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永貞元年(805),他因積極參與當時王叔文政治集團改革運動,而在革新失敗后貶謫到永州任司馬長達十年。在《柳宗元全集》中,僅存的詩文共582篇,其中在永州撰寫的有334篇,占了五分之三。他在永州撰寫的《封建說》《捕蛇者說》《永州八記》《江雪》還被選入中國中小學課本。因而柳宗元謫居永州這十年,是他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深沉思考的十年,也是他在思想、哲學和文學創作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十年,更是為永州留下了豐富而寶貴文學遺產的十年。</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公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因籍貫河東,世稱“柳河東”。又因曾任柳州刺史,也有“柳柳州”之稱。柳宗元出身仕宦世家。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意氣風發,為同輩人所推崇。貞元九年(793)21歲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貞元十四年26歲登博學宏詞科,后歷任京兆府藍田縣尉,監察御史里行等職。33歲時,與劉禹錫等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積極進行政治革新,任禮部員外郎。官升從六品上,這時已成為朝廷的要員。柳宗元在自己的職務上,積極地參與政治改革,并成為改革集團的中堅人物,他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地改革朝政,打擊擁兵自重、驕橫不法的強藩,壓制干政弄權、權國害民的宦官,舉賢用能,減免賦稅,清除朝廷積弊,解除民間疾苦,起到了一定的利民、安民的作用。然而,隨著順宗李誦病重,李純立為太子,整個形勢急轉直下。8月,順宗李誦被迫退位,李純即帝位為憲宗,改貞元二十ー年為永貞元年,史稱“永貞內禪”。憲宗一即位就打擊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對反對他立太子的改革派代表人物加以貶黜,形成歷史上的所謂“八司馬”事件。8月6日,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戶,王伾為開州司馬,王伾到任不久后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賜死。中唐歷史上的一次轟轟烈烈但卻十分短暫的政治改革,以其主持者的流貶而告終。永貞革新前后共180多天。</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于永貞元年九月十三日貶為邵州(今邵陽)刺史,赴任中途又被貶永州為司馬,這時他才33歲。當時同行的,有六十七歲的老母親盧氏,堂弟柳宗直、表弟盧遵等人。經過三個多月艱苦跋涉,歷程三千里,飽受舟車顛之苦,這年年底,柳宗元一行到達永州。唐代的永州,經濟文化相對來說是落后的,屬當時的“南蠻”之地。“安史之亂”后,更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柳宗元初到永州,寄住在永州城南瀟水東岸的龍興寺里(龍興寺遺址在今永州市零陵區中山南路千秋嶺)。年近古稀的老母,到永州后因家居寺廟,不久就染病在身,不到半年病故于永州龍興寺里。這對柳宗元的精神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在這幾年里他主要是借讀書來消磨時光,除此外就是寄情山水間。元和五年,柳宗元38歲,從城內龍興寺搬遷出來,在愚溪東南畔構筑家園,過起了“甘終為永州民”的定居生活,一住又是五年。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環境下,柳宗元度過了他在永州艱苦卓絕的十年人生階段。十年后又改貶為柳州刺史,47歲病逝于柳州。</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在貶謫永州的十年中 ,深刻地思考哲學、社會、歷史、人生等等問題,著述立說,思想上進入了更精深華妙的境界,在思想文化領域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中唐時代杰出的思想家。在永州寫的《天對》《天說》哲學著作,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達到了當時中國哲學的最高水平。在柳宗元的哲學思想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并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p> <p class="ql-block"> 在政治思想上,柳宗元任永州司馬期間,所處的環境不允許他直接參與政治事務,但他在廣泛讀書和接觸下層社會的基礎上以堅毅的人生態度從事理論研究,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在《封建論》一文中,提出郡縣制,反對封建割據,維護中央集權;在《六逆論》中,提出任人唯賢,反對世襲特權;在《送薛存義序》中,提出“官為民役”思想,反對奴役百姓,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要樹立“人民公仆”意識。這個觀點比“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說法更明確、更具體、更具有進步性。在《桐葉封弟辯》《晉文公問守原議》等篇中,提出任命官員要“公議于朝”,反對“私議于宮”;柳宗元經常與田夫野老往還,深知民間苛捐雜稅多,賦稅重。他認為,在經濟上要做到利民、安民,針對“兩稅法”,提出了“唯丁田之間”的田賦思想。在《捕蛇者說》一文中突出表現了“賦斂之毒甚于毒蛇”的社會現狀,并希望“觀人風者”能了解這種民情,改變這種情況。這些政治理論主張,事隔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鑒和啟迪意義。柳宗元大部分思想理論著作是在永州寫成的。永州十年,是他思想上的成熟和豐收期。</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不但有自己的文學理論,亦有豐富的創作實踐。柳宗元來永州之前,卓特的文采雖然已顯露出來,但他的主要文學作品還是在永州寫就的。《柳宗元全集》共收集柳宗元的詩歌、文章五百七十七篇,而在永州寫就的就達三百一十多篇,占了五分之三。他的一百三十八首詩歌中,有八十余首寫于永州;議辯、對、答、說、傳、騷、記等一百零七篇,有八十二篇寫于永州。其中,所謂的“九賦”就有八篇寫于永州,“十騷”的十篇全都寫于永州。尤其是他寄情山水,詠物遣懷,以永州的一景一物人文,取得了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新突破。“文有詩情”,《永州八記》繪聲繪色,寫活了永州山水,堪稱世界游記散文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 他于永州寫就的《三戒》《羆說》等寓言小品,形式短小,語言鋒利簡潔,含意深遠,表現出杰出的諷刺才能。在永州創作的《捕蛇者說》《段太尉逸事狀》等傳記散文,運用洗煉的語言,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憂國憂民之情溢于字里行間。他的詩,刻畫山水,反映現實,深得楚騷之意。《田間三首》《南澗中題》《江雪》《漁翁》等詩膾炙人口,情致委婉深沉,境界闊大深遠,傳通古今。這正如汪藻所云:“零陵一泉石一草木,經先生品題者,莫不為后世所慕,想見其風流”。柳宗元可謂是第一個多方位描寫永州的作家,也正是他發現了永州山水之美,表現了永州山水之美,創造了永州山水之美。</p> <p class="ql-block"> 永州雖有勝景,卻“養在深閨人未識”,好在柳宗元在永州寫下了這么多關于永州的詩文,為永州傳播聲名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州人民世代要永遠記念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松原市|
黑河市|
青阳县|
景洪市|
永泰县|
鱼台县|
五台县|
定安县|
镇雄县|
法库县|
塔河县|
宁武县|
屏东县|
岳阳市|
永福县|
万州区|
封开县|
吴川市|
德州市|
青岛市|
肇州县|
冀州市|
金秀|
高尔夫|
双流县|
綦江县|
南漳县|
郓城县|
香港|
临海市|
榆树市|
中超|
雷州市|
卢氏县|
新昌县|
民和|
政和县|
开原市|
泸定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