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是文化傳承 ,</p><p class="ql-block">是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是我們靈山人的年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豐塘炮期,古稱“炮圩”、“炮會”,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炮期一般從農歷正月初五開始,到農歷正月二十基本結束。炮期儀式基本分為四步:祭炮、迎炮、送炮、放炮。零時,花炮放在祭臺上供著,示為“祭炮”。吃過午飯,村里的人們就開始“迎炮”。彩旗隊、擎炮隊、腰鼓隊、獅龍隊等先后表演,在祭臺上迎接花炮。然后,品學兼優的學生以“炮童”身份亮相,組成三百多人的“送炮”隊伍,扛著豬頭、舉著花炮、抬著“仙公”。在彩旗引領下,托著五色彩炮的炮獅隊繞村而行,各家各戶都燃放鞭炮,迎接獅龍前來拜賀。表演結束之后給主人說幾句好話,討個吉利錢。最后把花炮送往彩旗飛揚的“炮臺”。炮臺一般設立在村子周邊的稻田里,在那里進行“放炮”。炮聲震天,震撼人心,祈愿驅魔避邪,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百業俱興。“炮王”最后炸響時,大家歡呼雀躍,擁進炮場,爭搶著五顏六色的炮紙,據說,用彩炮紙孵雞、孵鴨,在新的一年里,全家都會走好運。</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尊老愛幼是豐塘炮期的主題,每家每戶自愿集資供炮期活動使用,炮期組委會將部分捐資以糧油等實物或現金獎勵等形式,頒給村里年過八旬的老人家和在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晚上,各家各戶還會設晚宴招待前來慶賀的貴客和親戚朋友,一起慶祝此次炮期儀式圓滿完成。2012年,靈山豐塘炮期習俗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入選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人聲鼎沸里,</p><p class="ql-block">又愛了一次人間……</p> <p class="ql-block">攝影:麥菊兒</p><p class="ql-block">地點:豐塘清和初五炮</p><p class="ql-block"> 豐塘大池十三炮</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易门县|
太仆寺旗|
内丘县|
宣武区|
沧州市|
武山县|
克拉玛依市|
保靖县|
临漳县|
宽城|
永州市|
翼城县|
瑞丽市|
海安县|
称多县|
广宁县|
洛浦县|
云和县|
惠水县|
赤城县|
安吉县|
桂平市|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乌拉特中旗|
安西县|
康平县|
柘荣县|
耒阳市|
岑溪市|
永兴县|
焦作市|
泸溪县|
广州市|
平阴县|
昌邑市|
余姚市|
宝丰县|
偃师市|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