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學雷鋒活動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p> <p class="ql-block">“雷鋒精神”不過時的答案,或許就藏在一篇篇雷鋒日記里。9本日記本、177篇日記,字里行間記錄的是雷鋒生命歷程中的思考和求索。言為心聲。這些“金子般”的語言,是今天我們了解雷鋒生平、讀懂雷鋒精神最直接的方式。雷鋒以及雷鋒的精神不是偶然出現的。</p> <p class="ql-block">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雷鋒精神“是五千年優秀中華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結合。”雷鋒成長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在他的日記里,多處可以看到他學習和領悟紅色革命文化的痕跡。雷鋒精神,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他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何嘗不與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飛的“精忠報國”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61年走過,雷鋒精神已經從個體的品格升華為一種精神符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務隊、公共服務窗口、車間班組等數不勝數,這些都是雷鋒精神的延續和表達。雷鋒的精神,流淌在日記本里,閃耀在他為人民做的一件件小事中,也流傳在一代代學雷鋒的人們中。</p> <p class="ql-block">那么,雷鋒精神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不妨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忠誠、敬業、奉獻的人們,他們都是雷鋒精神的具象表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要問,學雷鋒學的是什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進入新時代,一大批在雷鋒精神感召下的先鋒志愿者在中國大地上不斷涌現。在基層社區,一個個志愿者化身社區的“繡花針”“螺絲釘”,解決社區群眾的困難與問題;在國際舞臺上,“專業友善”“自強自信”的青年志愿者嶄露頭角;在各行各業中,職場標兵也在學習雷鋒的愛崗敬業、創業創新。雷鋒精神并非凝固靜止,而是與時俱進的,流淌在每一個紀念他、學習他的人心中。61年,雷鋒精神經受住了時間和實踐的考驗。</p> <p class="ql-block">但隨著時間的變遷,社會上也不免會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地方學習雷鋒“走了樣”,搞“一陣風”,“三月來四月走”的現象時有出現,更有甚者把“學雷鋒”當成了一種形式,借著“學雷鋒”大張聲勢,卻沒有花精力和時間真正在為人民服務上。</p> <p class="ql-block">要認識到,學習雷鋒精神并不是一陣風的活動,不能走錯了方向,也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形式,而忘記了學習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p> <p class="ql-block">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好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這為學習雷鋒提供了重要遵循。</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3月5日,各地都掀起學雷鋒活動,我們更希望看到,將學雷鋒“拆分”到日常工作中、融入社區網格中。學雷鋒不僅是行動上的學,思想上更要學。</p> <p class="ql-block">今天,時代環境變了,我們雖然不用去炸碉堡、堵槍眼,但新的困難艱險仍然層出不窮。雷鋒“愛憎分明”的正義觀,“言行一致”的誠信觀,“公而忘私”的奉獻觀,“奮不顧身”的勇為觀等,在今天黨和國家的宏偉事業中,依然是珍貴的品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鋒是一個人,卻感染了一群人。同樣的,一個優秀志愿者也能帶動一個志愿服務品牌,從而培育更多志愿服務群體。</p> <p class="ql-block">助人者,人恒助之;善人者,人亦善之。有時一句輕聲的謝謝、一個感激的眼神,都是滋養愛心的源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現如今,禮遇好人,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客觀需要。志愿者身上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等品質,都是社會文明、時代進步的體現。放大這些品質,在社會弘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就需要給予好人更多鼓勵,營造讓好人有好報的社會氛圍。</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大家對于禮遇身邊的“活雷鋒”熱情如此高漲?說到底,是因為在這樣的活動中,那些曾經接受過幫助的人得以找到表達感激之情的渠道,而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平凡人,也能因此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與自豪。兩者互相感染,讓正能量不斷傳遞。</p> <p class="ql-block">禮遇好人,彰顯著一座城市對精神文明的重視程度,表現一座城市對尋常百姓的關注、對愛心的呵護。