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莊古鎮位于宜賓城東19公里的長江南岸,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曾為郡縣治所,因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稱。</p><p class="ql-block"> 李莊,一邊是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一邊是櫛次鱗比灰瓦屋頂的四合院,大街小巷將它們串聯起來,青石板鋪砌的路,光溜溜地像是一面破碎的鏡子,使兩旁木制的店鋪老宅盡顯秦云漢雨和明月清風,穿行中,思古幽情油然而生,在心頭別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 置身李莊,感覺總有些怪怪的,目及所到總在提醒著自己什么,當看到那些抗戰文化遺址,這時我才意識到李莊不僅是千年古鎮,更是中國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與其他古鎮相比,它就像是另一個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李莊行走誰要是龍行虎步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這里,每邁出一步不小心都會踩上故事,哪怕踟躕似的,都恨不能高抬輕放。在這里,人們很輕易就回到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時期,讓境界出塵。 </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時期,彈丸之地的李莊,以氣吞山河的姿態接納了學者教授和學子兩千多人,可謂義薄云天。國立同濟大學、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體質人類研究所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學研究所等科研和學術機構在此落戶,與重慶、成都、昆明并稱“四大抗戰文化中心”。李莊也因此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成為一些人尋找存在感的目標。</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無論是采風,還是閑逛,都能讓人滿意。 </p> <p class="ql-block"> 沿著江邊順河街從東往西走到南華宮,這里是國立同濟大學理學院舊址;過了碼頭到慧光寺,是國立同濟大學校本部舊址,在它的南面不遠聳立著一座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從紀念碑往西穿過正街,就到了祖師殿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舊址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羊街轉悠了一會,羊街是清中晚期建筑,長約500多米,它和席子巷同為李莊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巷。這里的王家院子 ,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典型兩重四合院布局的民居。院內門窗形式變化多樣,其中有最具藝術價值的李莊特色雙門。</p> <p class="ql-block"> 與其相媲美的是張家祠堂。張家祠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為四合院式磚木結構,有譽為李莊四絕之一的“百鶴翔云窗”,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抗戰中,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攜帶三千余箱珍貴文物來到李莊,使這座古建筑煥發了新生,現在,張家祠變成了“中國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p><p class="ql-block"> 沿順河街的西頭是東岳廟,也是同濟大學工學院的舊址。</p><p class="ql-block"> 天地的景色為李莊鋪成一幅畫卷,抗戰文化舊址點綴在這幅畫卷當中,讓人癡迷,從烽火中更加認識史冊里的李莊。我那種怪怪的感覺漸漸得到釋放,這種釋放像是感冒了鼻子不通氣,卻在那一瞬間突然能夠呼吸了一般暢快。