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假期一到,我和春哥又開始了我們的一車兩人一個遠方的自駕之旅,這次我們準備在川西來個小環線游</p> <p class="ql-block">川西我們來過很多次了,但川西對我們好像有著致命的誘惑,百來不厭,百看不厭。這次我們先從阿壩的馬爾康開始,沿著國道317向西而去。穿過這個隧道,就到馬爾康了</p> <p class="ql-block">馬爾康,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是以原嘉絨18土司中卓克基、松崗、黨壩、梭磨四個土司屬地為雛形建立起來的,亦稱“四土地區”。縣城馬爾康鎮系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駐地,是全州行政、文化、金融、信息中心。</p> <p class="ql-block">梭磨河奔涌著穿城而過</p> <p class="ql-block">城市新貌</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小區的大門都極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廣場舞鍋莊跳起來</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到馬爾康,上次只是打卡而過,這次準備在周邊好好的逛逛,我們先來到卓克基土司官寨</p> <p class="ql-block">馬爾康市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的土司衰亡的地方,該地區的土司歷史有著耐人尋味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作為紅軍長征過草地前的最后一站,1935年7月,毛澤東同志及中央機關長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在官寨二樓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過了《告康藏西番民眾書》??磮D一,1988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可是官寨正在封閉維修當中,我們只好遺憾而去</p> <p class="ql-block">緊挨著的西索民居也在打造中</p> <p class="ql-block">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村邊流過</p> <p class="ql-block">小溪上有個廊橋,跨過這個廊橋就可以到村里</p> <p class="ql-block">廊橋兩邊有經桶,路過時都可以轉轉</p> <p class="ql-block">村里比較原生態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離開這里,在回城的時候看見城邊有個指示牌~更達寺,我們就上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藏地除了民居最多的就是寺廟,最富豪的也是寺廟,寺廟文化是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們去的時候沒人,經堂里只有我們很安靜</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壁畫裝飾著經堂的內部,金碧輝煌,展示佛法的不朽之美</p> <p class="ql-block">寺廟的大門高聳入云,給人以一種敬畏和莊嚴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佛塔升起一縷縷青煙,繚繞在大殿之上,營造出一片寧靜而神秘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在陽光??下,寺廟的金頂閃閃發光,彷佛鍍上了一層金色的神秘光輝</p> <p class="ql-block">飛檐斗拱,雕刻精美,散發出濃郁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身后隱約可見馬爾康城</p> <p class="ql-block">游完更達寺進城吃了午飯,我們往昌列山景區去,它是馬爾康的城郊公園,坐落于美麗的梭磨河之濱,上山的路九曲十八彎,短短十幾公里海拔上升1000多米,路面狀況良好,但有些地方有滑坡,有飛石落下謹慎駕駛</p> <p class="ql-block">車上抓拍對面的大山,層巒疊嶂巍峨連綿</p> <p class="ql-block">路邊用石塊堆砌起來的原生態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大片的瑪尼石</p> <p class="ql-block">景區簡介(小貼士:不收門票??哦)</p> <p class="ql-block">昌列山上的昌列寺,坐落在山上一大片開闊地上,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它是寧瑪派的著名寺廟之一,也是川藏線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大部分的原始建筑毀于文化大革命時期,如今看見的大部分仿古建筑是屬于上世紀80年代在老寺院的基址上進行的復建。</p> <p class="ql-block">十三世紀四十年代,寧瑪母寺噶陀寺的學識淵博的希熱將參尊者回到嘉絨。希熱將參在英波洛(現已更名為昌列山)山上,修了一座簡陋的關房,修行多年。后因前來學法的弟子漸多,而建一座名叫喇嘛廟的廟宇,后改名為昌列寺。該寺歷史上出現了兩位大師,一是噶丹池巴、馬爾康寺一世活佛羅桑東根倫周大師,第二位是噶丹夏爾折旦丹爾大師。</p> <p class="ql-block">藍天 ,白云 ,綠草 ,紅墻碧瓦還有一頂繡著佛教圖案的大帳篷,那是怎樣一種的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還放著一群牛兒,想悄悄的靠近它們</p> <p class="ql-block">好想在云端上飛舞</p> <p class="ql-block">開著車,我們繼續來到昌列山的最高處,是一大片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山頂處掛著一大片經幡和風馬旗,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經幡的存在讓人們心懷祈愿,希望所有眾生得到平安、健康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當經幡隨風搖擺時,經文和佛像里所蘊含的智慧和祝福會傳達到周圍的環境和人們心中,帶來好運和福祉</p> <p class="ql-block">風馬紙隨風飄動,帶著人們的祝福和祈愿,愿你我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能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什么是“春之圣山杜鵑艷,夏之圣山綠地毯,秋之圣山彩林燦,冬之圣山結佛緣”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快下山的時候,風云突變,烏云壓頂,一會兒大雨磅礴而至,頂著風雨我們下了山,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雨停了,美麗的風景也來了</p> <p class="ql-block">處處是風景</p> <p class="ql-block">沿著317繼續行走</p> <p class="ql-block">來到阿壩州的壤塘,壤塘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大渡河上游,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西部,縣境東部及東北部與馬爾康市、阿壩縣相連,東南部隔喇嘛山與金川縣分界,南部、西南部及西部分別與甘孜州道孚縣、爐霍縣、色達縣交界,北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到壤塘要離開國道317沿國道227往北走40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正因為這短短的40公里,壤塘成為了阿壩最后的凈土,梵音裊裊、唐卡精美、藏茶幽香,對不少人來說,壤塘不是最遠的秘境,而是整個阿壩州13個縣市里最后到達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壤塘被稱之為阿壩的最后秘境,神仙的后花園,又稱為壤巴拉塘。