</p> <p class="ql-block">早在2019年7月23日致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強調“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要想實現志愿服務的制度化常態化,其中重要一環就是給予志愿工作者更多正向反饋,精神的禮遇和物質的鼓勵“雙管齊下”,方能讓愛心形成閉環。最直觀的,是用各種方式熱烈地表達對志愿者的謝意。除了感謝,人們也希望,那些心里總是裝著他人的志愿者,也能關心一下自己,所以各地的優待和禮遇措施也不斷推出。如果說,感謝與激勵是“錦上添花”式的禮遇,那么做好志愿服務的保障與管理,就是對志愿服務的“雪中送炭”。</p> <p class="ql-block">做好事常常要付出許多心血,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代價。但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慷慨奉獻、不求回報,就讓好人流血流汗又流淚。從星級評價及表彰、禮遇優待等方面為志愿者送上福利,多地還設立志愿服務基金用以資助各類志愿服務項目,全國各省許多地市都設立了相對健全的志愿服務積分兌換機制,絕大多數地市還為志愿者購買了保險,為志愿服務做足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禮遇是多方面的,正是在感謝、幫助、支持、鼓勵的澆灌下,奉獻、互助、友愛之樹才會越發茁壯。“好人有好報”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今,越來越多人有了這份共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然,禮遇好人方式還有很多,甚至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都值得借鑒。</p> <p class="ql-block">比如,放眼珠三角,廣州、深圳等地從健康保險、生活消費、公共交通等多個方面列出清單,為志愿者提供更細致、直接的服務保障。而放眼世界,德國歡迎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當地開展服務,并為他們提供免費食宿等福利;更有甚者為青年志愿者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提供就業咨詢、就業培訓補助等,引導和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但不能回避的是,讓好人寒心的現象還偶有發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有的人做了好事,得到的卻是冷嘲熱諷,甚至還可能被訛上。就像前些年,關于老人摔跤到底扶不扶的問題,在網絡上爭論不休。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禮遇熱一陣、冷一陣的現象,還有的地方對禮遇好人的認識有誤區,大肆宣揚獎勵的金額以博取眼球,卻弱化了好人本身的善行善舉。</p> <p class="ql-block">以上種種,都背離了禮遇好人的初心,也催促我們要進一步把禮遇好人往制度化常態化的方向推進。在這些方面,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對志愿者的激勵回饋制度,還可以健全完善。現在有不少地方通過落實政策、制定細則等方式,讓禮遇好人更加有章可循。</p> <p class="ql-block">又如,對志愿者的禮遇,不一定局限于“事后的感謝”,更可以前置為“事前的培訓”。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就提出,志愿者參與服務“需要專門知識、技能的,應當對志愿者開展相關培訓”。無論是社區服務、志愿關懷,還是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都需要具備專業能力。把培訓做到位,不僅是為了提升服務質量,更是幫助志愿者在服務中,能有效避免一些安全隱患。就如有志愿者表達:“為志愿者進行好的培訓,就是最好的關愛。”</p> <p class="ql-block">此外,雖說志愿服務已經廣為普及,但社會上還存在著部分對志愿工作理解不夠、認識有偏差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對志愿精神、身邊的“活雷鋒”進行更有效的宣傳闡釋。讓志愿精神有具象表達,正是通過對他們事跡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并加入到志愿服務中,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在融媒時代,我們還可以用更多方式宣傳好身邊的好人好事,讓更多人了解志愿者的樸素情懷。</p> <p class="ql-block">禮遇好人不應是一陣風,而是一件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事情。很多好人確實不求什么回報,他們需要的,只是社會的鼓勵和認可。就像許多志愿者所表達的那樣,精神上的肯定與支持,比任何獎勵都讓他們開心。</p> <p class="ql-block">崇尚好人才會產生好人,爭做好人才能好人輩出。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學雷鋒之路,也必將繼續走下去。我們希望,愛與奉獻能常常實現“雙向奔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太湖县|
贵德县|
新沂市|
大英县|
岚皋县|
南木林县|
永靖县|
电白县|
竹山县|
台北市|
慈利县|
虎林市|
武功县|
临沂市|
永宁县|
北安市|
富顺县|
乌兰察布市|
龙岩市|
百色市|
共和县|
张北县|
绍兴市|
宁津县|
汶上县|
台山市|
柞水县|
黔南|
无极县|
邳州市|
临江市|
嘉祥县|
万载县|
紫金县|
绿春县|
甘谷县|
千阳县|
万盛区|
宜良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