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自駕西藏 享受旅行(12)G317的風光與寺廟

天生有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川藏317國道,不僅是一條風光旖旎的景觀大道,還是一條寺廟林立、藏文化豐富的朝圣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繼續展示這條景觀大道丁青以東的絕美風光和寺廟文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是317國道的真實寫照。因為能讓人待上半天以上的景區不多,因此美美地欣賞沿途風光,盡情地享受自駕的樂趣,才是此行317的意義所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5日早上,我們為趕在交通管制之前出了丁青城。</p><p class="ql-block">晨光灑在公路兩旁的山巒草甸和民居上,猶如一幅精美的天然畫卷,讓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類烏齊到昌都的公路為214國道與317國道合并路段,網絡地圖上僅顯示214國道。除了有一段是懸崖絕壁以外,大部分道路都較好較平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距離類烏齊縣城還有20多公里的國道旁,有個卡瑪多塔林寺。塔林依山傍水修建、周邊風景秀麗、古木參天。</p><p class="ql-block">建造于800多年前的古老建筑為四方形外形,藏語解釋為像房子一樣的塔,與經常看到的圓形白塔不同,更具建造藝術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時寺廟大門關著,我們只能在圍墻外拍攝。據說經堂里主供奉的是蓮花生大師像。</p><p class="ql-block">原本130座的塔林,重建后恢復了108座,如今這108座佛塔也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洗禮,依舊挺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到達西藏第二大城市--昌都市,找了一家性價比相對好的酒店入住,不便的是車要停在200多米外的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昌都市,西藏地級市,古稱“康”或“客木”,別稱康巴,是西藏的東大門。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總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萬多,轄1個區、10個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咽喉部位的昌都市,是川藏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p><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宿后,我來到到市區內的強巴林寺游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強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十二個扎倉,僧人最多時達5000余人,并轄周圍小寺70座。全國政協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為該寺第一大活佛,現已轉世至11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強巴林寺是昌都地區佛教格魯教派最大的寺廟,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于公元 1444年創建,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p><p class="ql-block">歷史上,強巴林寺與內地王朝的關系極為密切,從清朝康熙帝開始,該寺主要活佛都受歷代皇帝的冊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強巴林寺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經堂內各類佛像和高僧塑像、壁畫、唐卡無以計數,匯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代表昌都一帶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強巴林寺最有代表性的是它的“神舞”,在每年的酥油花節期間表演,該舞動作大氣、場面宏大、舞蹈者都戴著猙獰逼真面具表演,是西藏高原享有盛名的一種神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6日,我們繼續往東去320公里的德格。為了趕在車程4小時才到的江達縣,避開一段因道路施工交通管制,早餐后8點就出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城后遇到一段晨光明媚、煙霧繚繞,山、水、橋、民居與峽谷構成一幅美輪美奐的絕美景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有一段道路正在施工,浩浩蕩蕩的車隊過后,如激烈交火的戰場,灰塵滾滾、硝煙彌漫,形成一條延綿數百米的“煙帶”,前后車能見度不足50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G317國道,在達江縣瓦拉河邊的吉祥瓦拉寺、瓦拉寺五明佛學院、以及正對著山上的德欽日追寺參觀。吉祥瓦拉寺是三者的統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拉寺是昌都市影響較大的早期薩迦派寺廟之一,距江達縣城30公里。該寺建于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由薩迦初祖貢嘎寧波創立。該寺依山而建,氣勢宏偉,其鎮寺之寶是一尊極為精致的釋迦牟尼銅質鍍金佛像和一尊由柳樹雕刻而成的護法神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建在兩側山崖絕壁上的小紅房子,是寺院閉關修行者獨居的地方,期間只飲水、極少食品,通常二至四年修成才能出關。可見修行之路的艱辛,沒有堅定的信仰和頑強的毅力是難以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瓦寺主殿外,有三面遮雨回廊畫滿了歷經800年的格薩爾王古壁畫《格薩爾王和他的將領們》。因壁畫正在維修,我們從虛掩的院門進去,從遮檔物中窺探壁畫,有收獲有驚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繼續沿著扎曲河一路向東,到達位于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西藏解放第一村、18軍渡江紀念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十八軍進軍西藏解放昌都,在崗托村渡過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役”第一槍,崗托村得到解放,這里成為西藏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18點到達四川德格縣,在城區找了家酒店住下后外出晚餐,并逛了下街。</p><p class="ql-block">德格縣,隸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8.8萬人,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縣城在狹窄的色曲河河道兩旁,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十分熱鬧。停車是個難點,我們進城后就用了半個小時找停車位。</p><p class="ql-block">廣場上隨歌而舞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7日早餐后參觀德格印經寺,正遇一對新人喜結連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格印經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始建于1729年,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縣城(更慶鎮)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德格印經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該院雕版印刷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產業代表名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德格出城后一路風光美景,讓人目不暇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的目的地是甘孜,</span>這是途中沒有進去游覽的圣仙溝景區路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柯山睡佛觀景臺打卡(“睡佛”在左上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大的“睡佛”,唯妙唯俏,雙手合十向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途經著名的雀兒山隧道口,并在18路軍青藏道路紀念園留影。