</p><p class="ql-block"> 李莊,1940年至1945年間,這個小小邊鎮的宮殿廟宇、會館祠堂、民家小院里,變成了學府和學術機構的避難所,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李濟等一大群學者,在青燈伴黃卷的孤寂中,為我們勾勒出了戰亂歲月里中華文化學的一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 風景最惹人注目的有兩種,一種自然風光得天獨厚 ,一種人文景觀驚世駭俗,巧不巧,李莊這兩種都占了。</p><p class="ql-block"> 自然而厚重的民風充滿著整個李莊,如有無形的霧在蔓延著,慢慢地占據人的心靈,如愛麗花散發出陣陣幽香,不濃亦不妖,只是若有若無地改變著人。</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川人善烹,蜀客好吃,那么說李莊白肉淵源有藪,謂天下一絕就不奇怪了。李莊白肉口感爽綿軟,味道鮮甜香怡情。用刀工片制出的肉片厚度僅有1.2毫米,長20厘米,寬15厘米,可透光見人,似片片白云堆砌盤中,木箸輕點,品者無不交口稱贊,以至于有“到李莊不吃白肉,等于沒到李莊”的說法。這正是小吃小中見大,美食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 各個飯店門口師傅的炫技表演,讓我都有種看花眼的感覺。坐在店堂條凳上,不論身份,不論性別,個個都吃得眉飛色舞。 一口白肉含在嘴里,欲咽不忍,在口腔里反復咂吧,頓時感到身上流竄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仿佛整條老街都在舌尖上。我不記得自己有多久沒這樣貪吃了,這樣的感覺只存在小時的記憶中。</p><p class="ql-block"> 時光如水,生活就是在每天的吃喝當中,將現在慢慢變成過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乘著夜色,我敲開了書屋老板的家門,沒有出現我以為會有的尷尬,一大家人非常熱情地聽完我的訴求,他們當中一位開朗的老爺子立刻迎出門來,對我再三說“不麻煩,不麻煩”,一看就是一個好相與的長者,給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來到挨門的書屋,書屋的招牌像是九十年代的古惑仔片一樣老舊,但打開書屋門走進去卻別有洞天。我眼里直放光,一架一架的書,一摞一摞的書,其中不乏我需要的關于李莊的畫冊、影集和書籍。左老爺子笑瞇瞇地從一摞《古鎮李莊》中拿出一本給我,“這是我寫的。”老爺子臉上洋溢出一絲絲驕傲。我有點沖動,聽不進他滔滔不絕的介紹,只是把一雙眼睛盯在他臉上。這時的他,皺紋里藏著的以往和著春夏秋冬,一年一年長成一棵年輪的大樹,樹枝上結滿了故事,活脫脫是一個“李莊通”。</p><p class="ql-block"> 跟左老爺子在一起的片刻,我就感覺自己是那靈魂不孤獨的百分之一。我這也是沒想到,不過人生就是讓人在很多沒想到之間徘徊,然后離我們遠去。 </p> <p class="ql-block"> 在離開李莊之際,我找到了同濟紀念碑廣場,佇立銘文碑下,跟隨同濟大學文法學院喻大翔教授《李莊同濟紀念碑碑銘》的節奏,重溫了同濟大學遷徙落戶李莊的經歷。“別吳淞,越江贛,渡桂滇,歸李莊”,發出“如李莊,國不亡”的吶喊,與李莊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p><p class="ql-block"> 有詩曰:歸舟天際常回首,從此頻書慰斷腸。在同濟百年校慶之際,部分師生重返李莊,依然川音如酒訴衷腸,感謝鄉親在艱難歲月中的支持和幫扶,把懷舊與感恩交織在世人的眼里。</p><p class="ql-block"> 一個地方住久了,就成家了,聚散離合,幾多故事看人心。</p><p class="ql-block"> 中國李莊。李莊以今日的努力來保護過往的記憶,成就一個厚重加浪漫的古鎮,一個可以進行濃縮時間旅行的地方。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的細節如昨日的花香,開始變得縹緲難辨。唯有那些懷系文化心結的虔誠者,透過一道脫漆的門、一扇殘損的窗、一條曲折的巷,解讀他們與過往的對話,保護不曾忘懷的記憶。或許李莊的魅力就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夜色將深,月光斑駁地落在莊內,透過木墻灰瓦,我看到一個浪漫的李莊。在浪漫的開始,同時也會有某種刻骨銘心的結束。</p><p class="ql-block"> 2023.11.20 于李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河南省|
仪陇县|
清新县|
浮梁县|
中西区|
千阳县|
瓮安县|
平罗县|
滁州市|
宜都市|
商水县|
绥宁县|
盐亭县|
陕西省|
盐津县|
灵武市|
阳朔县|
南部县|
沈丘县|
松滋市|
磐安县|
晋宁县|
城口县|
桂林市|
五常市|
桦南县|
盐山县|
佳木斯市|
兴隆县|
黎城县|
陈巴尔虎旗|
静安区|
洛浦县|
金堂县|
扬州市|
广宗县|
吉隆县|
荆门市|
铅山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