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農民詩人賀丙丁,從1949年23歲被國民黨鎮公所拉壯丁得救,高興地喊出《一夜改朝換了代》四句干光亂彈,到2021年他95歲寫《臨終的詩》,經歷了71年與詩歌相伴,堅持不懈,不離不棄的詩情人生。</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詩情生涯傳奇</b></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跳出火坑結詩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1949年3月25日,賀丙丁被國民黨鎮公所拉了壯丁,因交不起五石麥的贖錢,眼看就要被送到臨潼收兵營,當天晚上解放軍來了,把他救出了火坑。第二天回家的路上,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唱起了干光亂彈(詩歌):“昨天國民黨亂抓人,今天來了解放軍。一夜改朝換了代, 窮苦人民翻了身。”后來,這四句干光亂彈(詩歌),經當時的新區政府領導推薦,以《一夜改朝換了代》為題刊登在《渭南報》上。隨后,他被渭南報社聘為文藝通訊員。<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識字班上編詩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50年10月,陜西省教育廳在賀丙丁家鄉試點辦冬學,他第一個報名參加農民識字班,白天跟著工作組搞“土改反霸”,夜晚上冬學認字寫字。半年多時間,他不僅能提筆寫字,被評為識字模范,還把上農民識字班的經過編成長篇敘事詩《賀丙丁認字》,經辦冬學的領導楊興同志推薦,在《陜西日報》發表后,又被長安書店以《賀丙丁認字》《認字模范賀丙丁》為書名,先后兩次出版單行本發行幾萬冊。<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才華初顯進詩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52年3月,賀丙丁被臨潼縣縣委宣傳部聘請為農民宣傳員。他兩下戲河李村深入生活,經過反復體驗反復修改,寫成二百多句宣傳模范互助組組長楊老九的長篇敘事詩《楊老九得紅旗》,由縣委宣傳部印成宣傳材料發到全縣各鄉鎮學習,在《陜西曲藝》發表后又被長安書店出版發行單行本幾萬冊。</div><div> 長篇敘事詩《賀丙丁認字》和《楊老九得紅旗》的出版發行,奠定了賀丙丁在陜西農民詩歌創作上的地位。<br> 1952年6月,賀丙丁被陜西日報社聘請為特邀通訊員,應陜西日報社之約,創作了一首慶祝黨的生日的詩歌:“人民好比滿天星,太陽就是毛澤東。只有跟著太陽走,星星才能亮晶晶。”這首詩歌在《陜西日報》發表后,外省幾家報刊也轉載了,潼關縣中學一位音樂老師還為詩歌譜了曲,給學生教唱。<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結拜老師王老九</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1953年3月,賀丙丁專程拜訪曾經與大文豪郭沫若和過詩的全國著名農民詩人王老九。二人一見如故,王老九拉著賀丙丁坐到地頭桃樹下,叫賀丙丁和他對詩。賀丙丁見景生情開口唱道:“春到人間桃花艷,拜師學藝到此間。要編快板歌唱黨,為給人民多貢獻。”王老九一聽,笑著開口唱道:“我老九,犁棉地,丙丁拜師來學藝。四句詩歌編得好,收為我的大徒弟。”賀丙丁在王老九家住了四五天,學習王老九的創作經驗,臨別時,王老九還送給他一本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div> 從此,賀丙丁和王老九經常一起到縣里省里開會,一起參加各種賽詩會,一起切磋寫作技藝。在王老九的影響、幫助和帶動下,賀丙丁的詩歌創作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在新世紀成為繼王老九之后著名的農民詩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文工團里顯身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58年1月,賀丙丁任相橋公社油槐管區業余劇團團長、農場場長。<br> 1959年2月,西安市舉行第一次群眾文藝會演,臨潼縣代表隊參加會演12個節目,其中眉戶大合唱《歌唱共產黨》、秦腔大合唱《歌唱劈山英雄》、眉戶劇《送郎參軍》等三個節目是賀丙丁創作的。<br> 1959年4月,賀丙丁任相橋大公社文化干部,負責組織田市、相橋、油槐、關山、康橋等五個管區業余劇團的演員和樂隊,成立相橋大公社文工團,擔任文工團團長。先后排演了古裝戲《三娘教子》《五典坡》《安安送米》《鍘美案》、現代眉戶戲《梁秋燕》《小二黑結婚》等,還把碗碗腔皮影戲《借水》搬上舞臺。<br> 1960年2月,賀丙丁帶領相橋大公社文工團赴西安參加全省民間新編戲劇匯演,他創作的眉戶劇《補渠》被評為全省自編自演戲曲一等獎,獲得獎旗一面。