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錦溪古鎮,不止一次在高速路上見過她的地名牌,但卻未特意去過。也無所謂去啦,畢竟散落在長三角縱橫水網間的古鎮豈止那么幾座,就像我去過的大名鼎鼎的周莊古鎮就在咫尺間距。我第一次玩古鎮就是去的周莊,也許是周莊人氣太旺,烏泱泱的人流,使我從此避古鎮而遠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網上看見了別人對錦溪古鎮的介紹,因為被其所述的故事吸引而去的錦溪古鎮。</p> <p class="ql-block"> 一樣的條石砌地,一樣的青磚鋪路,一樣的斑駁舊瓦,還有與其他古鎮一樣的古橋座座,可這里又似乎不太一樣。她的不同,就在于她將她的幽雅古樸,在靜謐中淋漓盡致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進鎮時,導航引導我把車停在了古鎮的后街。失去了前面入口處的氣派,后街的那種安靜讓我差一點就以為走岔了路。</p> <p class="ql-block"> 錦溪古鎮,因一條錦溪河貫穿整個鎮子而得名。南宋乾道年間,金兵進犯臨安,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趙昚(shen)攜陳妃逃亡到此。陳妃在此故去,孝宗在緊挨著鎮邊的五保湖中建了一個湖心水冢安葬陳妃,這里的地名也就隨之被改為“陳墓” 。直到800多年后的1993年,才將地名改回錦溪鎮。</p><p class="ql-block"> 據介紹,錦溪有二多,一曰橋多,二曰窯多,素有36橋72窯之說,表明了錦溪是河網密布的水鄉格局和這里磚瓦制造業的發達。不過我想這里的36啊72的,應該不是具體的數字概念,而應該是表達一個“多”字吧!</p><p class="ql-block"> 此外江南各處歷來不缺才子,錦溪也不例外。當年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長壽至九十高齡的文徵明就是錦溪的女婿。怪不得我在古鎮街頭見到一碑,上書“擇一鎮而終老”,此真乃長壽之地也!</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p><p class="ql-block"> 只見河對岸邊臺階上的大叔,一邊洗菜殺魚一邊聽著屋內傳出的彈詞開篇;河中船尾駕船的大媽,邊搖櫓邊為游客哼唱著我聽不太懂的小曲;陳墓郵局內墻面上“為人民服務”五個猩紅的大字格外醒目;外墻角下那個騎單車年輕郵差與康康倒是挺對眼的。</p><p class="ql-block"> 康康的腰椎不大好,走不得長路。我在網上買了輛折疊輪椅,既減了我肩上的負擔,康康走累了還能坐一坐,很不錯。</p><p class="ql-block"> 到飯點了,在大眾點評上找了家網紅餐廳坐下來。就在普慶橋旁,門面不大,菜卻是滴滴呱呱的好吃。</p> <p class="ql-block"> 沿著上塘街一直朝著古鎮的正門入口走,陸陸續續碰到一些攝影愛好者。可能是興趣相投的緣故,康康和古代帝王以及現代舞者都能一見如故呢!</p> <p class="ql-block"> 古蓮長廊,一條綿延上百米的風雨長廊,將五保湖一大片湖面像堤壩一樣隔成內外湖,長廊中間是一座古樸優美的廊樓。內湖大面積種植荷花與浮蓮。我們來時蓮荷已謝,青綠猶在,也煞是美麗。</p><p class="ql-block"> 其實古蓮長廊并非古跡,是一座仿古建筑,盡管如此,她卻吸引了四方游客慕名而來,沒有誰不會為她的美而由衷地贊嘆。雖然我們來時古蓮長廊以及與之相鄰的蓮池禪院都只能外觀,不可入內,但那宛如水墨畫般的美,豈是能關得住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了云收雨停后的晴日;看到了綠蘿浮萍拱高了本來不高的廊樓;看到了岸柳的綠蔭遮掩了古樸的畫檐;還仿佛看到了紗帳藤席上有妙齡女子,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夏日時光。</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了那首應景的古詞曲:</p><p class="ql-block"> “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治多县|
全州县|
清涧县|
江安县|
铜鼓县|
扎鲁特旗|
班戈县|
远安县|
图们市|
基隆市|
克山县|
简阳市|
阿克陶县|
泰顺县|
滕州市|
新化县|
南岸区|
探索|
永年县|
无锡市|
鹤庆县|
特克斯县|
乌兰县|
中阳县|
乐安县|
襄垣县|
交城县|
同德县|
通渭县|
志丹县|
镇赉县|
米泉市|
凌源市|
博野县|
凉城县|
武乡县|
吴旗县|
尉氏县|
岑巩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