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聽村里人說廟溝山上有座石頭廟,主廟是塊被掏空的大石頭,空間很大,足能容納八九個人。甚是好奇,決定上山看看。</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一位大哥的帶領下,驅車蜿蜒前行,很快在距離黑石寨村部四公里的山上見到了大石廟。山頭不高,稀疏的長著一些松樹,山上黑石粗獷斑駁,三五成簇,或立或臥,或獨或擁,散落在山頂之上。石頭座落的十分不規則,但又相對集中。站在山頂遠眺,溪流堰塘蜿蜒縱橫;村莊房舍錯落有致,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山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天空碧藍清澈,山石浮翠流丹。廟門上方寫著“大石廟”三個鎏金大字,拾級而上,主廟為三間白墻粉瓦建筑,廟的前、左、右三方用青磚壘砌而成,后墻是一塊天然巨石,巨石中空,約有10平方來米。洞內供奉的三座神像,由于室內昏暗,看不清洞壁上是否還有其他巖石符號。問廟內居士,居士往往答非所問。索性和向導大哥自行到廟后觀賞。</p> <p class="ql-block"> 繞過山墻,見墻上懸掛的縣級“巖畫與石刻”的文物保護單位銘牌。此時方悟,巖洞原來是遠古人類的巖石文明。從后邊看巖洞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巨石構成,高約七八米,長約10來米,矗立在山頂之上,若非廟宇建筑遮擋,甚是顯眼,確實符合凹穴類史前文明特征。</p> <p class="ql-block"> 繼續下行,又一座巨石上面鐫刻著兩個無字淺穴,兩者并列而立,大小不一,但深淺一致。小穴旁邊的石縫里頑強的生長了一棵黃楝樹,黃楝樹沐雨而生,從石縫中汲取水和營養,不離不棄的陪伴著這份無字天書,似乎想告知人們什么,又似乎在守護著什么。</p> <p class="ql-block"> 據村里老人所講,大石廟凹穴類石刻,巨石堆疊類巖畫并非個例,在不遠處的孟山村還有個石人柱石刻,駱駝石巖畫。由此可見,5000年前遠古人類已在此生衍不息,頑強創業。</p> <p class="ql-block"> 巖畫、石刻分布在南召縣石門鄉一帶,(據說鴨河,鎮平,方城也有很多)蜿蜒曲折,盤旋回轉在淺山丘陵之間,或壘石突兀,或叢棘連陌。他們在神秘中透露著濃郁的遠古文化氣息,究竟是圖騰也好,祭祀也罷,星象祈福也好,太極周轉也罷,沒有人能完全讀懂它們的意思。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遠古先民文化、生活信息的排列和點綴;是石門鄉一帶早期先民與現代人類信息對話的密碼;是上天留給當代人的天書;是歷史恩賜后人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溪流縱橫交錯,峰岡攜手相伴,小橋輕吟風嗚,松竹四面環合。石門石刻,巖畫默默的矗立在淺山丘陵之間,把歷史的內涵和外延深深地藏在巖洞、巨石之間,靜待后人來參觀、欣賞、認知和解讀。</p> <p class="ql-block">文:開心幸福</p><p class="ql-block">圖:開心幸福</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精河县|
宝应县|
大石桥市|
株洲市|
左贡县|
开平市|
湄潭县|
台北县|
乌拉特前旗|
麦盖提县|
寿阳县|
沁水县|
平塘县|
扶风县|
古浪县|
柞水县|
措美县|
上饶市|
五台县|
凤山县|
武宣县|
云南省|
澄江县|
西华县|
金湖县|
保亭|
东乡族自治县|
敖汉旗|
同心县|
毕节市|
绥芬河市|
彭州市|
高州市|
高阳县|
广河县|
陆河县|
石狮市|
玉龙|
南溪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