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現在由潮州、揭陽、汕頭三個地級市組成,如果說汕頭是潮汕的經濟中心,那么古老的潮州就是文化中心,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早在2000多年前,潮州就已經存在了。潮汕人的祖先主要是中原漢族移民,他們與當地的南越土著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不斷融合和同化,形成了今天的潮汕人。潮汕人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 <p class="ql-block">潮汕文化也就是潮州文化隸屬嶺南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產生和發展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文化地域特色鮮明,潮雕、潮繡、潮劇、嵌瓷、功夫茶以及潮州美食等許多非遺享譽世界。春節期間來到這座古城,看文化古跡,體民俗風情。</p> 潮州古城樓也稱廣濟門城樓,作為潮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聞名,是潮州城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樓,樓分三層,面寬五間,下涵拱門以通內外;仿宮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頂,配以玻璃瓦紅彤壁,朱柱格子窗,畫棟雕梁,顯得雄偉壯觀。 通過古城樓,首先來到牌坊街 牌坊是中華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筑物。 牌坊在中國各地都有,曾經去過安徽歙縣棠樾牌坊群以及四川隆昌石牌坊,它們是中國古牌坊文化的典型代表。 潮州牌坊街共有古牌坊22座,成為與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志性景點,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騎樓,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風格的騎樓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風貌。 一座石牌坊一個故事,看完石牌坊集齊故事,還是需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 在牌坊街狀元亭巷口,坊字兩面同。為明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而建,林大欽為潮州乃至粵東地區古代唯一的文狀元。 牌坊街騎樓的店鋪主要圍繞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手拉壺、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寶(老香櫞、老藥桔和黃皮豉)、牛肉火鍋、粿條、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潮州開元寺位于潮州市區開元路,原占地100畝,現存20.3畝,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稱開元寺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起改稱為開元鎮國禪寺。開元寺經歷代修建,帶有宋、元、明、清的建筑風格和藝術特色。 潮汕祠堂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汕祠堂的建筑、石刻、潮州木雕、嵌瓷等工藝考究精湛,祠堂所承載的族譜和家史,與潮汕民系族群息息相關,潮汕祠堂,是海內外千萬潮汕人記住鄉愁的心靈圣地。位于潮州古城內的己略黃公祠 潮汕祠堂遍布潮汕地區各鄉鎮村居,總體數量以萬計,大多建造考究,歷史悠久。 己略黃公祠,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潮州木雕藝術殿堂,梁枋兩端飾以形象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銅雀臺”、“張羽煮?!?、“水漫金山”等戲曲傳奇、民間故事則是木雕創作的主要題材,“韓江麗景”地方風光類也有體現。 金漆木雕 又稱潮州金漆木雕,簡稱潮州木雕,是一項中國民間雕刻藝術,發源于廣東潮汕地區得名,潮州木雕與浙江東陽木雕并譽中國兩大木雕體系。 己略黃公祠國寶級的金漆木雕,如此精美 精美的己略黃公祠木刻 潮州嵌瓷俗稱"貼饒"或"扣饒",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三大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之一,也是傳統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以繪畫為基礎,運用各種彩色瓷片剪裁鑲嵌表現形象的建筑裝飾藝術,建筑物的裝飾品或供欣賞的擺設,被譽為"永遠亮麗的藝術"。 路邊居民區一個祠堂,屋檐精美的嵌瓷,漂亮的漆畫。隨處可見的潮州嵌瓷堪稱最奪人眼球的風景,有永不褪色的屋頂戲劇之稱。 “討?!睘樯某鄙侨?或從事海上商貿,或捕魚為生,他們大多信仰媽祖,因此潮汕地區媽祖文化十分興盛。媽祖宮廟遍布境內各個角落,其數量之多無法統計。位于潮州鳳凰洲的媽祖廟。 鏤空石雕,屋檐漂亮的嵌瓷。 精美絕倫的潮州嵌瓷 潮州鳳凰洲上建于清代的奎閣,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在上面可以看見廣濟橋的正面全景。 