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0日晚間,北京迎來了龍年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撒滿了京華大地,讓我驚喜萬分。</p><p class="ql-block"> 頤和園是世界遺產,是中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山水園林,也是我總也看不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21日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趕往頤和園,來到北宮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在白雪白雪映襯下的帶著年味兒大紅燈籠。</p> <p class="ql-block"> 雪后不想走山路,我沒有進北宮門,而是向西走,去尋北如意門。左邊是頤和園的院墻,院內的建筑被白雪罩著。</p> <p class="ql-block"> 200多米長的路兩旁,被白雪覆蓋,潔白寂靜。</p> <p class="ql-block"> 從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滿園銀裝素裹,清新淡雅,美不勝收。熟悉的景觀,在皚皚白雪下展示著不同以往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碧桃樹變成了雪珊瑚</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青松翠柏捧出了千堆雪</p> 站在半壁橋上,欣賞著四周的雪景。 <p class="ql-block"> 后湖一片白茫茫,湖邊的垂柳泛著青色,正在迎接著春天的到來。</p> 半壁橋位于頤和園后湖最西側,它是一座單孔高拱石橋。此橋為清漪園時的建筑,橋拱高大,橋下可以通行皇帝的畫舫,橋上連接南北御路,是通往萬壽山西部的必經之道。半壁橋的旁邊,還有一座現代用水泥構造的相對平緩的橋梁,可通行車輛。 雪壓青松,像盛開的白蓮花 我沒有過橋去走萬壽山的前山,而是繼續向西行。雪后的空氣清新濕潤,忍不住深深吸了幾口氣,好舒爽。 <p class="ql-block"> 界湖橋的雪景,湖面的雪開始融化,嚴冬過去啦</p> 界湖橋顧名思意是連接兩湖之間的界橋,它連著昆明湖和后湖,是一座三孔平橋。<br> 界湖橋位于西堤北端,始建于乾隆年間,橋上原有橋亭一座,卻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京城時慘遭燒毀,至今沒有恢復。 <p class="ql-block"> 湖中柳樹綠色的倒影告訴我,春天已經來了</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雪龍在松枝間飛舞</p> <p class="ql-block"> 繼續向西行,一幅幅水墨畫,目不暇接。</p> 掛滿白雪的枝干,好似織就了一張張雪網 想起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 <p class="ql-block"> 雪中的豳風橋,這是西堤上從北向南數的第二座橋,始建于乾隆年間。與界湖橋不同,豳風橋是中間方形洞,兩邊拱形洞,橋亭長方形,面闊3間,重檐四脊攢尖方頂,外加一個僧帽型寶鼎,很是精致。</p><p class="ql-block"> 豳(bin一聲)風橋之名取自《詩經》中《豳風?七月》這篇,詩中描繪的勞動場景,有重視農桑之意。</p> 橋的西部原來還建有耕織圖、蠶神廟、織染局、絡絲房、水村居等頗具江南特色的田園村舍,有江南水鄉的風韻。<br> <p class="ql-block"> 雪中古樹都有一、二百年以上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雪中杉樹高且直</p> <p class="ql-block"> 被雪壓彎了腰的翠竹</p> <p class="ql-block"> 遠觀雪后的西堤。西堤是仿杭州西堤修建的,只是杭州西堤是筆直的,而這里的西堤沿昆明湖邊是蜿蜒曲折的。堤上有六座橋從北向南依次是: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和柳橋。堤上兩邊種了桃樹和柳樹,再過一個月,這里將是桃紅柳綠,俊男靚女會穿上古典服飾穿梭拍照,風景無限好。</p> <p class="ql-block"> 走到位于頤和園西北部的耕織圖景區,這是北方皇家園林中頗具江南水鄉風情的獨特園林景觀。</p> 耕織圖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當年昆明湖與玉泉山之間河湖交錯,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園時又特意將原在城內、專門負責為宮廷織造絲綢布料的內務府織染局遷到此處,組成了一處生活氣息濃郁、景色淳樸清幽而又融入傳統農桑生產的園林景區。 因此乾隆將其命名為“耕織圖”,意寓為一幅洋溢男耕女織生活情趣的幽美圖畫。 <p class="ql-block"> 走到蠶神廟。前些年重建的蠶神廟門前綠地上栽種了各種花卉和桃樹,都落滿了皚皚白雪。</p> 蠶神廟是現今國內唯一清代皇家宮廷織造,官方舉行蠶神祭祀活動的宗教建筑。蠶神祭祀反映了先民們對“衣”的重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不同的地域,先后產生過不同的蠶神崇拜對象,北周時期黃帝元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成為官方確定的蠶神崇拜對象。清漪園蠶神廟是每年九月間織染局專司祈祀的場所。 <p class="ql-block"> 夏天這里是滿池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 頤和園的西邊被攔起的團城湖是南水北調的終端,為保護水源,游人只能通過觀察窗向里觀看。</p> <p class="ql-block"> 雪中玉帶橋。玉帶橋位于豳風橋南面,始建于乾隆年間,是西堤上惟一的一座單孔高拱石橋,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石砌成,高約8.7米,有60根望柱、62塊欄板,單側有38級臺階。玉帶橋的橋體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飛翔的仙鶴,形象生動,反映了雕刻工匠的藝術水平。東立面正中欄板上鐫刻乾隆爺的御筆石額“玉帶橋”。橋的兩側各有楹聯一幅 東側:螺黛一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 西側: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p> <p class="ql-block">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雪后萬壽山前山</p> 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筑群。從山腳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云閣。 <p class="ql-block"> 罩了雪頂的各色各樣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 玉帶橋是當年乾隆帝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遠觀玉泉山,那巍峨的寶塔高高地聳立在山巔,使這里的湖光山色格外優美。</p> 玉泉山位于頤和園西相距五六里。這座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在"山之陽",它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紋隱起,作蒼龍鱗,沙痕石隙,隨地皆泉。這里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這座山也因此稱為"玉泉山"。 <p class="ql-block"> 拉近看看玉泉山的塔</p> <p class="ql-block"> 沿著頤和園西墻向南走,這是高大的楊樹</p> <p class="ql-block"> 快到暢觀堂啦,前些天這里舉辦臘梅展,這碧桃樹上裝飾了紅花。</p> <p class="ql-block"> 戴了雪帽子的小紅燈好可愛呀</p> <p class="ql-block"> 這么多的小紅燈好喜興</p> <p class="ql-block"> 暢觀堂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位于頤和園的西南隅,仿杭州“蕉石鳴琴”景點而建。當年建暢觀堂,還沒有建西園墻,此建筑把玉泉山靜明園和萬壽山清漪園的景點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互相區分又互相搭配的景區。因為這里離玉泉山外的高水湖、養水湖不遠,在暢觀堂可以觀賞到高水湖、養水湖兩岸的風光,以及大片稻田、湖畔農舍等田園風景。</p><p class="ql-block"> 山上路滑,我就沒有去登暢觀堂啦。</p> <p class="ql-block"> 再遠遠看看佛香閣,岸邊白雪,湖中翡翠色,山上美景,層次感好強。</p> <p class="ql-block"> 南墻邊的引水渠</p> 好似一幅油畫 <p class="ql-block"> 遠遠看到西堤上最南邊的柳橋,這座橋始建于乾隆年間,原名界湖橋,咸豐十年(1860年)橋亭被毀,光緒時重修并易名柳橋,因杜甫詩句“柳橋晴有絮”而得名。橋亭為重檐歇山元寶脊。</p> 光緒重修頤和園時 ,橋基換成了花崗巖條石欄桿,用的青石望柱和欄板,橋上橋亭是四角重檐歇山頂,四周有倒掛楣子和坐凳楣子,梁枋繪有蘇式彩畫,橋下有方橋洞,兩側橋肩下各有兩個拱形小橋洞,這是頤和園里唯一的五孔石橋。 遠觀藻鑒堂,據說雪再大些,當雪覆滿樹林,就是雪瀑布 <p class="ql-block"> 引水渠中,水暖鴨先知</p> <p class="ql-block"> 悠閑的黑天鵝</p> <p class="ql-block"> 黑天鵝、鴛鴦、鴨子和睦相處</p> <p class="ql-block"> 沿引水渠向東走到頭就來到繡漪橋,這座橋建造于1750年,位于昆明湖東南與長河的交匯處,是連接東堤與西堤、昆明湖與長河的水陸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橋之稱。</p><p class="ql-block"> 繡漪橋的造型仿照江南水鄉的單孔石橋建造,橋身呈東西走勢,這座高高拱起的石橋,雖然和玉帶橋頗為相似,但卻是園中最高的橋,高9米,兩側各有青石臺階43階,且橋正中的雕欄上還鐫刻有乾隆手書的匾額和對聯。</p> 走到秀漪橋,就到了南如意門。走這一路,難得的清靜素雅的景致,帶給我一幅幅詩情畫意般的景色,我從心底想說的話就是:頤和園的雪景太美了,留給我難忘的記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临颍县|
临潭县|
昌平区|
曲沃县|
城市|
长丰县|
堆龙德庆县|
高邮市|
岳池县|
呼伦贝尔市|
尚志市|
黄陵县|
高雄市|
太谷县|
南开区|
镇原县|
祥云县|
双峰县|
义马市|
饶阳县|
禄劝|
镇坪县|
大邑县|
海丰县|
武隆县|
修文县|
汝州市|
呼和浩特市|
徐州市|
沧州市|
巴中市|
孟津县|
山阴县|
清水县|
浏阳市|
克什克腾旗|
攀枝花市|
乌拉特前旗|
加查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