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連江縣是福建沿海的小縣,卻是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寶藏之地。眼前的魁龍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承載著太多的歷史記憶,</span>見證了連江古代文脈的起源,每當我走進一條條坊巷,濃濃的古韻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魁龍坊建于宋代,由于當地文風鼎盛,眾多舉子進京應試,知縣都在此為考生餞行,所以當地人稱魁龍坊,有龍門奪魁的美好祝愿之意。椐記載,從宋嘉定年至清光緒年的六百多年中,連江縣進士達 367 名。其中宋咸淳元年,就有 22 名學子金榜題名。</p> <p class="ql-block"> 自明清以來,魁龍坊聚居了不少名儒顯宦、賢者達人。明代的游璉,曾任山東登州知府、江西省布政司參政等職,為官清廉,曾提拔山東舉子戚繼光;吳文華 官至兵部尚書,可謂“國之重臣”,政績卓著;陳第 考察臺灣風情寫下的《東番記》,為我國研究臺灣的首篇珍貴歷史文獻;孫欽 德行兼備,曾與堂兄弟三人同榜中舉,居官持正,多有義舉。這些坊巷名賢,深得傳頌,激勵后人。</p> <p class="ql-block"> 魁龍坊跨兩街十巷,占地2.58公頃,清幽整潔,分布著數十座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和文教場所。坊內的古建筑,整體延續了閩東古建筑傳統的穿斗式結構,形制更顯高大,<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墻黛瓦、屋檐高翹、庭院深深。</span></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古厝,一段故事,為我們敞開聯想的大門。“玉壺廬”,“修齊齋”,“賢心苑”,“秋江吟院”,這些古厝名稱,無不充滿了詩情畫意。一半在墻內一半在墻外的《和睦井》,則講述了“我有一口水,不會讓你渴”的鄰里友好的故亊。</p> <p class="ql-block"> 魁龍坊保留有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筑28座,依街而建,錯落有致。這些古厝中雖外觀封閉,內部空間卻極富變化,既有開敞的廳堂,又有各具特色的天井、庭院。雕件精美,內飾華麗,創造出不同情趣的生活環境。</p> <p class="ql-block"> 180米的景觀水道是從敖江引水而來的,活水入街,靜靜流淌,倒映出變幻中的古厝,愈加顯得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感恩政府順應民意,守住了這一片坊巷,讓歷史從古籍中走了出來,在現實生活里重現往日的盛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浙江省|
泾阳县|
宝清县|
四川省|
苍山县|
西藏|
海丰县|
宝坻区|
武穴市|
通海县|
孝昌县|
昌平区|
金门县|
涪陵区|
阿克|
卢氏县|
汶川县|
边坝县|
日喀则市|
郧西县|
稻城县|
五原县|
如皋市|
靖远县|
鹰潭市|
丰顺县|
安阳县|
洛宁县|
冷水江市|
中山市|
吉安市|
驻马店市|
万州区|
平潭县|
慈利县|
洪江市|
南平市|
化隆|
彭州市|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