潮州古城歷史文化街有很多傳統府第民居與宗祠建筑,私家住宅主要建于明代和清代,系古代貴族官宦聚集地。在這里有一座建于北宋的駙馬府。 許駙馬府為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和駙馬許玨的府第。該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歷代屢有維修,但仍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 1997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class="ql-block">參觀潮州市博物館,海洋文化和華僑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在中國以外,世界各地分布大約有1500多萬潮汕人。</p> 石雕展廳分為很多個主題:祠堂門樓、石牌坊構件、墓葬、寺廟建筑等。這些雕刻的石頭,運用了諸多藝術手法。什么淺雕、高浮雕、透空雕、縷空雕、雙面雕、線刻等等。 嘆為觀止的潮州金漆木雕 潮繡與廣州刺繡(廣繡)總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韓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宇。 韓文公祠背靠韓山,面臨韓江。主體建筑分前后二進,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祠前甬道盡端處之五十一級筆直石蹬道。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潮州刺史。雖只有短短八個月,但他詢民疾苦驅鱷除害、修堤鑿渠發展農桑、推法立制贖放奴婢、延師重教興學育才,在潮州歷史上留下深遠的影響,受到潮人的尊崇。潮州人民把韓愈登臨過的雙旌山稱“韓山”,員水改稱“韓江”,建韓文公祠。韓山上的韓祠里面有一塊碑刻,稱頌韓愈“功不在禹下”。 <p class="ql-block">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說懷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縣)人 ,自稱“郡望昌黎(今遼寧省義縣)” 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中國唐朝中期官員、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教育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p> 名篇《潮州韓文公廟碑》是一篇創作于宋代時期的散文,作者同為唐宋八大家的蘇軾。這篇文章是蘇軾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滌的請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韓愈廟所撰寫的碑文。該文高度頌揚了韓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績,并具體描述了潮州人民對韓愈的崇敬懷念之情。感情澎湃,氣勢磅礴,有人評價“《韓文公廟碑》,非東坡不能為此,非韓公不足以當此,千古奇觀也?!? 竹簡狀石雕幕墻鐫刻有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手書的鴻篇巨掣——王大寶《韓木贊》。兩個雕像為杰出的潮汕人,左為華僑領袖莊世平,右為國學大師饒宗頤。 <p class="ql-block">韓山上俯瞰韓江風光,古城樓、廣濟橋以及網紅潮州大橋</p> 寬闊的韓江是潮州人民的母親河 龍湖古寨,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地處韓江中下游之濱。面積約1.5平方千米,始創于宋,圍寨于明,繁盛于清,見證了潮汕地區從農耕時代到商業時代的歷史變遷。 龍湖古寨先后被列為"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采訪創作基地"、"香港中華民俗攝影采訪創作基地"、"廣東省最美人文歷史鄉村""廣東古村落""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廣東省"潮文化研究基地"、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寨門口七塊牌子。 龍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規劃格局,寨中匯聚有數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宮廟等建筑物。至今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古寨結構很講究,是先人按照九宮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長達1.5公里,由于形似"龍脊",加上該寨四周韓江水、池塘湖水環繞,因而稱"龍湖",直街東面有三條街,西門有六條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在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賈富紳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進、十進之深。 龍湖古寨 中,近萬土生土長的居民延續著富有特色的文化風貌傳承著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整座古寨充盈著質樸的農家生活氣息。