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華書山”---家鄉的二酉山 ,是我敬仰的圣山。</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湖南省 沅陵縣在酉水烏宿二酉山隆重舉行 中華書山開山大典 。大典聚集全國眾多文學藝術名家,演繹“開蒙啟智”,“勤學篤行”,“朝圣祈福”三個篇章, 再現中華書山二酉山的輝煌,銘記二酉藏書對于傳承、弘揚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偉大歷史功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酉水、酉溪環繞的二酉山, 相傳是秦朝博士伏生藏書,賡續中華文化火種的地方;也是成語“書通二酉,學富五車 ”典出地。前清湖南督學使張亨嘉題寫的“古藏書處”石碑,彰顯二酉藏書文化的歷史厚重;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朝拜二酉山》 “巴山楚水五溪蠻,二酉波橫繞龍蟠。古洞尋書探奇字,思懷空吟三千年 “的詩句令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遐想聯翩,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二酉書山隔酉水相望的是沈從文筆下《白河流域幾個碼頭》之首 烏宿古鎮。小鎮承繼二酉文化脈源,民風古樸醇良,尊師勵學,耕讀傳家。鄉民子弟志存高遠,勤學善思,地方人才輩出, 贏得"教授村”美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從二酉山遠眺烏宿鎮 前清湖南督學使(北京大學第四任校長)張亨嘉題寫的“古藏書處”石碑<div><br></div>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酉藏書洞千仞絕壁上,鐫刻著黃永玉傾情題寫的”中華書山”四個大字 ,氣勢磅礴,莊重典雅。 這是華夏兒女對二酉山藏書文化的崇高禮贊,也是一代大師對曾經生活在酉沅之濱 親人的深情呼喚! 沈從文 《一個傳奇的本事》:“抗戰到六年,大表哥(指黃永玉父親黃玉書)因不樂意在師部作事,已代為安排到沅水中游<font color="#ed2308">清浪灘</font>前作了一個絞船站的站長。至于大表嫂(指黃永玉母親楊光蕙)呢,依然在沅陵<font color="#ed2308">烏宿</font>鄉下村子里教小學。假期中,我大哥(沈云麓)總派人接母子到沅陵”<font color="#ed2308">蕓廬</font>“家中度過假期。”而 黃永玉稱呼“九娘”的沈從文最心疼的九妹沈岳萌,就長眠在與二酉書山隔酉水相望的烏宿 后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中所述“清浪灘“— 伏波宮 、五強溪水電站, ”烏宿“— 二酉書山 、教授村, ”蕓廬“(沈從文家在沅陵的寓所)等, 都是“沅陵”---辰州 具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著名地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 我生長在和書山一水相隔的烏宿中街。自幼受二酉藏書傳說熏陶,養成嗜書好學習慣. 開啟了知識寶庫,拓展了閱歷視野 ; 升華了思想境界,促進了事業進步。<br><br> ”中華書山“二酉山懷抱的二酉小學(原烏宿中心小學)是賡續中華文明、培養當地萬千苗漢優秀兒孫的搖籃,也是我的啟蒙學堂。 歷經七十個春秋已經泛黃的學生手冊,是家鄉文化教育發展的歷史實物,也是我深得二酉文脈滋養的見證。封面的毛筆字展現博學多才唐國欽校長的書法功力; 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的各科分數凝聚可敬可愛山村教師的心智和汗水……<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七年秋,我在沅陵一中讀高一期間,一次到新華書店看書時偶然發現一張 二酉山水彩畫明信片。我如獲至寶, 珍藏 六十多年,畫片鏡框至今仍置放在我書柜的顯眼處。無論我走到那里,也不管我處于何種境遇,這幀二酉山畫片都一直陪伴著我,有如神圣的二酉山時時刻刻都在呵護著自已的子孫。“二酉藏書”的美好傳說激勵我刻苦攻讀,自強不息。六十多年來,我身處異鄉,每每看著這幀畫,總會激起我奮發向上的活力、無限的崇敬和思念……2009年,我在一種莫名的鄉愁中寫成《我珍藏的二酉山水彩畫》。 又經歷長達十一年的尋覓,2020年5月,在佛山博物館文化學者陳麗華女士、香港 港澳臺中華文化藝術協會副會長,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陳 興先生邦助下,終于確認畫的作者正是他們的恩師、抗戰期間由蘇州美專避難到沅陵的著名畫家方坤壽先生,并進而使得二酉山水組圖(含二酉山、堂門前、烏宿灘 三幅水彩畫)精彩面世,三圖齊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二酉善卷啟迪五溪先哲<div>四化宏圖激勵一代英才</div>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在白龍江碧口水電站 ,我的書法作品落款 “二酉山人”。多謝一位篆刻技藝精湛的朋友特為制作 同名印章一方,渾厚拙樸,我視為至珍。 2007年3月,我用 “二酉山人”名號在新浪網創辦個人博客。以博文為基礎, 于2019年5月編輯出版自傳性詩文集《江河情緣—從酉水到長江黃河》。 忠實地記錄我的人生軌跡、我的奮斗, 飽含我對神圣二酉山的感恩和祝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鄉的二酉山--中華書山, 名垂青史,文耀中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酉山人 孫國緯<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3日 于 嘉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准格尔旗|
宁化县|
云梦县|
宁德市|
高碑店市|
延吉市|
宜兴市|
隆尧县|
年辖:市辖区|
瓮安县|
拉萨市|
贵定县|
抚松县|
皮山县|
山东省|
梁河县|
潞城市|
黄冈市|
荃湾区|
额尔古纳市|
会宁县|
建昌县|
辉县市|
桂东县|
广南县|
陵川县|
松阳县|
岑溪市|
沧源|
漠河县|
达州市|
临潭县|
沙湾县|
新竹市|
富川|
辽宁省|
包头市|
安溪县|
珲春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