</p> <p class="ql-block">雀兒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德格兩縣之間,主峰海拔6168米,埡口5050米,是川藏北線上的最高點,也是“川藏第一險”。</p><p class="ql-block">被稱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紀念園是一處紅色教育基地,園區內的主要設施有烈士陵園、張福林烈士紀念館和烈士陵墓,以及十八軍川藏線雀兒山紀念館。還有配套的景觀步道、廣場、停車場、人工湖和景觀雕塑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歷時5年艱苦建設,這條超特長公路隧道,于201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從此,“翻越雀兒山,猶過鬼門關”的歷史一去不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過了雀兒山隧道后,看到右側雪山下有一湖泊,果斷放飛無人機觀賞。經查證這是玉隆拉措湖。</p><p class="ql-block">玉龍拉錯湖位于德格縣境內的雀兒山下,海拔為4040米,平均深度約為10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蝕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甘孜縣也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所在地,這里是川藏北線的一個重鎮,四川進藏門戶,地理環境,氣候與之前有所不同,人口密度明顯高很多。</p><p class="ql-block">吃晚飯時為了預約(需提前48小時)明后天色達佛學院的門票,折騰了很久也沒成功。看來明天的行程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到色達線下窗口購票,二是如果購票人數受限可能要推遲一天參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8日早上,想參觀甘孜寺,穿過城區4-5公里的街巷拐入溝坎小路,按照導航兩次都走進斷頭路,無奈就在距寺廟數百米的山頭用無人機觀景。</p><p class="ql-block">甘孜寺建筑風格屬藏、漢結合。寺廟系格魯派,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文革時被毀,1980年前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帝視角下,塔型寺廟周邊是城區建筑和連綿起伏的高山草甸,寧靜而祥和、美麗而壯觀,讓人心醉神迷,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想,好想飛奔過去看個究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甘孜出城半小時左右的國道旁,是AAAA景區薩格爾王城。當然不能錯過,進去逛了約一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城的標志性建筑森珠達孜王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薩爾》作為世界史詩之冠,與《伊利亞特》《奧德賽》《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并稱五大史詩。《格薩爾王傳》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會歷史的百科全書式的偉大著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薩爾王城建于格薩爾史詩“霍嶺大戰”遺址上,依照格薩爾的傳奇一生,勾勒出其完整的一條生平序線,繪就了一幅格薩爾生平文化的立體畫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目的地是色達,需要離開317國道往北進入455省道和6983縣道,翻越海拔4580米的乃龍山埡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爬山的行車中并未感受到乃龍山的震撼,當我們到達山頂回望盤山道時,才知道這一段路的兇險,美麗的景觀更讓人驚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小雨,下午到達色達縣城,首要任務是找到旅游集散中心線下預訂了明天參觀色達佛學院的門票(門票免費,觀光車30/人),好在順利預定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進住酒店,雨稍停后,開車到6公里外(進城時的方向)的東嘎寺觀光。</p><p class="ql-block">東嘎寺始建于十六世紀初,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黃教扎什倫布寺的分寺,格魯派寺廟。寺內的壁畫雕刻藝術具有獨特的觀賞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張經武曾經在這里會見了十四世達賴喇嘛,面交了毛澤東主席給達賴的親筆信和十七條協議抄本,同時宣傳了黨的英明政策。寺前立有“會談碑”一塊,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完一個大殿后,雨過天晴,太陽透過云層,照亮了大地、草原 、寺廟,美輪美奐,這是無人機視角的東嘎寺全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9日早起,退房并將行李裝車,乘擺渡車去色達佛學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小時后,車輛停在喇佛學院的山坡壇城,此時天上烏云密布,半山上、溝壑里云煙飄渺,煞是好看,雖少了陽光,但紅房子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順著游覽線路(規定的游客線路范圍很小,絕大多數地方標識“游客止步”)走到最遠高處的瞭望臺處,觀賞拍攝全景,這里視角可以居高臨下觀賞到整個佛學院80%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色達佛學院,全稱是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是由晉美彭措法王1980年創辦,在短短30年間從藏區一個山谷深處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p><p class="ql-block">2000年,僧眾過萬,鼎盛時期,有超過三萬多出家僧眾在此修行居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數千間赫紅?的小?屋,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四面的山坡,延綿起伏,蔚為壯觀。谷底和山梁上?座?碧輝煌的?殿,矗立其中,帶給人一場視覺上的盛宴,無與倫比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說佛學院戒律十分嚴格,男女信眾的僧舍涇渭分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僅有兩個小時的參觀時間,到時間就要上車原路返回,當然也可以自行租車。回到色達縣城吃了碗混沌就向汶川方向出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個小牧童好奇的看我放飛無人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著縣道往南,中午13點回到317國道馬爾康段。之后的100多公里,穿越了無數隧道,多數是4—5公里以上的超長隧道,感受到國家為修建這條國道付出了巨大代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社旗县| 象山县| 高陵县| 福鼎市| 宁乡县| 遵义县| 安国市| 新干县| 洛浦县| 神农架林区| 凤山县| 廊坊市| 苏州市| 平阴县| 贵南县| 家居| 广德县| 玉龙| 安国市| 屯门区| 图木舒克市| 南丹县| 沾益县| 高清| 新晃| 广南县| 石渠县| 祁阳县| 靖西县| 弥渡县| 普兰县| 贵阳市| 霍州市| 多伦县| 育儿| 从江县| 巧家县| 西乡县| 临潭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