</div><div> 眉戶劇《補渠》在《陜西戲劇》1960年第2期發表后,臨潼縣華清劇團、陜西省五一劇團先后排練該劇,在臨潼、西安等地演出,受到觀眾好評。</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天安門賽詩放異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64年8月,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和《民間文學》編輯部,在天安門前舉辦國慶15周年 “全國民間詩人歌手賽詩臺”。《民間文學》編輯部主任吳超,專程趕到賀丙丁家約稿,賀丙丁創作了參賽詩歌:“日子越過越蜜甜,新歌唱了十五年。天安門前詩花放,我再添朵紅牡丹。”吳超同志評價賀丙丁這首詩出手快,合乎主題,語言大眾化,有聲有色地展現了民間文學的詩花大放異彩,臨別前還專門給賀丙丁贈詩留念。<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路途坎坷遭磨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在1965年“社教”運動中,賀丙丁遭到迫害。“社教”工作隊把他寫詩歌拿稿費定性為“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把他參加文化單位創作會議、活動的食宿定性為“多吃多占”,不講道理,強行認定,強迫他退賠稿費5000元,糧食2000斤,連家里的家俱、衣物、口糧也折價“抄”走了。更大的打擊是“社教”工作隊捏造事實寫黑材料,送到省、地、縣文化單位,說他已被開除黨籍,不適宜搞文藝創作和做黨的宣傳工作,剝奪了他參與文藝創作活動和發表作品的權利。“文革”中又被公社、大隊“造反派”打成“牛鬼蛇神”,多次被批斗。<br> 面對逆境,有著詩人情懷的賀丙丁邊挨批斗邊到省上、縣上去上訪反映問題,還吟詩面對這場災難:“每次批斗叫我站,開會總是老一套。造反派,喊口號,我當聽戲看熱鬧。門前貼張大字報,越看越想越發笑。無中生有胡捏造,打倒還要再打倒。”<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春風吹拂降吉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69年2月,賀丙丁去北京上訪。在中辦、國辦信訪局的過問下,陜西日報社有關領導和臨潼縣委書記張安來調查處理了賀丙丁的冤案問題,為他平了反。賀丙丁又重新參加各級文化單位組織的文藝創作活動,又在報刊上發表作品了,他高興地唱道:“水落石出冤案明,詩歌與我又復興。多編多唱借東風,春風吹來春又生。” <br> 1970年,生產隊給賀丙丁歸還了“社教”工作隊不講道理,強行認定,硬逼迫他退賠的錢款和糧食。這一年7月,賀丙丁的大兒子考上了高中,當年冬季又參了軍。賀丙丁說七○年是幸運之年,為此他寫到:“七零年,興運年,好事接二又連三。我的冤案平了反,掃除烏云見青天。強迫退賠糧和款,完璧歸趙都退還。兒子上學考高中,錄取送來通知單。高中上了大半年,應征入伍把軍參。萬事如意添吉祥,全家老少心樂觀。”<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font>操持詩社立功勞</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1979年8月7日,賀丙丁和祁守業、張肯堂發起,在省作家協會、臨潼縣委宣傳部、油槐公社黨委的大力支持和《延河》編輯部雷樂長、縣文化館張陶淵的幫助下,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民文藝創作團體—王老九詩社成立。賀丙丁任詩社社長,祁守業任詩社顧問,張肯堂任詩社編輯。<br></div><div> 全國有23多個省(市、區)300多名詩歌愛好者,先后加入詩社。詩社內部交流刊物《莊稼漢》,以樸實的鄉土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格調,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活氣息,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贊譽。到2016年,先后出刊121期,發表詩歌作品3000多首,為廣大詩歌愛好者互相學習,交流作品,提高創作水平,鋪設了廣闊的平臺。<br></div><div> 1992年8月,王老九詩社在臨潼縣華清池召開第二次社員代表會議,研究討論了振興王老九詩社等問題,修改了詩社章程,會議選舉了新的詩社領導班子。<br></div><div> 2012年6月,社長賀丙丁自籌資金20多萬元,修建王老九詩社文化室。2013年10月12日,王老九詩社文化室揭牌開館儀式在臨潼區油槐街道海王村隆重舉行。王老九詩社文化室建成投入使用,把農民詩歌創作和農村文化活動融為一體,標志著王老九詩社進入新的發展時期。