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21日下午,我們一行游覽了騰沖火山地質公園,因為我退休前在地質部門工作,雖然單位屬于地質測繪,但對于地質景區公園還是有種特殊的感情。尤其是騰沖地質火山公園屬于國家AAAAA級景區,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地質知識,讓人通過參觀可以豐富知識點,開拓眼界,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在億萬年形成的過程中,火山所發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來的時候一路都在下雨,到了公園后太陽從云層中時隱時現,雨停了,首先印入我們眼簾的是黑褐色的公園全貌,神秘的歷史感油然而生。因為是下午入園,所以參觀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 我們參觀了火山博物館,里面用大量的圖片和聲光電技術,向我們展現了火山在騰沖地區形成的歷史過程,騰沖境內有97座新生代火山(最新火山年齡值為3800±140年),可分為截頂圓錐狀、盾片狀、穹隆狀、金字塔狀和復合形等不同形狀,構成了我國境內新生代火山分布密度最大且火山數量最多的地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于1639年考察了騰沖火山,并在《徐霞客游記》中做了相關記載。火山景區是騰沖火山地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類型最齊全的地區。景區以火山類型齊全、噴發時代新、物種豐富及景觀奇特為特點,是集科考科普、觀光游覽、休閑、戶外運動、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國家地質公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介紹龐貝古城火山噴發過程</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火山博物館出來,前行一公里左右來到火山腳下,整個景區的道路都是由沒有完全燒透的火山石鋪就,很有特色。景區規劃面積62.61平方公里,是騰沖地熱火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火山地質地貌為主體特色,主要景點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等火山以及龍川江神柱谷(柱狀節理)、黑魚河等。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游覽了大空山。火山看著不高,有600級臺階拾階而上,臺階對于我來說有點吃力,景區內有馬道直通山頂,我選擇乘馬而上到達山頂,登高遠眺,景區全貌一覽無余。火山口四周都是雜草小樹林遮擋,我錄了一段視頻,難以錄到壯觀的火山口深處,跟內蒙古的光禿禿火山口形成反差。</p> <p class="ql-block"> 給我牽著馬的馬夫說,去年十月一場大火燒光了半個山坡,風向突然變化,把山上百十號人避入火山口里才躲過一劫,真是水火無情呀。</p><p class="ql-block"> 通過參觀騰沖火山地質公園,看了博物館的介紹,對騰沖火山群的成因,有了大概的了解。主要與其所在的大地構造位置有關。騰沖火山群受到近場應力和遠場應力的共同影響,形成了四周擠壓、內部伸展的構造樣式,此外,騰沖火山群的成因還與地殼的運動活躍度有關。所以說,騰沖火山群的成因是一個復雜的地理過程,涉及板塊間的相互碰撞、地殼的活動以及巖漿在地幔中的生成和噴發。用我們老百姓的大白話來說,就是地球時刻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地球深處各個板塊輪動擠壓變形就會發生地震來釋放壓力,地幔的薄弱處就會發生火山噴發,噴涌的巖漿也是在釋放能量,從而達到其內部的新的平衡。用我們人的大腦來形容更直觀更貼切一些,那就是血壓升高就會選擇腦血管薄弱處造成腦出血,這就好比是地球的火山噴發,保持血管的通常,就會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我想原理應該是一樣的。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在南北極、珠穆朗瑪峰建立了很多科學考察站,對地球進行深入的研究,不久的將來對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帶來的次生災害如海嘯的預報會越來越準確,把自然災害風險進一步的降低。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活火山,最近從網絡上總是看到說日本的富士山進入了火山活躍期,如果真的如此,必將對周邊地區和國家產生影響,不管怎么說,我們還是希望沒有火山噴發的好,畢竟它的噴發屬于是一種災難,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尼西亞的9.3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90多萬人的死傷,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至今還歷歷在目,希望它永遠不再發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25日於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临汾市|
观塘区|
宣武区|
广州市|
林西县|
开封县|
阳江市|
天峻县|
霍林郭勒市|
渭南市|
苗栗市|
城市|
灯塔市|
亳州市|
桂东县|
南部县|
赤水市|
南江县|
宜黄县|
资溪县|
英德市|
诸城市|
巩义市|
呼玛县|
凌海市|
云龙县|
从江县|
临澧县|
峡江县|
鹤岗市|
阿图什市|
葵青区|
巨野县|
馆陶县|
甘谷县|
贵州省|
广州市|
辛集市|
三原县|
鲁山县|