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對于博物館來說,也就是在近年旅游中,才從相遇到相識,逐漸了解到博物館的文化價值。2018年秋在英國倫敦旅游,有幸進入大英博物館參觀。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和瓷器館,自然成為參觀重點。自此,對古代瓷器極少了解的我,終于親眼看到了,如此精美的中國古代瓷器。</h3> <h3></h3><h3>大英博物館是在英國著名醫生和大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捐獻的79575件藏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1759年1月15日首次向公眾開放至今200多年,一直堅持按照捐獻者漢斯.斯隆爵士的要求免費向公眾開放。</h3> <h3>大英博物館的館址是一座17世紀晚期的建筑。它是政府通過彩票籌得的資金購買的。從此漢斯.斯隆的終生收藏才找到了最好的歸宿。同時,也使大英博物館成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盧浮宮、美國紐約大都會、北京故宮。也有稱三大博物館,就不含北京故宮)</h3><h3><br></h3> <h3>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分布在中國館和特別設置的中國瓷器館兩處展出。后者是專門展出戴維德基金會創始人裴西瓦樂-戴維德(1892年-1964年)捐獻的中國古代瓷器。戴維德(很多稱大維德)從18歲就開始了中國古瓷的探索之旅。在30多年的時間里,戴維德共收藏了1700多件優質中國古瓷。2007年戴維德基金會,因財務原因關閉。這批瓷器交由大英博物館托管。2009年大英博物館辟出95號展廳,永久輪換展出這批中國古瓷精品。所以,有的導游稱其為精品瓷器館。1929年戴維德曾捐贈5000大洋,修繕故宮景陽宮瓷器陳列室。</h3> <h3>大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大維德瓷瓶(也有稱三大鎮館之寶)。元代清花,瓶頸處有銘文,產于1351年。元青花瓷存世極少,帶有文字的則少之又少。1929年一天,劍橋大學華人醫學博士吳賚熙,帶著一對青花大瓶到北京琉璃廠,想請古玩專家掌眼并賣掉。可沒成想到,這幫專家紛紛說這是贗品。戴維德爵士恰巧經過見這兩件寶貝很漂亮,便買下帶回英國。</h3> <h3>這七件北宋汝窯瓷器,是當初末代皇帝溥儀從故宮拿出抵押給鹽業銀行的40多件古董中的一部分。現今存世的汝窯瓷器僅有65件。臺北故宮,北京故宮,大維德基金會三處有存。可為價值連城。1924年,當時溥儀抵押的文物已到期,但他無力贖取。所以,鹽業銀行準備出售溥儀這批40多件的文物。戴維德爵士看到這批精品后,決定冒險一試。經過一年多的談判,最后購買了40多件清宮舊藏。</h3> <h3>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歷史上最貴重的瓷器。長江證券等多家公眾公司董事長劉益謙,曾用2.8億港幣拍賣購得一件。</h3> <h3>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現存世很少。臺北故宮有十一件,北京故宮有兩件,戴維德基金會一件,劉益謙一件。其它不得知了。</h3> <h3>清代瓷。十二個小杯,其中有幾件是后配的非原品。</h3> <h3>收藏家馬未都為之下跪的三彩罐。馬未都為與此罐合影,單膝下跪。稱博物館看低了這件瓷器,應提高它的展出位置。</h3> <h3>青花雙鳥玉壺春瓶、青花蝴蝶萱草玉壺春瓶。明永樂時期1403-1424年景德鎮產。</h3> <h3>青瓷牡丹紋花瓶。元代1327年,浙江龍泉產。</h3> <h3>龍紋盤、龍紋渣斗、綠地黃彩龍鳳紋蓋罐。</h3> <h3>釉里紅纏枝花卉紋執壺。明洪武時期1368一1398年。景德鎮產</h3> <h3>清代琺瑯彩大缸</h3> <p class="ql-block">中國古代瓷器是中華民族留給后人的巨大精神財富。是中華文化的一份瑰寶。雖然在大英博物館所見到的中國古瓷,僅為冰山一角。但也足以提升我們的民族自豪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英德市|
镇原县|
山西省|
西昌市|
和田市|
简阳市|
惠安县|
平果县|
南通市|
灵山县|
新绛县|
新田县|
望江县|
浠水县|
浪卡子县|
江西省|
准格尔旗|
临猗县|
台湾省|
侯马市|
云和县|
鱼台县|
新密市|
华坪县|
延长县|
台安县|
柳河县|
桐梓县|
维西|
淮阳县|
措勤县|
汉沽区|
正镶白旗|
新密市|
东阿县|
高州市|
北辰区|
黎平县|
浠水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