“壤”,系藏語音譯,源自上意。藏語謂平壩子為“塘”?!叭捞痢庇纱说妹?,意為“財神的壩子”。</p> <p class="ql-block">到壤塘都已經是6點多了,晚上我們就入住這個縣城里最大的酒店。補記:沒想到上過5300多米的人這次出來在3300翻船了,昨天在酒店昏睡了整整一天,今早起來好點了。看來上高原要趁早,身體只能是越來越不好滴。還有才上高原一定要慢一點,不能太累了(昨天玩的地方太多太嗨了,并且上了3700米左右,又趕了180公里的路)</p> <p class="ql-block">到了壤塘的第三天,才開始了我們在壤塘的環游。這里遠離繁華都市的喧囂</p> <p class="ql-block">這里告別燈紅酒綠的紛擾</p> <p class="ql-block">這里依山傍水、叢林蒼翠、民風淳樸</p> <p class="ql-block">這里建筑精美,民居極富特色</p> <p class="ql-block">這里信仰佛教,每個村子都有寺廟,它有著較為罕見的“覺囊派”,</p> <p class="ql-block">來到尕卡嶺,海拔接近4000米,而我今天一點高反也沒有,是不是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紅軍也來過壤塘</p> <p class="ql-block">山頂上的雪域休閑山莊</p> <p class="ql-block">歷史悠久的熱不卡村</p> <p class="ql-block">請看簡介</p> <p class="ql-block">來到中壤塘“覺囊文化中心”,被打造成了AAAA級國家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藏傳佛教比較大的派別有格魯、寧瑪,薩迦,噶舉、還有苯教。壤塘的特點在于,它有著較為罕見的“覺囊派”。</p> <p class="ql-block">清華大學在這里也有研究基地</p> <p class="ql-block">從壤巴拉“覺囊文化中心”出來,往回走,我們來到南木達鎮,準備去上南天路。上南天路于2018年6月建而成,起于壤塘縣上杜柯鄉,止于南木達鎮全長40公里,也叫尚藍天路</p> <p class="ql-block">上南天路像一條巨龍盤踞在這美麗的高原上,是穿行在云端??的天路,它穿越高山草場,集蒼茫、野性、深沉、溫婉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鮮花??完全盛開,讓我們驚喜不已</p> <p class="ql-block">遠眺群山連綿,似潮起潮落</p> <p class="ql-block">牛兒??們點綴其間,好一幅草原風光圖</p> <p class="ql-block">牧民一家子也圍坐在這黃綠色的草毯子上,享受著這悠閑愜意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山頂??上的觀景臺,只有我們兩人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由于沒有無人機,不能看出上南天路的全貌,借助于網絡上的圖片,大家可以看看修在山脊上的路究竟有多美,喜歡自駕的小伙伴們可以駕著愛車??親自去體驗一番哦</p> <p class="ql-block">它是美景更迭的景觀路,蜿蜒曲折。下山的時候,高原的天就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烏云密布,撒了一點雨???,到山下就停了,我們一路又回到了縣城</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離開壤塘,準備前往甘孜。在國道227上經過曾克寺,它屬于藏傳佛教噶舉派寺院。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克在壤塘縣吾伊鄉吾伊村杜柯河畔,距離縣城26公里之處建立起一座九層的米拉塔,被稱為“曾克寺”。曾克寺是藏區規模最大的廟碉群,是以米拉塔、彩塔林和特色民居為主要景觀</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位高僧哦</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見這種方式轉經桶:坐著用繩子拉著轉經桶</p> <p class="ql-block">辯經</p> <p class="ql-block">清洗酥油燈</p> <p class="ql-block">壤塘除了唐卡,還有壤塘石刻,將來自梵文佛教《六字真言經》“唵嘛呢叭咪哞”刻在石頭上,稱為“瑪尼石”</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國道227,于山谷之間,常常有驚人的發現,這就是位于壤塘吾伊鄉修卡村的修卡藏寨,依山而建,三面臨崖,非常險要,可謂峭壁上的藏寨,而在壤塘,這樣的藏寨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沿著陡峭的山路,來到了這個懸天藏寨</p> <p class="ql-block">兩個人的景區~懸天藏寨(壤塘特殊的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壤塘民居建筑獨具魅力,形成一種崇尚自然凝重、沉穩的民居風格,這些建筑大多建在山脊或高聳云天的懸崖峭壁上,有“懸天藏寨”之稱,是研究藏民族建筑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放大看這張圖片,對面的山脊上也還有這樣的懸天藏寨,應該是有人居住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里可以看見杜柯河穿行在峽谷中,奔流而去生生不息,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帶來希望和幸福。壤塘這宛如世外桃源的土地,清幽地鋪陳在青山綠水中,因它固有的俗而不凡,剛毅頑強孕育了璀璨的光輝歲月,同樣折射出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游完了壤塘,阿壩州的各縣我們就基本跑完了,看著這些美麗動人的風景,還有什么煩惱不可以忘記,還有什么憂愁不能治愈呢</p> <p class="ql-block">離開壤塘沿著317,我們進入了甘孜。請看下一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贺兰县|
绥宁县|
工布江达县|
凤台县|
南丹县|
中方县|
合水县|
嘉祥县|
灵丘县|
思茅市|
中西区|
汶上县|
平江县|
城步|
沂南县|
潼南县|
积石山|
仁化县|
黄大仙区|
宜黄县|
海晏县|
绥芬河市|
沁水县|
青阳县|
襄樊市|
通江县|
吴忠市|
大姚县|
蓬安县|
阳原县|
手机|
来宾市|
乐都县|
金寨县|
广州市|
禄丰县|
沾益县|
休宁县|
图片|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