<br></div><div> 賀丙丁擔任詩社社長40多年,他克服重重困難,排除種種責難和阻力,堅持組織開展詩社活動,堅持編輯印發詩刊《莊稼漢》,為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為農民詩歌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閱歷豐富多彩</b></h1> <div><div> 1950年,任油槐鄉康賀村民兵連長,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霸運動。<br> 1955年,任臨潼縣油槐鄉海王初級農業合作社主任,組織本村開展農業生產合作化。<br> 1955年5月2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br> 1956年,任臨潼縣油槐鄉陽光高級農業合作社副主任,分管副業生產。<br></div><div> 1965年3月,任臨潼縣行者農中、小學周會課兼課教員。<br></div><div> 1974年4月,任臨潼縣油槐中學工農兵講師團兼職教員。<br></div><div> 1980年5月,任政協臨潼縣第四屆委員,列席臨潼縣九屆人大會議。<br> 1984年5月,任政協臨潼縣第五屆委員,列席臨潼縣十屆人大會議。<br> 2006年7月,西延鐵路擴建復線,他帶領當地群眾奮力抗爭,維護群眾在鐵路工程占地賠償中的合法權益,得到群眾的很高贊譽,海王村全體村民給他贈送了一面“八旬為民,壽比南山”的錦旗;<br></div><div> 2008年,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繳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br></div></div> 賀丙丁 從1951年5月,參加渭南地區行署召開的宣傳工作會議開始,先后參加省、市(地)、縣文化宣傳、文藝創作、民間文藝等活動80多次。他在這些活動中了解社會,認識時代,開闊眼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增長新知識;學習名人、專家的好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1979年8月任王老九詩社社長。<div> 1979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西安分會。<div> 1980年12月27日,參加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陜西分會成立大會,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br></div><div> 1983年9月11日至16日,在西安止園招待所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陜西分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任第三屆理事會理事。在本次會議上,賀丙丁住的房間和時任省作協專業作家的陳忠實住的房間是對門,他們幾次在一起聊天到深夜。10月18日,陳忠實在《陜西日報》發表專訪文章《詩情不竭的莊稼漢——訪農民詩人賀丙丁》。<br></div><div> 1983年12月5日,代表王老九詩社出席陜西省文藝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作為六位農民文藝工作者代表之一,受到省委書記馬文瑞、省長李慶偉等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接見。</div><div> 1984年2月29日,加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div><div> 1984年4月,參加西安市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 </div><div> 1989年3月,參加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陜西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任第二屆理事會理事。</div><div> 1993年6月8日至10日,參加陜西省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任第四屆理事會名譽理事。<br></div><div> 1994年12月任陜西省農民詩歌學會副會長。<br></div></div> 1983年12月5日,賀丙丁出席陜西省文藝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作為六位農民文藝工作者代表之一,受到省委書記馬文瑞、省長李慶偉等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接見。 