的禮儀歡迎四面八方的賓客,贏得在場游客的陣陣喝彩。</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景區大門</p><p class="ql-block">古城歷經千年的風霜雪雨,它的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歷史的氣息,每個角落都散落著時光的碎片,為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入城儀式結束后,古城景區內熱鬧非凡,大街小巷,各地的游客散落在每個角落,享受著慢節奏的古城時光。</p> <p class="ql-block">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一一喀什.印象</p><p class="ql-block">老城、老民居、小吃夜市,這里是最原汁原味、景點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喀什?!安坏娇κ玻筒凰愕叫陆?。要領會這句話的含義,也只有到了喀什古城才能體驗得到。</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街巷縱橫、蜿蜒曲折、形如迷宮的喀什古城,體驗維族匠人的手藝,品嘗地道的新疆風味美食,盡情享受古城區的原有生態、建筑風格、民俗文化、人文風情,感受這座千年古城里的絲路遺韻。</p> <p class="ql-block">花盆巴扎</p><p class="ql-block">即花盆集市,在這里銷售的花盆和陶器,都是本地土陶人家作坊手工制作,住在這里的居民世代以制作、銷售花盆和土陶謀生,于是就形成了喀什老城區久負盛名的花盆巴扎。</p> <p class="ql-block">土陶工藝是喀什老城一大特點,用喀什當地的土與木頭制作而成,各式各樣的水壺,盤具,小杯子等,都雕刻上美麗的花紋,這些作品都是老藝人們憑借經驗和高超的技術純手工制作,有實用與收藏價值。</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土陶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馬踏鐵騎鋪</p> <p class="ql-block">不時從鐵鋪里傳出“叮叮當當”的擊打聲,匠人低頭專注于自己手上的動作,好像與嘈雜的環境、涌動的人流影響完全隔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打鐵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各種銅制品</p> <p class="ql-block">地毯店鋪</p><p class="ql-block">維吾爾族地毯所使用的石榴籽和石榴花圖案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地毯中最常用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藥茶巴扎</p><p class="ql-block">藥茶鋪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藥材,散發著不同的香味,有的店鋪前備上了用藥材配成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供游客免費品嘗。</p> <p class="ql-block">各種干果類</p> <p class="ql-block">維族男子的小花帽</p><p class="ql-block">又叫“朵帕”。居住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維吾爾人,無論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都喜歡帶一種四楞的小花帽。小花帽的圖案紋樣,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形象為素材,藝術抽象而成。南疆喀什盛產男士花帽,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白花黑底,頂大口小,棱角突出的男士巴旦木花帽。這種花帽的圖案是按前后順序旋轉排列的四個巴旦木紋樣構成。</p> <p class="ql-block">手工藝巴扎</p><p class="ql-block">店鋪擺滿了各種手工藝品,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各類絲巾披肩</p> <p class="ql-block">木器巴扎</p><p class="ql-block">維吾爾族木雕藝術運用較為廣泛,充滿智慧的維吾爾人在整棵原木上進行鋸、砍、磨、鑿等工藝,以植物枝蔓、花、蕾、果實等形式表現,經過變化組合后大量使用,呈現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夏木其巷</p><p class="ql-block">“夏木其”是維語蠟燭的意思。在這里居住著世代以制作蠟燭手藝為生的居民,喀什多半的蠟燭就產于這里,因此得名“夏木其”巷。到后來,這些制作蠟燭的工匠們都已搬遷,但是這條巷聞名已久,一直留存到現在。</p> <p class="ql-block">喀什老城內的街巷不同于我們平日常去的街巷,老城內的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小道兩側的建筑垂直且高,中間過道顯得狹長,整體空間縱向深度突出,街道兩側房屋采用的是體現自然環境,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這種建筑布局其實在古代軍事上起防御作用,利用錯綜復雜的小巷致使敵軍迷失方向。</p> <p class="ql-block">地磚語言</p><p class="ql-block">六角形地磚:寓意四通八達,可以通向喀什古城任何一條主干道;向右斜的長方形磚:寓意是通向居民家的;向上箭頭一樣的磚:寓意前面的路是通的,可以繼續往前走;平鋪橫向的磚:寓意前面是死胡同。</p><p class="ql-block">這里是箭頭磚</p> <p class="ql-block">在林立著民居建筑的街道上漫步</p> <p class="ql-block">來到這里如同游走在摩洛哥的“紅城”之中</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民居是允許游客進去游覽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門前的兩扇門都打開,則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單獨的一扇門打開,則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門前掛了布簾,則代表現在家中正有客人來訪。</p><p class="ql-block">行走在老城中,觀察著那一扇扇各異的大門,感覺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民居的“過街樓”</p> <p class="ql-block">走進居民家中,猶如置身于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畫卷中。</p> <p class="ql-block">花園式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住在老城古巷里的孩子們是幸福的、快樂的。</p> <p class="ql-block">莫奈花園一一旅拍肖像</p> <p class="ql-block">汗巴扎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燒烤清吧古城露營</p> <p class="ql-block">三角粽子</p><p class="ql-block">但是這里的吃法是取出粽子來壓扁,淋上蜂蜜和酸奶等料來吃的。</p> <p class="ql-block">維吾爾老人在曬太陽</p> <p class="ql-block">甜蜜蛋糕店</p> <p class="ql-block">烤馕店</p> <p class="ql-block">富有西域風情的門窗</p> <p class="ql-block">手工冰淇淋制作</p><p class="ql-block">或許是因為牛奶新鮮的緣故,新疆的冰淇淋奶味香濃,多論球賣,口感偏甜。