寨中宗祠、家廟百余座,女性祠堂"阿婆祠"、紀念老師的" 祠"在我國極為罕見。 從龍湖古寨北門入寨不遠,能看到一間尺度大于平常祠堂的建筑,這就是因祠門寬闊被稱為“闊嘴祠”的阿婆祠。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是當時龍湖富甲一方的商人黃作雨為其生母周氏所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這座女性祠堂在潮汕地區乃至國內都是極為罕見的。 紀念老師的祠堂 大戶名宅庭院深深 精美的木雕漆畫 商鋪經營的東西很有地域特色,中草藥香蘘。 潮汕特色飲品油甘汁系列 潮州功夫茶館 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隨處可見,古寨內巷陌縱橫名宅巨祠無數 紀念媽祖的天后宮 潮州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于韓江之上,連通城市東西兩岸,是一座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身的獨特橋梁,它與福建泉州的洛陽橋、北京的盧溝橋和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橋梁結構獨特,裝飾精美,歷來有“江南第一橋”的美稱,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p class="ql-block">廣濟橋橋面古香古色,橋身橫跨韓江,并集梁橋、拱橋和浮橋于一體,結構十分特殊,堪稱我國橋梁中的孤例。一直慕名,因為這橋,來到了這座城。</p> 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廣濟橋共由東西二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則由橋墩、石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整橋長度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共有12個橋墩和1座橋臺,12個橋孔;西邊梁橋長137.3米,共有8個橋墩,7個橋孔;中間浮橋長97.3米,由18只木船連接而成。 廣濟橋現有橋亭30個,其中殿式閣12個,雜式亭臺18個,橋亭的設計匠心獨運,既可以為橋梁和行人提供遮護,使橋身和過往行人少受日曬雨淋。同時也能增加橋身重量,增強橋身的穩定性,提高橋梁的抗風御潮功能,延長壽命。 “民不能忘”是橋上唯一座牌坊 廣濟橋就象一座造型別致的水上古城,走在橋上,可以盡情欣賞亭閣和韓江組成的一道道靚麗風景。 橋上一座座亭閣,每一座都有一副楹聯,一塊牌匾,上面全是書法大師的手筆,處處盡顯潮州人的文化底蘊。 廣濟橋可以說是潮州最有名的景點,且只能在固定的時間開放,參觀游客特別多。 現實版的“過河拆橋”。白天,游客可以在橋上漫步觀賞亭子、橋墩和江景,每到下午五點半,橋面上的木船就會被工作人員拆卸,等到次日早晨十點,又會按照規定的格局重新搭建。 廣濟橋是一座兼具歷史、文化和美景的古橋,不僅是廣東省的名勝古跡,更是全國橋梁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每天的“過河拆橋”不僅為游客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更是對廣濟橋歷史和文化價值的生動詮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作為中國人,應該文化自信。旅行在最美中國,打卡潮州廣濟橋。 潮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美食之都,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 到潮汕不可能不提到美食小吃,到潮汕的幾天,吃了很多,糖蔥薄餅、烤粿條、粿條湯、牛肉火鍋、牛肉魚丸、蠔烙、腸粉、紫菜炒飯、生腌、甘草水果……潮州的小吃和美食太多了。 潮州菜,也稱潮汕菜 ,簡稱潮菜 ,是享譽中外的一大菜系 ,是中國四大菜系之粵菜的主干與代表。 今年春節,潮汕成了中國旅游熱點,許多游客為了“吃”,專程來這里過節。 春節期間,潮州各種美食小吃從清晨供應到深夜,彌漫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讓游客沉醉。 此時的人潮,是另一種風景,凸顯濃濃的年味。 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節日,神州大地處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一片節日的氣氛。有幸在充滿古韻的潮州過節,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廣濟橋燈光秀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第一次旅行結束,乘高鐵回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淳化县|
荣昌县|
南岸区|
田林县|
葫芦岛市|
汾西县|
留坝县|
万山特区|
高邑县|
横峰县|
宁海县|
平山县|
渝中区|
安徽省|
巴林左旗|
师宗县|
牡丹江市|
南开区|
三台县|
龙里县|
攀枝花市|
福安市|
梁山县|
济源市|
辽阳县|
上犹县|
莱芜市|
宣武区|
鸡泽县|
九龙坡区|
霍城县|
葫芦岛市|
布尔津县|
榆中县|
新宾|
西昌市|
莱芜市|
惠水县|
荣成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