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作者:喜文樂藏</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344382</b></p><p class="ql-block"><b>配圖:手機自拍</b></p> <p class="ql-block"><b> 屯堡文化是黔中大地的一朵奇葩。因安順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粵之唇齒”之稱,地理位置在貴州中部,貴州簡稱黔,故也稱安順也黔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大松山墓群出土的明代白瓷瓶和青花瓷碗,這是中原文化給安順帶來的福音。</b></p> <p class="ql-block"><b> 為什么說屯堡文化是黔中大地的奇葩呢?因為它原先是駐屯軍,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制造的產物。當時,統共有三十萬大軍被派遣到貴州平亂,勝利后便就地扎營建屯,不讓他們回去了。又考慮這些軍人的思鄉之切,把他們的父母妻兒也給動員了過來,再加上兩次“調北填南”的壯舉,使這片曾經的蠻荒之地變成了大明疆土的建制衛所,這便是黔中大地上最早的“開發試驗”。從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老朱皇帝的深謀遠慮,的確也是一位具備了雄才大略的鐵腕人物。</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明代安莊衛千戶所百戶銅印。</b></p> <p class="ql-block"><b> 后來,衛所變成了治所,最早的治所是普定衛;軍屯變成了村落,現在凡名稱后有屯、所、營、鋪、堡、旗、關、口的都是當時屯軍的所在。因屯、堡在當時駐軍級別較高,所以現今就以“屯堡”來命名這一特殊人群。</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去年拍的屯堡防御設施中的瞭望臺。</b></p> <p class="ql-block"><b> 說他們特殊,是基于以下考量。雖然歷經了600年的歲月,現今安順一帶的屯堡人仍奇跡般地保存著明代漢族的生活習俗,從其民居、服飾、飲食、民間信仰、娛樂方式上,就可探究出其中的文化因子。不得不說,這一現象真是蔚為大觀、獨具特色。</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去年拍的屯堡老年婦女的休閑時光。</b></p> <p class="ql-block"><b> 在屯堡文化中,最具有活力、最有特色、最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現象,要算屯堡婦女的服飾和地戲的表演啦,兩者分別被譽為“中國服飾活化石”、“中國戲劇活化石”。</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去年拍的屯堡地戲人物裝扮造型。</b></p> <p class="ql-block"><b> 屯堡婦女裝束為青布寬袖鑲邊大衣襟,配以黑布圍腰,滾邊繡花長筒褲、鳳頭鞋——妥妥的是明朝時期江南一代盛行的打扮,被這些村落中的屯堡婦女一直傳承和延續到了現在。</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屯堡中年婦女平時主要裝束。</b></p> <p class="ql-block"><b> 在屯堡村落中,凡中年婦女都必須著這種被稱為“鳳陽漢裝”的服飾,被當地人叫做“大袖子”。這些婦女著了“漢裝”后,還要長發挽髻,用簪固定,以及白布纏頭。</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三款明代發簪,從左至右分別為蓮花紋金簪、石榴形銀簪、鎦金琥珀蓮花紋銀簪。</b></p> <p class="ql-block"><b> 當然,屯堡婦女佩飾中不僅有簪,還有項鏈、手鏈、耳墜等,這些貴金屬飾物,不僅是裝飾,也是身份的象征,還是一種文化習俗傳承。</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明代飾物,上為金鑲寶石耳墜及簪,下為葫蘆形金耳墜。</b></p> <p class="ql-block"><b> 地戲是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傳統民間戲劇,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這種木雕面具俗稱“臉子”,制作工藝復雜精細,是安順地戲的重要道具。</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清代木雕《楊家將》臉子,從左至右分別為楊大郎延平、楊老令公繼業、楊六郎延昭。</b></p> <p class="ql-block"><b>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石頭建筑跟軍事也有莫大關系,現在屯堡村寨中,村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防御體系,有的地方還殘存著垛口、炮臺。這樣的建筑構式無不顯示出屯軍備戰的思想。</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從上至下為屯堡民居及原衛所蓮花紋瓦當。</b></p> <p class="ql-block"><b> 600年的歷史滄桑,600年的屯堡故事,在卷舌音的口口相傳中,既顯得古老神秘,又是那樣的別具風韻。歲月悠悠中,有中原文明的底蘊,有江南風物的情調,也有屯堡人的精明算計。黔中屯堡人,必將以其遺存的古風和鮮明的特色為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所驚嘆、所震撼。</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圖為安順市博物館藏九溪村明墓出土錫器一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謝謝觀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霸州市|
钟祥市|
合川市|
汝阳县|
苏尼特左旗|
九龙城区|
邵阳市|
安国市|
安泽县|
太湖县|
鄂州市|
松原市|
延津县|
孝感市|
枣阳市|
塔河县|
讷河市|
伊金霍洛旗|
潜江市|
韶山市|
茂名市|
巴林右旗|
宝应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中超|
平凉市|
平利县|
瑞昌市|
汤原县|
山西省|
天峻县|
三亚市|
凤阳县|
长顺县|
光山县|
乌拉特后旗|
旺苍县|
井冈山市|
河间市|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