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上海博物館新的東館已經(jīng)落成,于今年2月2日試開展,新館新年的“開館大展”是《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成都的金沙博物館去過了,而三星堆沒有去過,一直想看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這次辦到家門口來了,一定要去一次。春節(jié)期間一直預約不到上博東館的門票,幾乎每天一開始搶票就“秒空”,這次太太終于搶到兩張周一的票,估計人家都以為博物館周一是閉館的,而上博東館偏偏是周二閉館,才得以如愿以償。</h1><div><br></div><h1>上博東館現(xiàn)在里面就開了三個館,一樓的第一特展廳和二樓的第二特展廳展出的就是《星耀中國》,一樓還有一個青銅器館是展出的從上博搬過來的古青銅器,也有不少“重器”(實在來不及細細看,以后再補課)。</h1><div><br></div> <h1>這是進館的門廳中矗立的是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最有名的一件文物——青銅大立人,是1986年在三星堆遺址的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重約180公斤,距今有三千多年歷史,是現(xiàn)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被譽為“世界銅像之王。”估計它是三星堆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這次沒有來上海展出,這是“復制品”,有點遺憾。</h1><div><br></div> <h1>三樓還有一個展廳是《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國寶.全球巡展(上海站)》,博物館里里外外都是它的廣告。</h1><div><br></div> <h1>不過不要被“12K”唬住了,以為有多么的高清,由于他們的投影機沒有調(diào)好,居然還有有重影(我開始還以為是立體電影呢),清晰度還不如我家的1024像素的投影機。</h1><br> <h1>12K展示的現(xiàn)場,四面墻上都有投影。</h1><div><br></div> <h1>大立人的圖像。</h1><div><br></div> <h1>金沙遺址出土的有3000年歷史的“金太陽鳥”的圖像。</h1><div><br></div> <h1>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震驚了世界,三千多年前的眾多精美的文物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確實震撼。這次上博集結(jié)了四川省內(nèi)12家及國內(nèi)其他地區(qū)16家文博機構(gòu),一共展出了363件/套的文物,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嘆為觀止!</h1><div><br></div><h1>下面是位于一樓第一特展廳的文物中的十幾件重要文物的照片。</h1> <h1>這是編號1的“金面具笄(ji)發(fā)青銅人頭像”,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的文物,2021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八號祭祀坑出土,高48厘米。在青銅人頭像外面包裹著一層金面具,這精湛的工藝真是絕了,而且出自于3700年前古人之手。</h1><div><br></div> <h1>這是編號2的“金面具辮發(fā)青銅人頭像”,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高41厘米,也是商代晚期的文物。</h1><div><br></div> <h1>看得出背后的頭發(fā)是“辮發(fā)”。</h1><div><br></div> <h1>編號3:“夔龍冠縱目青銅面具”,造型獨特而夸張,兩個眼睛向前凸出來,高82厘米,1986年三星堆出土。</h1><div><br></div> <h1>編號4:有三千多“歲”的商代晚期的青銅雞,高14厘米,三星堆出土。</h1><div><br></div> <h1>編號5的青銅“豬鼻龍”。長120厘米。</h1><div><br></div> <h1>“豬鼻”上還有精細的花紋。</h1><div><br></div> <h1>編號6是被人戲稱為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用的“方向盤”的“青銅太陽形器”,1986年三星堆出土。直徑85厘米,比我們的方向盤大多了。</h1><div><br></div> <h1>分三次鑄造而成,工藝很復雜的。</h1><div><br></div> <h1>編號7:青銅爬龍權(quán)杖”,三星堆文物,有人說像頭長胡子的老山羊。高6.5厘米。</h1><div><br></div> <h1>編號8的是“豎披發(fā)青銅人像”,2021年三星堆出土。高104厘米。</h1><div><br></div> <h1>他肌肉發(fā)達,臀部后翹,被譽為三星堆的“健身教練”。</h1><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left">編號9:“獸首冠青銅人像”,殘高42厘米。</h1><div><br></div> <h1>側(cè)面。</h1><div><br></div> <h1>編號10:“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青銅牌飾”,要把綠松石嵌入青銅器,真不簡單,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做到了。高13厘米。</h1><div><br></div> <h1>編號11:這是展廳里體積最大的展品之一“青銅大面具”, 2021年三星堆出土。高71厘米,寬131厘米。</h1><div><br></div> <h1>編號11:“有領玉璧”2001年金沙遺址出土。直徑24厘米,壁厚0.5厘米,關鍵是它中部還有凸起的“領”,工藝就要比平面的“璧”復雜不少了。</h1><div><br></div> <h1>這是背面。</h1><div><br></div> <p class="ql-block">這是今天在上海歷史博物館拍到的“璧”的照片,它是無“領”的,明顯工藝就簡單多了。</p> <h1>編號13:“十節(jié)玉琮”,它的形制最早出現(xiàn)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時期,2001年金沙遺址也出土了類似的玉琮,說明良渚文明與金沙文明有一定的聯(lián)系。</h1><div><br></div> <h1>編號14:“玉牙璋”1986年三星堆出土,長69厘米。</h1><div><br></div> <h1>下面是在第二特展館的一些重點文物的照片。</h1> <h1>編號15:“高冠立發(fā)青銅人像”,2021年在三星堆三號祭祀坑出土,高11厘米。</h1><div><br></div> <h1>這是編號16的“長發(fā)青銅跪坐人像”,是2021年在三星堆四號祭祀坑出土的。高48厘米。</h1><div><br></div> <h1>底部局部,似乎兩手之間還應該有個什么東西。</h1><div><br></div> <h1>編號17:“尖帽青銅人像”,也是2021年出土的。高19.5厘米。</h1><div><br></div> <h1>編號18的“青銅虎頭龍身像”。2021年三星堆出土。高75.5厘米。</h1><div><br></div> <div><br></div> <h1>編號19:“青銅神獸”,還缺了一條后腿,2021年三星堆出土。高26厘米。</h1><div><br></div> <h1>編號20是一條“青銅蛇”,1986年三星堆出土,已經(jīng)斷成三截,現(xiàn)在還有80厘米長。</h1><div><br></div> <h1>編號21是一個“青銅連枝燈”。它是在貴州出土的,是距今2000年的東漢的文物。高117厘米。</h1><div><br></div><div>(本篇完,待續(xù))</div><div>撰文:河馬91</div><div>攝影:河馬91、河嫂</div><div>審核:河嫂</div><div>2024年3月7日于上海</div> <h1></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平南县|
叶城县|
江源县|
商水县|
铜陵市|
金阳县|
尚志市|
普洱|
深泽县|
松溪县|
巫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黄陵县|
柏乡县|
明水县|
莱州市|
京山县|
勐海县|
澄城县|
同心县|
定边县|
澎湖县|
科技|
印江|
岚皋县|
灵宝市|
云龙县|
六盘水市|
巴青县|
延津县|
郑州市|
新建县|
建昌县|
侯马市|
乐亭县|
溆浦县|
濮阳市|
南郑县|
云阳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