1983年12月11日,賀丙丁出席陜西省文藝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作為農民文藝工作者代表之一,受到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胡采的接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辛勤耕耘結碩果</b></h1><p class="ql-block"><br></p> 賀丙丁辛勤筆耕70多年,走出了一條莊稼漢的文藝創作之路,在他文藝創作的常青樹上,枝枝杈杈都結滿了累累碩果:<div> 創作詩歌1000多首。</div><div> 出版的著作有詩歌單行本《賀丙丁認字》 《楊老九得紅旗》 ,詩集《賀丙丁詩選》 《莊稼漢詩壇春滿園》《詩情不竭的莊稼漢》 , 文選《賀丙丁文選》 ,傳記畫冊《農民詩人賀丙丁》。</div><div> 創作迷胡劇本《補渠》《送牛記》,改編迷胡劇本《一臺水泵》,創作秦腔劇本《迎春溝》。</div><div> 撰寫各種文章70多篇,其中總結自己創作體會的有《做夢也沒想到能搞文藝創作》 《我是怎樣學習創作的》 《搞詩歌創作要下苦工夫》等。<br></div> 賀丙丁的詩意人生,經歷了數不清的艱難困苦,也收獲了許許多多的成功和榮譽:<div> 1958年4月,榮獲臨潼縣人民委員會文藝創作二等獎。<br></div><div> 1959年2月,被臨潼縣委宣傳部評為甲等模范宣傳員。<br> 1994年1月,他的詩歌《我再添上紅牡丹》,榮獲西北五省(區)“505杯”農民詩歌大獎賽三等獎。<br> 2000年3月,他的詩歌《新歌唱了五十年》,榮獲陜西省第二屆農民詩歌大獎賽三等獎、伯樂獎。<br></div><div> 2006年10月,榮獲中華老人詩文書畫大賽三等獎、銀獎。<br> 2007年5月,《賀丙丁詩選》榮獲陜西文學創作研究會首屆吉春文學獎。</div><div> 2010年1月,《賀丙丁文選》榮獲陜西文學創作研究會第二屆吉春文學獎。<br> 2011年8月,他的詩歌《為奔小康助大陣》,榮獲陜西省第三屆農民詩歌大獎賽特別榮譽獎。<br></div> 賀丙丁的文藝創作業績,先后載入《中國文藝家傳集》(第一部) 《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四卷) 《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學卷)《臨潼縣志》《臨潼區志》 《臨潼文化名人錄》 《陜西農民詩歌六十年》等。 陜西省著名文藝評論家常智奇先生評論說:“中國當代詩歌創作,從延安到西安,到北京,一路踏著“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進行曲,走來兩支隊伍:一路是臧克家、郭沫若、艾青、郭小川、賀敬之、柯仲平、玉杲、胡征、沙陵、雷抒雁等人,一路是王老九、李有源、韓起祥、謝茂公、李登峰、祁守業、賀丙丁、李強華、張志民、劉勇、劉章等人。這兩支隊伍,匯聚成中國當代詩歌創作的主潮,即中國古典詩歌加民歌的詩歌美學思潮。陜西當代農民詩歌的創作水平,代表著中國當代農民詩歌創作的水平,陜西當代農民詩歌的創作高度,代表著中國當代農民詩歌創作的高度。”<div><br></div> 農民詩人賀丙丁,是繼王老九之后新的歷史時期農民詩歌的傳承人、擎旗人。他是懷著對黨對人民的感恩,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引下走上文藝創作道路的,他把毛主席講的“二為”方向銘刻在心,而且始終不渝。他對農民詩歌是打心眼里的酷愛,是滲透在骨子里的執著。他扛著王老九詩社的大旗30多年,而且在耄耋之年還自費幾十萬元修建王老九詩社文化室,繼續為農民詩歌的傳承和發展盡心盡力。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能把農民詩歌創作和傳承發展,作為自己生活的樂趣和精神追求,而且堅守一生,實在是難能可貴。<div> 我們相信,農民詩人賀丙丁所追求和發揚的這一個時代的農民詩歌 ,隨著歷史的發展,更加豐富多彩,歷久彌新! <br></div> <p class="ql-block"> 農民詩人賀丙丁2021年3月24日(農歷辛丑年二月十二日)凌晨零點零六分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五歲。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容笑貌永存,他充滿正能量的農民詩歌和創作詩歌的堅毅精神,永遠鼓舞我們前行!</p> 編輯 / 賀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房产|
高密市|
仙游县|
射阳县|
邻水|
长葛市|
长治市|
隆回县|
南华县|
灵石县|
读书|
永登县|
彩票|
乌鲁木齐市|
漳浦县|
柘城县|
兴安县|
盐源县|
漳州市|
郎溪县|
郧西县|
襄樊市|
霍林郭勒市|
明光市|
上栗县|
南漳县|
长治市|
元谋县|
龙口市|
霍邱县|
城固县|
东莞市|
沾化县|
鄱阳县|
瑞安市|
清徐县|
资阳市|
博兴县|
竹北市|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