</p> <p class="ql-block">英吉沙手工手刀</p><p class="ql-block">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生產工藝佩刀的歷史約有480多年,英吉沙小刀是以原產地英吉沙縣而命名的,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顯露頭角。英吉沙小刀是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與保安族的保安腰刀,云南阿昌族的戶撒刀齊名。</p> <p class="ql-block">古城印象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澗玉軒</p> <p class="ql-block">民宿街</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西區</p> <p class="ql-block">街道</p> <p class="ql-block">干果集市</p> <p class="ql-block">用一節列車廂改造而成的咖啡廳,復古中透著時尚。</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吾斯塘博依路畫廊一條街</p><p class="ql-block">作畫老師都是本地的藝術家、書法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并且他們的作畫風格迥異,有沙礫畫,也有水拓畫,有傳統國畫,也有民族畫等等,形成了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良好文化現象。</p> <p class="ql-block">庫特照畫廊</p> <p class="ql-block">回顧畫廊</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畫廊</p> <p class="ql-block">一日游喀什,一生長相思。</p> <p class="ql-block">老城角落一一魔鏡旅拍</p> <p class="ql-block">沙城故事旅拍</p> <p class="ql-block">南疆歲月文創</p> <p class="ql-block">喀什市古老房茶餐廳</p> <p class="ql-block">祖孫彈琴歌唱</p> <p class="ql-block">手工冰淇淋店</p> <p class="ql-block">水果冰店</p> <p class="ql-block">古城馕堡</p><p class="ql-block">馕在新疆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作為新疆各族喜愛的主食之一,是旅途必備佳品,充饑耐餓且便于攜帶,品種繁多,傳統的再加上改進的,已有一百多種。常見的有:皮牙子(洋蔥)馕、疙瘩馕,也叫窩窩馕、牛奶馕、核桃馕、玫瑰馕、辣子馕、肉馕、玉米馕、芝麻馕、胡蘿卜馕、油馕等等。</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茶館攝影</p> <p class="ql-block">塔哈巷游拍街</p><p class="ql-block">在古城里有很多旅拍館,在這里不僅能體驗民族服飾,店員會幫助游客化妝,也會用照片的方式帶領游客打卡獨具特色的景色。很多旅拍館與咖啡館結合,并且有室內的場景可供游客參觀拍照,還可以坐在樓頂的露天陽臺品茶、喝咖啡。</p> <p class="ql-block">旅拍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不僅能體驗民族服飾,店員會幫助游客化妝,也會用照片的方式帶領游客打卡獨具特色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暮攝影</p> <p class="ql-block">在迷宮一般的喀什古城的街巷游走,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個角落究竟會遇見怎樣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在窗框、屋檐、房屋的門等部位精心塑造,雕刻各式花紋,展現泥土細膩的質感,顏色豐富極具絢麗,富有創意,墻壁以黃色為主色調,真正的做到了把當地文化內涵深藏在古民居的墻壁和建筑的裝飾里。花草的點綴其間,使得靈動的畫面呈現在大家眼前。</p> <p class="ql-block">溫暖的陽光灑滿平安家庭</p> <p class="ql-block">體驗民宿</p><p class="ql-block">在一天的行走后,在身心俱疲的時刻,讓身心安放在一間獨具特色的民宿中也是格外的幸運,在古城內外,有不少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民宿,而喀什古城內的民宿大多是店主房子改造而成,是擁有故事和溫度的,在民宿中我們能聽到民宿主人的故事,當地居民的故事,也能聽到旅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綠植墻</p> <p class="ql-block">古老馕店</p> <p class="ql-block">擺拍</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末,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爾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位于喀什市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始建于明代(1442年),后經1537、1787年和1873年三次擴建,使寺院南北長約140米,東西寬120米,匯占地1.68公頃,全寺由大殿、教經堂、洗澡堂、院落、拱北、宣禮塔和大門組成。大殿長140米、寬16米,教經堂位于殿前院落的南、北兩廂;洗澡堂位于院東北角;門樓高12米,多角穹頂,大門兩側為20米的磚砌圓柱體塔樓。該寺現為全國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1962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1983年、1994年、2011年國家三次撥專款進行大規模維修,形成了現在的規模,這充分表明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公民信仰自由;是高度重視民族傳統文化弘揚傳承和歷史文物保護的具體體現。</p> <p class="ql-block">艾提尕爾清真寺之所以在維族人的心目中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是與它的發展歷史有很大關系的。</p><p class="ql-block">早在500年前,喀什叫做“喀什噶爾”,是通往西域各國的咽喉要道??κ哺翣柾跎晨松惟q米爾扎在這里興建了一座小規模的清真寺。寺小影響力自然也小,后來一位富商古麗熱娜在此病逝,隨從們依據她的遺囑,用她的遺產擴建小寺,使之一夜間成為南疆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爾。</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2023年9月1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淮滨县|
保山市|
保靖县|
长阳|
武汉市|
额济纳旗|
石林|
侯马市|
雅江县|
长兴县|
关岭|
老河口市|
宁夏|
孝昌县|
苏尼特左旗|
拜城县|
淮安市|
志丹县|
商都县|
博罗县|
枣庄市|
施秉县|
黑水县|
五峰|
屯留县|
南城县|
古浪县|
丽水市|
英山县|
工布江达县|
大同县|
嘉兴市|
赣州市|
巴东县|
远安县|
岑溪市|
革吉县|
斗六市|
达日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