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小魏從警校畢業,被分配到丹鳳縣公安局庾嶺派出所工作。當時,本人已經在此工作近三年了。新入警隊者,需要有師傅帶著,這是傳統;按照組織安排,我和魏警官開啟“老民警+新民警”組合,算是典型的“傳幫帶”互助組合傳承者。從此,我們聚力同行,是戰友,是同事,是兄弟;一起出警,一起辦案,化解矛盾糾紛……。大膽探索,完成農村戶口城市化管理試點,建成全市第一個省級優秀戶籍室;戮力同心,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建起全省首批派出所檔案室;不懼風險,請纓蹲點守候,合力抓捕命案逃犯;不畏艱辛,開展治安亂點整治;剝絲抽繭,喬裝走訪,核實線索,破獲塵封數年的蒙面入室搶劫大案,涉案人員悉數到案;深入基層,探索農村治安防范新路子………。近三十年的時光,我們一路走過,轉眼間,步入知天命年紀。當初的組合,也成了永久的記憶。前不久,魏警官赴云南出差,給老民警帶了一塊普洱茶,滿滿的都是友情。</p><p class="ql-block"> 歲月匆匆,白駒過隙。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初,自己剛進入警隊,23歲的年紀,懷揣著剛捂熱的林業助理工程師聘書、帶著青年憧憬,走進庾嶺派出所。剛好處于一個尷尬的時期:原來的五名治安警清退了,我們一起分配到所的三人,全是新入警隊的新手。原來的老民警只有兩人:一個是以工代干人員,還兼著內勤、戶籍、內務管理;另一個是我們的領導,擔任副所長職務。在安排“傳幫帶”上,領導也無奈,說了句:“你們三個跟著我們學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沒辦法,現實如此,我們算是師出無門。好在有句話說的好,修行在個人。自己堅持學中干、干中學,慢慢的就進入角色,完成林業技術干部到人民警察的華麗轉身。也是一路艱辛:第一次參與辦理案件,因為沒有經歷而誠惶誠恐,第一次在局長辦公會匯報疑難案件時,因為缺乏鍛煉、缺乏自信而忐忑不定,第一次參與偵破案件、案情分析時的幼稚,親身體驗破案過程的辛酸苦辣和破案后的喜悅,第一次成功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后的歡欣……。經歷過外勤、內勤、戶籍等崗位的歷練,逐漸熟悉了公安業務;歷時兩年,順利通過了公安管理自學考試所有課程;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了職業道德、紀律底線,為自己筑牢了做人做事基本原則,樹立正確的“三觀”,成為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副所長、內勤,他們兩個因自身貪欲而前赴后繼、身陷囹圄,真是福禍一念之間,真正讓人感到人生坎坷。反過來,感謝他們,有了當年目睹的事實,才有了自己現在的謙虛謹慎,才有了始終如一的剛正不阿、廉潔自律。</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入警不到三年,自己開始帶新入警隊的小兄弟。照葫蘆畫瓢,從辦理戶籍、撰寫簡報、各種筆錄制作、現場勘驗、審查判斷證據漸漸入手,從取證容易、案情簡單的小案開始,逐漸增加其主辦案件次數,直到單獨抱卷主辦疑難案件,讓其放手大干。“傳幫帶”、“老帶新”、“老中青”結對組合,是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央視熱播電視劇《南來北往》中,馬魁、汪新按照組織安排結為師徒,兩人在流動車廂里,開展服務群眾、反扒、打拐、追毒梟等工作,年復一年,這劇情,是公安工作的真實寫照。正是有這樣的優良傳統,才使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根本宗旨根植深厚、薪火相傳,在每一代民警的成長中留下烙印。這些年來,個別年輕民警稱我為“師傅”,說明自己老了,也驗證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一餅茶,價值不貴,但從數千公里外的云南邊陲帶回來,那味道就更香醇了。</p><p class="ql-block"> 一句話,這徒弟,沒白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玉溪市|
新闻|
章丘市|
衡水市|
大连市|
桑日县|
湘阴县|
枣庄市|
庆城县|
襄垣县|
绥德县|
文登市|
凌云县|
靖宇县|
徐水县|
信阳市|
临桂县|
卢龙县|
印江|
偏关县|
榆社县|
巩留县|
贡嘎县|
姜堰市|
调兵山市|
惠安县|
财经|
安福县|
崇明县|
阿坝|
北流市|
石楼县|
永福县|
卓尼县|
荣成市|
天等县|
津南区|
汝州市|
大荔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