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難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譽為“晉祠三絕”。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晉國宗祠;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集約載體,國內宋元明清至民國本體建筑類型、時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晉文化系統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文脈傳承的實證;是世界王氏、張氏發祥地。 1961年3月,晉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 。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國家二級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筑群,現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品37尊,是集莊嚴壯觀與清雅秀麗,宗祠祭祀建筑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典范。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是為奉祀唐叔虞之母邑姜而建。?它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高19米。圣母殿內供奉著邑姜的塑像,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賜號“慈廟”。圣母殿的斗栱形制變化多端,尤為精彩,其功能亦有所差異。根據斗栱的形制、部立和結構,計有十二種之多。主要為六種,即:下檐柱頭鋪作、下檐補間鋪作、下檐轉角鋪作;上檐柱頭鋪作、上檐補間鋪作、上檐轉角鋪作六種。圣母殿前廊八根木柱上有木雕盤龍八條,是現存中國古建筑的孤例。為宋元祐二年(1087)太原府呂吉等人集資施造。宋代建筑魚沼飛梁,造型奇特,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木結構十字型橋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橋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研究價值;金代建筑獻殿,結構穩固,梁架輕巧,既為大殿,又巧似涼亭。圣母殿、魚沼飛梁,獻殿被國家文化部鑒定為國寶建筑。圣母殿內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國宋代宮廷人物的現實主義作品。塑像寫實傳神,清秀典雅,是中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晉祠現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書寫的《晉祠之銘并序》和武則天親自作序的《華嚴經石刻》最為珍貴。《晉祠之銘并序》碑制于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是一通集史學、文學、政治、書法為一體的豐碑,是文筆俱佳的行書杰作,開創了中國行書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討盛唐時期的政治、文化、文學、書法藝術等方面的珍貴的“石史”。</p><p class="ql-block"> 晉祠公園包含晉祠博物館和公園兩部分,公園免費,博物館收費。晉祠公園位于晉祠古建筑群東門前,是游晉祠的必經之地 。公園是1949年太原解放后 ,由陳家息廬、周家德隱齋、榮家陶然村3處私家別墅組建而成 ,歷史上經歷了3次大規模擴建,現己建成西靠晉祠古建筑群,自成一體的城市大型公園景觀。</p> <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全部拍攝于2023年秋冬季</p><p class="ql-block"> 寧東升 2024年3月10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新津县|
寿阳县|
甘南县|
新和县|
林周县|
金坛市|
成安县|
福清市|
抚顺市|
蓝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泽库县|
左云县|
宁夏|
宁蒗|
永川市|
长汀县|
师宗县|
绥棱县|
安平县|
垣曲县|
公主岭市|
祁连县|
广昌县|
西畴县|
师宗县|
皮山县|
太白县|
驻马店市|
任丘市|
阳东县|
辉县市|
亳州市|
方正县|
额尔古纳市|
凤山县|
出国|
永仁县|
乌鲁木齐县|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