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華羅庚的個人資料與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1]。</p><p class="ql-block">1924年華羅庚從金壇縣立初級中學畢業;1931年被調入清華大學數學系工作;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1938年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1946年任美國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從美國經香港抵達北京,在歸國途中寫下了《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之后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1951年當選為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同年被任命為即將成立的數學研究所所長;1954年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至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p><p class="ql-block">華羅庚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并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難題、華林和塔里問題改進、一維射影幾何基本定理證明、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等;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華羅庚從小就愛動腦筋,讀初中時,他的數學天分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初中畢業不久,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華羅庚輟學了。以后,他就幫忙父親打理小雜貨店。</p><p class="ql-block"> 熱愛數學的他,并沒有因為失學而放棄鉆研數學的機會。為了擠出時間學習,華羅庚每一天天還沒亮,就起床點著油燈看書,常常全神貫注到忘記了時間,直到顧客來敲門買東西,他才趕緊跑去開門招呼客人。白天,顧客來了,他就幫父親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趕緊埋頭看書或演練數學題。</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華羅庚正在柜臺上奮筆疾書,這時,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看著貨架上的筆問道:“這筆多少錢一支”他頭也沒抬,脫口而出:“586892!”男子轉頭對著華羅庚驚詫地問道:“多少錢”“586892!”男子不說話了,帶著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往店外走,正好撞見從外面辦事回來的華羅庚的父親。一問才明白,原先,華羅庚回答的是一道數學題的答案。等顧客走后,父親強忍住的怒火最終發泄出來,他臉色鐵青,一把從柜臺上扯過稿紙,撕得粉碎。他警告華羅庚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下次還這樣,我就把你這些稿紙全部燒掉!”</p><p class="ql-block"> 華羅庚就是這樣,邊干活邊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如饑似渴地學習。無論是數九寒天還是盛夏酷暑,他都堅持不懈地刻苦鉆研,就連一場大病使他終身殘疾,都沒有難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強。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力,不斷地朝著數學的殿堂大步邁進。他僅用了五年時間,自學了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為獨立研究數論夯實了基礎。</p><p class="ql-block"> 有志者事竟成。1930年春,十九歲的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看后對他大加贊賞,邀請他到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助理員。他十分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常常通宵達旦地鉆研數學。半年之后,華羅庚已經和研究生坐在一齊聽課了。第二年,華羅庚的論文開始陸續在國外著名的專業雜志上發表,清華大學也破例將僅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晉升為助教。</p><p class="ql-block"> 從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的時間。幾年之后,華羅庚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回國之后,成為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英德市|
无锡市|
陇南市|
东山县|
宁南县|
安阳县|
大兴区|
灌南县|
醴陵市|
梧州市|
衡南县|
咸丰县|
洛宁县|
丰城市|
万山特区|
乌苏市|
福海县|
盈江县|
潞西市|
民权县|
湖州市|
嵊州市|
同德县|
遵义县|
泸定县|
长沙市|
洪洞县|
鲜城|
聂荣县|
保靖县|
涞源县|
波密县|
项城市|
辛集市|
兴仁县|
临沂市|
平乡县|
柳州市|
金坛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