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扽藕煤

楚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藕煤,也就是外地人叫的蜂窩煤,曾經是我們平常百姓家家必備的燃料。扽藕煤,燒藕煤,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如今舊事重提,也有幾分滄桑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使用藕煤之前,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燒水做飯,燃料一般是用煤和柴。煤是散煤,大多使用那種煤煙較少,或曰“無煙煤”的;柴是撿拾或買來的,把柴折成短節或劈成條狀以備用。一到中午或傍晚,家家燒火做飯,那情形也是“依依墟里煙”,不論鄉村還是城市,一派濃濃的人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燒散煤或柴,雖說有濃濃煙火氣,做飯燒水也完全沒有什么問題,但畢竟還是不夠方便,添煤添柴的舉動就是必不可少的;煙氣嗆熏人也使人難受。時代總是在進步,生活條件著也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得到改善,于是,柴不燒了,散煤不燒了,藕煤出現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藕煤,它的形態就像斷截的藕:圓柱形,柱體中有序排列著十個或十二個豎孔;柱體大小分10公分和12公分兩種,以適應兩種大小不同的藕煤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藕煤的來源有兩種途徑,一是去煤店買現成品,二是去買散煤回來自己做。總之,都得先去煤店。河西區最大的煤店位于車站路火車站的右前方,如今這地兒早已沒了煤店,荒廢了。有心的人利用這片荒地辦了一個“漁業社飯莊”,據說生意還蠻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煤店買煤,是要憑煤票的。買東西——無論肉食果蛋還是日常用品——憑票證限量購買,是上世紀中后期實行計劃經濟的產物。憑票證購物是物資匱乏時代的標志性的舉措。票證的制約使得百姓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低收入也使得人們不奢望購買更多更貴的東西。不過,好處也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那就是相對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的生活都如此,欲望就少了,得過且過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煤的定額是每年每人伍百斤,按戶口本上的人口數量發放。去煤店買煤,大多數家庭只買散煤,這比買現成品藕煤要便宜得多。一塊現成品藕煤比自家做成的藕煤至少貴出兩到三分錢,能省則省,節儉才是過日子的正途。買散煤回去做,是各家想都不用想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藕煤,這對家里人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選擇一個大晴天,買回一千斤散煤,把早已準備好的黃黏土搬出來,搗碎,與散煤攪拌在一起。一般是一千斤散煤添上一百斤黃黏土。黏土添多了,藕煤燃燒就難以充分,火力也不旺;黏土添少了,藕煤燒完后就很難用火鉗夾出來,一夾就散,不便于添煤。雖說大家都知道煤和黏土的比例是10∶1,但誰也不會真正用秤去稱黏土,添加多少全憑經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攪拌均勻后,往煤中澆水,邊澆邊拌。為了攪拌得更均勻,有時我們甚至要用腳去踩(湘潭話叫“糨”),使煤、泥、水融為一體,黏如揉好的面團。攪拌均當,便把和好的煤泥堆集起來,成為一個小小的山包,漚上一晚。第二天,就可以做藕煤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定是晴天,定起得早,開始做藕煤。做藕煤有一個專門工具,叫藕煤模子。它是用鐵制成的,下端圓柱形,直徑10公分或12公分,根據家里使用的煤灶口徑作選擇。藕煤模子有兩種形式,一種用腳踩,踩出藕煤;一種用手壓,壓出藕煤。一般都用腳踩的,省力。拎起藕煤模子,往煤堆旁備好的水桶里一放,沾濕了,拎出來,就可以扽藕煤了。“扽”是純粹湘潭話,意思是把長條狀的東西從上往下壓,比如下大暴雨,湘潭話就說成“雨扽起落”,像雨絲是從天上壓下來似的。做藕煤是提起模子再向下用力壓,使煤泥擠進模子中,所以叫“扽藕煤”。扽藕煤并不是一味用蠻力,也講究技巧,可以概括為“三扽一旋一踩”:先是高高舉起藕煤模子用力壓下去,接著略提起模子又扽兩下,再在煤面上旋轉一圈,使藕煤底部平整,最后提著模子在平地上一踩,藕煤就順溜地出來了,表面平整,四周光滑,周周正正的。這是有經驗的藕煤手的作品,勞作省力,產品規整。如果是新手,怕就沒有這么省事了,單是扽,就要多扽好幾下,費力氣;把藕煤踩出來,用力輕,藕煤半天不出來,用力重,藕煤沖出模子,壓在地上,成為鼓狀,不成型。一些看似簡單的事,要把它做好,也是需要方法和經驗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扽藕煤”的名稱中你就知道,這是一力氣活。一個成年男子一天“扽”三四百個藕煤,就非常勞累了;像我這半大的孩子干一天下來,能扽上近百個就很不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汗流浹背地勞動了一上午,直到最后一點點煤泥也扽進模子,做出一個比標準藕煤矮半截的藕煤,就終了做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每年做一兩次藕煤,做藕煤的日子也成了像節日一樣。這天,全家人定是忙碌的,和煤,扽煤,翻曬藕煤(要趁著有太陽時把藕煤翻轉過來一次,便于曬干),直到傍晚時分把曬干的藕煤收回到家里灶臺下,碼好,都需要一家人各盡所能,各領其事,通力合作。倘若運氣不好,藕煤當天沒曬干,晚上還得拿塑料薄膜覆蓋在上面,免得被半夜不期而至的雨水淋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做藕煤這一天,也是家里伙食最好的一天。家里的主婦一定會做出幾盤好菜,肉比平日厚,油比平時多,桌上也會多幾道菜。男人們大口吃肉,大口扒飯,三四碗米飯下肚,嘴上帶著油光,算是消解了一天勞作的疲乏;再看看夕陽下快要曬干的藕煤,半天功夫把散煤變成了方便使用的藕煤,大家都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藕煤,不過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資相對匱乏時家庭勞作之一。在那樣的時代,家庭生活中許多事都是靠自己的雙手來完成的。做出簡單的家具,修理門窗板凳,打灶樹立煙囪,修鎖配鑰匙,修補自行車,理發縫衣服,等等。常言說,家貧出孝子,其實家貧也出能人。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那代人,他們耳濡目染父輩的勤勞節儉,面對生活的壓力,更是把勤勞節儉、聰明能干、心靈手巧發揮到了極致。在這幾代人身上,這些美好的品行得到了最充分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光總在流逝,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美好。當我也能一天扽出兩三百個藕煤的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湘潭市民開始使用煤氣了,做藕煤的時代結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去買煤了,再也不用揮汗如雨扽藕煤了。藕煤不再見了,當年扽藕煤的人也漸漸老去,過去許多東西似乎都在逝去。只是,偶爾想起當年做藕煤的情形,想起做藕煤的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特別珍貴的東西,也許還有記得的必要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楚紅輝 2024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西安市| 陇西县| 嘉善县| 镇雄县| 溆浦县| 安仁县| 家居| 姜堰市| 衡阳市| 马龙县| 广灵县| 福州市| 慈利县| 潼南县| 息烽县| 剑川县| 五大连池市| 刚察县| 柯坪县| 拉孜县| 腾冲县| 郎溪县| 绥棱县| 五常市| 大兴区| 江达县| 上栗县| 南平市| 贺兰县| 大关县| 洮南市| 澜沧| 遂宁市| 栖霞市| 虞城县| 平湖市| 金秀| 松潘县| 广宁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